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 航/佳木斯大學人文學院
我國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課程改革,其重點在于學習方式和教育方式的轉變,由傳統教育的“授人以魚”轉變為現代教育的“授人以漁”。在改革的過程中,教師素養越來越受到關注,教師教育魅力的重要性與日俱增。我國《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 年)》中強調“教師要關愛學生、嚴謹篤學、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教育感染學生,做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這是我國首次從國家層面提出了教育魅力這一概念。
人民教育家于漪在《教育魅力——青年教師成長鑰匙》一書中指出目前國內對于教師教育魅力這一概念還沒有準確的定義,于漪認為教師教育魅力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人品端正、學識淵博、愛好廣泛等各個方面的優良品質,從而促使學生進步的影響力。
魅力是形容與眾不同的、獨特的、有吸引力誘惑力的人或事物,教育魅力是一種吸引力、感染力、影響力。課程改革要求將原有傳統的填鴨式被動學習,轉變成為學生學會學習、主動學習,這個轉變過程中教師教育魅力是不可或缺的,其作用不可忽視。
教師教育魅力是現代教育中吸引學生走進課堂,感染學生留在課堂,引導學生愛上學習的重要手段。只有人格高尚、愛生如子、學富五車、幽默風趣這樣富有教師教育魅力的教師,才能更好地受到學生喜愛,使學生終生受益;才能更好地適應教育改革,跟住時代潮流。
不難發現,注重提升教師教育魅力既是國家教育事業發展的要求,又是每位教師自身職業發展的需要。那么提升教師教育魅力的前提就是了解教師教育魅力,筆者在這里將教師教育魅力概括為以下幾個主要部分。
《禮記·學記》有云:“能博喻然后能為師。”即指能夠廣泛地啟發、誘導學生才有能力做教師。博文通識、通文達藝的教師是富有學識魅力的,一位教師能夠吸引學生首當其沖的就是學識魅力。
一位富有學識魅力的教師必然是專業領先、學識淵博、興趣廣泛的,正所謂“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教師要想教授一份的知識,必須儲備十倍百倍的知識。足夠龐雜的知識儲備才能夠讓學生折服于專業領先、尊崇于學識淵博、喜愛于興趣廣泛。
讓學生又敬又愛的教師在學生眼里自然是極富魅力的,這樣的教師會像銀河系的中心一樣,將學生牢牢地吸引住。有如《論語》中弟子顏淵贊嘆孔夫子:“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顏淵深受孔夫子學識魅力的吸引,學習得“欲罷不能”了。所以說學識魅力是教師教育魅力的前提。
葉圣陶曾說:“身教最為美,知行不可分。”做人要知行合一,做教師更要如此,教師的人格魅力主要包括對祖國和教育事業的熱愛、對學生發自內心的關愛與尊重、對教學嚴謹對自己嚴格等方面。
教育家烏申斯基認為教育工作需要健康的心靈和健康的行為,教師的人格決定了教育工作的一切,現代教育的“五育”也將德育放在了首位,教師人格魅力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所以人格魅力是教師教育魅力的基石。
教師氣質魅力相較于學識魅力和人格魅力,表現更為外化。胸藏文墨虛若谷,腹有詩書氣自華。教師深厚的學識水平會體現在舉手投足之間,反應在自身的氣質上,氣質魅力是教師學識魅力和人格魅力的延伸,教師具備了卓越的學識魅力和人格魅力后才會展現其氣質魅力。
行業的人具有不同的氣質,雖然同為教師行業的氣質,但是不同的教師氣質也不盡相同,教師會根據其不同的學識魅力和人格魅力體現出不同的氣質魅力。所以說氣質魅力是教師教育魅力的綜合體現。
如果說教師教育魅力是一棵樹,那么學識魅力就是挺拔粗壯的樹干,人格魅力是綿延四方的樹根,氣質魅力是枝繁葉茂的樹冠,相輔相成,互為表里,密不可分。
于漪老師認為做教師需要長期學習,學習先進知識理念,還要學習如何做教師。她率先倡導的教育魅力,響應國家政策,符合時代主體,為現代教師提供了教學改革的方向,為初入教育行業的青年教師點明了成長的不二法門。
提倡教師教育魅力,能夠提醒教師注意教學方法,將理性傳授與感性引導相結合;能夠敦促教師培養終身學習的意識,活到老學到老,為職業生涯注入源源不斷的能量;能夠引領教師時刻接收新的教學理念,與時俱進,不忘創新精神,提升教師教學水平和專業素養;能夠引領教師群體注意提升自身教育魅力,推動教師行業發展。所以,教師教育魅力值得每位教師研究學習,并付諸實踐。
在長年累月的教育過程中,學生受到教師言傳身教會不知不覺地模仿教師,那么富有教師教育魅力的教師會對學生產生積極影響。
一位見多識廣學識淵博的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會涉及古今中外的知識,涉獵多元廣泛的文化類型,會影響帶動學生,吸引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進而激發學生的求知熱情,養成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現代社會要求每個人都要終生學習,教師教育魅力不僅僅能夠教會學生當前的學習任務,更重要的是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鍛煉學生扔開“拐杖”,獨立行走。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無論是學習還是人生,都是荊棘滿途的,教師教育魅力會影響學生的性格品德,有利于引導學生塑造堅強的意志、堅韌的性格,培養自信樂觀誠實勇敢等良好品質;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優良的行為習慣和精神品格。
車爾尼雪夫斯基曾說:“要把學生造就成一種什么人,自己就應當是什么人。”教師教學認真嚴謹,學生會潛意識模仿,養成嚴謹認真的習慣;教師遇事堅強樂觀,學生面對困難也有勇氣迎難而上;教師溫文爾雅,學生也會謙遜有禮……等等類似的行為事例都顯示出教師教育魅力會直接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
教育是國家振興發展的基石,要將人口大國轉變為人才強國,教育的工作是重中之重,教師教育魅力的重要性可見一斑。《綱要》指出教師以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教育感染學生,做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教師教育魅力能夠提升教師行業綜合素質,進而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孫中山:“教之有道,則人才濟濟,風俗丕丕,而以國強,否則反此。”教師教育魅力從理論、行為、精神等多方面激勵、引導學生。具有教育魅力的教師對學生進行全面長遠的培養,使學生有堅韌的性格和嚴謹的態度,具備學習興趣和鉆研能力,這些品質和精神是學生終身受用的,也正是這個時代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教師教育魅力對推動教育改革,為教育增添時代意識注入時代精神,提升社會整體素質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百年大計,教師教育魅力長期作用于教育事業,為社會培養一批又一批不同類型的高素質人才,為社會提供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
教師教育魅力對現代教育具有重要意義,對教師、學生、社會都產生一定影響,教師教育魅力的發展與教育事業的發展緊緊相連。教師教育魅力值得每一位教師學習并應用到實際教學中,教師深刻認識到教師教育魅力,可以更好地為教育事業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