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靜/安徽體育運動職業技術學院
高職院校運動訓練專業學生多是具有雙重身份的特殊群體,一方面他們是經常參加各種重大賽事、為學校和國家爭光的體育健將,另一方面他們也是需要學習專業知識、人文知識的大學生。英語是運動訓練專業學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因為在許多重大場合中運動訓練專業學生需要用英語與外國教練員、裁判員、運動員等進行交流。為此,本文以安徽體育運動職業學院為例,考察高職院校運動訓練專業學生的英語學習問題,探究應用型教學在運動訓練專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首先,開展應用型英語教學是高職教育轉型發展的客觀要求。當前我國正在從體育大國走向體育強國,在這一過程中群眾性體育運動逐漸成為體育行業發展的主要方向,這就要求高等院校轉變體育人才培養理念,走“體教結合”的發展道路。國務院也明確提出,要走體教結合的發展道路,將體育運動訓練和文化素質教育結合起來,提高運動員的文化素質和科學素養。在這種情況下高職院校運動訓練專業應當高度專業知識、基礎課程、人文學科等教學,不斷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養和專業理論基礎。英語課程是高職院校運動訓練專業的重要教學內容,也是培養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英語交流能力的重要途徑,所以高職院校理應大力推動應用型英語教學,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此外,開展應用型英語教學是培養高素質運動人才的現實需要。高職院校運動訓練專業學生往往要參加各種國際體育賽事,要與國外教練員、裁判員、運動員等進行溝通,如果缺乏必要的英語交流能力,這必然會影響運動訓練專業學生開展專業技能訓練和參加各種大型賽事,所以,應當高度重視運動訓練專業的英語教學問題,以應用型英語教學將EGP 和ESP 兩種教學模式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英語交流和應用能力。[1]
在傳統教學理念指導下,高職院校運動訓練專業英語課程教學理念陳舊、方法單一、課時安排不合理,課程教學有效性比較差。比如,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比較重視英語知識灌輸,采用“滿堂灌”“圍著教師轉”的課堂教學模式,教師在課堂上總是扮演傳道者和管理者的角色,忽視了學生的英語學習體驗、師生之間的學習交流,導致課堂氣氛死氣沉沉,學生對英語課程缺乏學習興趣,許多學生一聽到上英語課就“頭疼”。應用型教學是一種以培養學生應用能力為導向的教學模式,教學內容、方法和評價等比較靈活,能夠將英語教學中的“教—學—做”有機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如德國“雙元制”、北美“CEB”等都是比較流行的應用型教學模式。顯然,將應用型教學理念用于運動專業英語教學,能夠消除傳統英語教學模式所產生的種種弊端,提高運動訓練專業英語教學的實用性。
高職院校是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辦學方向和培養目標的高等院校,理應采用啟發式、任務驅動式等應用型教學模式開展課堂教學,強化英語課程教學的實踐應用環節,但是許多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盲目照搬普通高校的教學模式,片面重視英語詞匯學習、英語語法講解、英語研究能力培養等,以單調乏味的重復練習、枯燥無趣的知識灌輸等方式開展課堂教學,直接影響了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有效性。比如在安徽體育運動職業技術學院運行訓練專業教學中,就或多或少地存在應試教育、知識教學的痕跡,教學內容多為大學英語、公共英語等方面知識,學生往往對這些內容不感興趣,從而導致英語教學效果不盡人意。此外,英語教學缺乏靈活性。運動訓練專業學生的訓練和比賽任務比較多,可能會因外出比賽而影響正常的英語學習,但是許多職業院校并未根據運動訓練專業學生的特殊性而靈活安排英語教學時間及內容,這些也影響了運動訓練專業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2]
高職院校運動訓練專業學生,往往要參加各種體育賽事,需要與不同國家的裁判員、運動員、教練員等打交道,這就要求學生擁有較強的英語應用能力。教材和教學內容選擇直接影響著英語課程教學效果,如果教材難度過大,教學內容缺乏實用性,就會使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畏懼感,對英語學習的有用性產生質疑。從總體上看高職院校學生的英語水平往往參差不齊,如運動訓練專業學生的英語水平往往比較差,但是許多高職院校并未充分考慮運動訓練專業學生的英語學習特殊性缺乏針對運動訓練專業的英語教材和教學內容。多數職業院校都以董亞芬的《大學英語》《精讀》《聽說》等為英語教材,對運動訓練專業學生來說,這些英語教學內容不僅學習難度大,而且實用性不強。
在傳統英語教學理念影響下,高職院校運動訓練專業的英語教學多以考試評價為主要方式,對學生的日常學習情況、課堂提問情況、學習進步狀況等重視不夠;將教師作為英語學習評價的唯一主體,忽視了學生自評、同學互評等英語學習評價方式;多將英語教材內容作為英語學習評價的主要內容,忽視了運動訓練專業的英語學習特殊性。在這種情況下運動訓練專業的英語教學評價不能客觀全面地反映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也無法以學習反饋的方式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以安徽體育運動職業技術學院為例,運動訓練專業英語教學就存在重英語知識評價、輕英語能力評價的不良傾向,多以期末考試、英語等級考試等方式評價學生的英語知識掌握情況,反而忽視了學生的聽說讀等英語能力評價。
高職院校是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教育目標的,高職英語教學也需要以專業技能訓練、英語應用能力等為核心,建構以實踐性、實用性等為主的英語課程教學模式。所以在運動訓練專業英語課程教學中,應當以運動訓練課程教學、學生的英語能力需要等為出發點,充分利用翻轉課堂、多媒體教學等開展英語課程教學,建構運動訓練專業的應用型英語教學模式。安徽體育運動職業技術學院就積極推動英語課堂教學改革,以翻轉課堂教學法提高體育訓練專業學生的學習參與性。具體而言:教師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法開展英語課程教學,先用微信、抖音、快手等播放英語短視頻,明確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目標、要求等,讓學生在課下準備英語學習資料、自學英語學習重點、寫英語學習筆記等;然后以小組討論、師生互動、疑難解答、英語對話等方式開展英語課堂教學,這樣可以較好地提高學生對英語課堂教學的參與度,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英語自學能力和英語應用能力。
運動訓練專業學生往往將大部分時間和精力用于體育訓練上,這些導致其英語基礎比較差、英語學習能力不足。從安徽體育運動職業技術學院看,運動訓練專業學生從小就開始接受嚴格的體育訓練,他們在文化課學習上投入的時間和精力比較少,甚至沒有系統地接受高中英語教育,同時許多運動訓練專業學生都是以單獨招生的方式進入高職院校的,這些運動訓練專業學生的英語學習基礎比較差、英語學習能力不足。所以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采用以學生為中心的英語教學方法,通過課堂提問、角色表演、英語交流等方式開展課堂教學,提高學生對英語課堂的學習參與度,在師生交流、生生互動中培養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此外,運動訓練專業學生是高職院校中比較特殊的群體,他們在學校讀書學習期間,還要參加各種比賽活動,并且學習時間總是不固定。所以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靈活安排英語課程教學時間,滿足學生個性化的英語學習需要。
首先,選擇難度適中的英語教材、科學合理的教學內容。在英語課程教學中教師應當從運動訓練專業學生的英語學習基礎及能力出發選擇英語教學、安排教學內容。比如安徽運動訓練職業技術學院在運動訓練專業英語教學中,使用比體育教育專業低一級別的教材,如《大學英語預備級》等;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日常訓練內容、體育比賽用語等選擇英語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對英語課程的學習興趣。安徽體育運動職業技術學院就建立了以應用型為導向的英語課程教學模式,根據運動訓練專業學生的英語水平制定英語學習計劃,為學生提供了量身定制的英語學習“套餐”。此外,還應當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英語選修課程,讓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專業學習需要等選擇選修英語課程,提高英語課程教學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安徽體育職業技術學員根據學生運動訓練的專業課程設置選擇英語課程教學內容,使英語教學內容與體育訓練、體育比賽等更吻合。[3]
傳統教學理念影響下,高職教師多以閉卷考試、期末考試等方式評價學生的英語能力,將英語詞匯、語法、翻譯、寫作等作為教學評價的重點內容,反而忽視了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培養,無法將高職英語教學與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有機結合起來。所以在運動訓練專業英語教學中,應當樹立以實用性、應用性等為目標的教學評價理念,將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作為教學評價重點,將英語評價與運動專業課程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安徽運動訓練職業技術學員就創新英語課程教學評價方式,將口試與筆試、閉卷考試與開卷考試、日常測驗與期末考試等有機結合起來,建立多元化的英語課程教學模式,不斷提高英語教學評價的全面性、客觀性和合理性;還按照學生的課堂提問情況、作業完成情況、上課出勤情況等開展學習評價,將評價結果記入英語課程評價體系。此外,應當充分利用情境測驗、英語交流、英語寫作、現場交際等方式開展英語教學評價,提高英語教學評價的多元性和實踐性。[4]
就運動訓練專業學生而言,學生在體育比賽、體育訓練中經常遇到外籍裁判員、教練員、運動員等,這就要求學生能夠熟練運用英語進行對話交流,但是運動訓練專業英語課程的教學理念、模式及評價并不能很好地滿足學生的英語學習需要。為此應當創新運動訓練專業的英語教學理念,建構以應用為導向的英語課程教學模式,不斷提高運動訓練專業英語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