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裕 桑姝麗 李常英 張靜靜/濰坊職業學院
創新創業能力一直是學生難得的個人能力,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而言,由于本身理論學習的基礎就弱于普通高校的學生,雖然實踐能力較強,但是在市場競爭中還是會處于弱勢地位。如果有創新創業思維的加成,就可以更快的識別社會市場的有利動向,從而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在“互聯網+”的新時代,社會市場發展速度越來越快,利用互聯網技術可以迅速獲取各類資源,充分利用互聯網的便利而深入教學改革,從而促進高職院校對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工作,使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是促進高職院校學生綜合能力提高的重要方法,也是提高高職院校教學實力的有效方法。
隨著信息時代的不斷發展,信息高科技逐漸成為新時代的主要發展動力,互聯網將人們帶入到了新的時代,人們生產生活方式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互聯網+”的概念應運而生。在近幾年,“互聯網+”幾乎已經深入貫徹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從電子商務到在線旅游,從互聯網金融到在線房地產等,都是“互聯網+”概念下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的轉變。對于“互聯網+”概念,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深入理解:
“互聯網+”的第一層含義是互聯網思維的擴展,這是因為在應用“互聯網+”的概念進行行業改革時,需要相關企業或單位首先了解互聯網思維,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習互聯網相關技術,并根據實際的發展需求和自身的發展情況設計出合理的嶄新商業發展模式。對于互聯網思維的理解也是因人而異的,不同企業或者單位,亦或者是個人的出發點以及立場不同,對于互聯網思維的理解就會不同,互聯網思維的理解不能同一而論,只要在大方向上不脫離發展根本,那個性化的理解就是正確的,不需要絕對的按照某一標準模板進行理解,只要搭建起自我的互聯網思維框架就足夠。
互聯網之所以可以成為現在各行各業發展的重要載體,不僅是因為其能通豐富,還因為其本身就可以作為渠道進行各種平臺的溝通,因此很容易發展成各個企業的新型營銷或者交易渠道,渠道也是互聯網交易的重要組成部分,不管是B2B類型還是B2C類型的交易,都需要交易渠道的輔助,因此互聯網渠道也是“互聯網+”概念的重要組成成分。
互聯網生態平臺的搭建具有很強的選擇性,例如對企業而言,想要在傳統的經營模式下融入互聯網技術,企業可以自主選擇互聯網平臺或者生態的搭建。選擇自主搭建可以在學習相應技術之后自主搭建互聯網平臺。如果不想自主搭建,則可以在選擇核對之后加入某個生態或者平臺,與平臺方進行任務分工合作,互利共贏,從而共同完成轉型和深入發展。
“互聯網+”時代浪潮帶來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理念,對創新創業能力的教育提供了有利的發展條件,同時對人才的雙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否有一定的雙創能力已經成為企業招收人才的重點考核標準。然而現在的高職院校教學仍然將培養應用型的人才為教學重點,對于創新創業的教育側重不夠強,這樣就使得雙創人才的培養率低。為了培養更多的雙創人才,需要首先對創新創業能力進行深入的理解,并全面分析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現狀,才能更好的深入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工作。
創新一直是引領時代不斷向前發展的第一動力,而創業則是驗證創新理念和思想能否真正實體化、商業化的最基礎方法,創新和創業是相輔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沒有創業的創新只是無意義的空想,無法轉變為可實際利用的社會生產力;沒有創新的創業就只是無味的重復已有的思維和概念,缺少生命力和競爭力。只有將創新和創業兩者有機結合,用創新帶動創業的發展,用創業促進創新想法的實現,才能使兩者都得到有效的發展,這也正是創新創業被歸為同一種實際能力的原因。
在傳統的教育教學機制下,學校教育往往在意的是對學生學科知識點教學,哪怕是高職院校,也大多會在意對于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很少會重視對于學生個人能力的教學和培養,這樣往往會導致學生缺乏創新的意識和創業的能力,畢業后很難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因此,學校教育尤其是高職院校的學習教育應該加強對于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培養其創新創業的意識和能力,從而幫助其就業和規避創業風險。
因為“互聯網+”的概念的影響逐漸深入,對于高職院校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在雙創意識和精神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幫助高職院校的學生樹立起創新創業的思維理念,首先需要為其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要將教學科目的應用性與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結合起來,再利用互聯網技術帶來的便利綜合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另外還可以利用校企合作或者海報宣傳等方法,使學生置身于創新創業學習環境中,不斷提高自身對于創新創業能力的重視,從而內外合力促進創新創業能力的學習。
在互聯網的參與下,學習的方式不再只有單純的線下教學,還可以利用各種新媒體和計算機技術展開線上教學。對于創新創業能力的教育而言,將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進行有機融合,塑造多元化的創新創業教學模式,不斷健全和完善創新創業教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結構。線下的實體教學可以采用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互結合的方法,對傳統的課堂進行不斷的改革,升級傳統課堂的教學方式和教育內容,采用更加自主的學習模式來逐漸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用興趣引導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的提高。而對于線上教學,則可以利用新媒體技術實行多媒體教學,在線上擴展學生們的創新創業知識學習范圍,使學生廣泛的涉獵以達到全方位提高創新創業能力的目標。新媒體依托其立足于互聯網的優勢,可以更快速的展現更多的信息,可以補充高職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對于創新創業知識理論的不足,還可以更加生動得給學生展現更多的創新創業實例,從而快速有效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互聯網+”為教育教學提供了更廣泛的教學方法和更便利的教學資源,也對于教育教學事業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帶來了更巨大的挑戰。高職院校在原有教學體制的基礎之上進行優化和改進,在進行專業教育教學的同時,還需要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培養,培養學生的跨領域跨行業的社會適應能力,提高其創業創新能力。使學生不但具有良好的專業能力,還能具有很強的社會適應能力,以此來面對互聯網時代更多的機遇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