■許 建 陶宗權/.南寧師范大學(五合校區);.廣西交通運輸學校
我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和教學組織管理模式都是按照教育部的指導進行,而且大部分的高校在建國后才組建,具有相近的社會歷史背景、文化背景。十八大以來,特別是受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對高校校園文化的深刻影響,高校體育制度文化為適應時代的趨勢,普遍進行了相應的調整。本文在通過綜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在高校校園制度文化中主要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分析總結了在這些成果影響下高校體育制度文化的特點。
“制度”在各個學科領域有不同的定義。本文中的“制度”是指以法度、規范、習慣為核心,依一定的程序由社會性組織來頒布和實施的一整套規范體系和社會運行機制的總和。“制度文化”糅合了“制度”和“文化”,石書臣認為制度文化是制度的文化形態,包括正式的與非正式的、強制性較高的與強制性較弱的制度文化形態等。王春把校園體育制度文化界定為“是學校以體制、機制、政策、規章等確定的制度環境,它對師生的思維、言行方式及生活行為習慣具有引領、約束和定型的作用。內容包括:制度理念、制度價值取向、制度管理準則執行方式等”。
作為高校校園文化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高校體育制度文化是社會意識與校園文化在高校內部的綜合表現與反映,其發展與變遷離不開高校校園文化。有學者對高校體育制度文化的內容進行了進一步的細化研究。顧春先就把高校體育制度文化主要劃分為三個指標體系:(1)組織領導:專人分管、每年制定工作計劃、每年召開工作會議、以及體育政策的執行;(2)校園體育制度: 體育管理實施辦法、體育教師獎勵制度、校園體育健身管理辦法、成文的體育課堂常規、體育教師工作守則、運動員守則、校園體育文明規范制定情況、體育社團的規章制度、公平競賽制度;(3)學校體育傳統:是否形成體育傳統、是否定期舉行體育知識講座、是否定期舉行體育知識競賽、高水平運動隊。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高校校園體育制度文化相融合必須首先需要明確管理者、教師和學生這三個主體。管理者主體任務是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指導,致力于設計校園體育制度文化發展戰略。在設計校園體育制度文化發展戰略時,還要將校園體育制度文化與國家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學校人才培養目標緊密聯系起來。教師主體任務是提升師德和專業學術水平,為學生樹立榜樣,引領校園體育制度文化建設。學生主體任務是恪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道德規范,通過學習體育課程、參與校園體育文化活動,激發參與意識,在學習、生活和精神領域中主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個主體相互獨立,互相作用,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校園體育制度文化中三者缺一不可。
要素論認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下的高校校園文化包括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等多個要素。物質文化是高校校園文化的基石;精神文化是高校校園文化的核心;制度文化是高校校園文化的保障;行為文化是高校校園文化的路徑。高校體育制度文化則包括了組織領導、校因體育制度、校園體育傳統等要素。各要素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高校校園體育制度文化的形成是各要素協同發展,形成合力的過程。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載體之一就是校園文化。高校是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陣地。形式多樣的校園體育文化活動是大學生校園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育人功能和導向功能。校園體育制度文化的載體應該具有四個特征:傳承性、創新性、滲透性和全面性。校園體育制度文化載體是一種硬性文化準則,是各項體育教學工作、活動得以正常有序進行的必要保障,是教育、培養、服務學生的標尺。
上述基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理論成果雖然對新時代高校體育制度文化特點做出了不同程度的描述,但是鑒于其所進行分析、比較的維度不同,以及未對高校體育制度文化進行更進一步分析,因此得出的結論會有所不同。總體上來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深刻的影響了高校體育制度文化,前文所述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校園制度文化研究中所得出的結論與校園文化中深刻的社會主義內核是分不開的。對于高校而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它們辦學的指導思想之一,高校體育制度文化是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現代體育教育理念基礎上而形成的。高校受到這兩種思想理念的影響,形成了富有社會主義特色的體育制度文化。對于高校體育制度文化特點具體分析歸納如下:
根據主體論,高校體育制度文化更多的體現出了“以人為本”的特點。“人”既包括學生,也涵蓋了體育教師和管理者,是高校體育制度文化的重要依托,同時也是起點和歸宿。校園體育制度文化本質上是三大主體共同塑造、交融的結果和共同的價值追求的體現。高校體育制度文化的建設關鍵在于三個點:管、教、學。但其重點仍然立足在“學”:學生體育課程的學習、健康素質和習慣的養成。
要素論體現在高校校園文化上的特點表現為精神文化、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行為文化各要素協同發展。在體育制度文化上具體表現為組織領導、高校體育制度和高校體育傳統,既有內容上的不同側重,又能夠彼此和諧發展。不出現有所偏廢的局面。如功能完善、能滿足師生體育教學、活動的體育場館設施、設備對學生而言是極富吸引力的,它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提升學生運動素質。但統一規劃、環境優美的完備的體育設施設備需要有離不開有力的組織領導、政策制度的保障,以及優良體育傳統的內涵注入。其中建立規范有序的體育政策制度,是建設好高校體育制度文化的必要保證。在制訂規章制度中,應把體育傳統精神要求與具體規定有機地結合起來,制定出有內在、可執行的規章制度。
由于高校體育制度文化載體的形式豐富多樣,高校一方面順應時代發展趨勢,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導向,另一方面又在積極尋求學生喜聞樂見的載體形式,保持高校自身體育傳統的優勢和特色。創新傳承已經成為各校的體育文化建設的一大特色。在傳統載體形式的基礎上,重視利用網絡、新媒體等新載體來進行高校體育制度文化的引導和宣傳。優良的體育優秀傳統文化與參與面廣、趣味性強的創新載體活動相結合,是已被廣為接受的體育制度文化創新傳承的模式和亮點。如何搭好臺、唱好戲,構建高校體育制度文化平臺已經成為各高校共同的關注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