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欣辰/浙江傳媒學院
《粉絲力量大》作者,張嬙對粉絲經濟的定義為:“粉絲經濟以情緒資本為核心,以粉絲社區為營銷手段增值情緒資本。粉絲經濟以消費者為主角,由消費者主導營銷手段,從消費者的情感出發,企業借力使力,達到為品牌與偶像增值情緒資本的目的”。
簡而言之,粉絲經濟就是依賴粉絲群體對被關注者的熱愛、信任和忠誠,由此延伸出的一種架構在“粉絲”和“被關注者”關系上的商業盈利模式。
1、配音演員CV
配音演員與影視明星、愛豆、網紅一樣,都是粉絲經濟下傳統的“被關注者“。配音演員的粉絲群體更容易獲得追星的滿足感,因為他們通過直播、線下見面會等方式與粉絲聊天、互動,拉近與粉絲的距離,增加了粉絲黏度和忠誠度,所以粉絲更愿意為其花錢。
2、IP項目
IP(intellectual property),即知識產權,主要包括小說、游戲、漫畫、品牌等形式。在廣播劇市場中,網絡小說最主要的IP項目。貓耳FM(廣播劇播放平臺)早在2017年就開始與晉江文學城簽約,拿到多部熱門小說的版權,如《魔道祖師》《撒野》《殺破狼》等,進行廣播劇創作。除此之外,游戲和漫畫也是被關注對象,如網絡游戲《劍俠奇緣三》的同人配音作品、連載漫畫《頭條都是他》的有聲漫畫等。這些熱門IP自帶流量,粉絲出于對故事情節、主人公喜歡,對單一表現形式的不滿足,而愿意為其衍生品付費。
商業廣播劇播放量最高的《魔道祖師》第一季達10405萬次,最低為《窈窕君子》21.3萬,巨大的播放量展現出廣播劇已經具備一定規模的粉絲數量,可以利用“粉絲經濟”的模式進行項目開發,挖掘IP本身和主役配音演員的市場價值空間,使依托于收聽付費變現模式的廣播劇形成線上線下結合的更廣泛的商業化模式。
貓耳FM和潮玩星球合作,先后落地《破云》《撒野》廣播劇主題甜品店活動。甜品店開設期間售賣限期限量周邊、主題套餐,產品供不應求,粉絲們相繼趕來。
《撒野》的主役cv都有著很高的人氣,cv倒霉死勒憑借《撒野》一炮走紅,微博粉絲增長10萬多;cv羊仔的微博粉絲171萬,微博超話動漫榜長期排名前三。結合這個因素,《撒野》廣播劇主題甜品店開展了以主役cv為一日店長形式的粉絲見面會,進行門票的售賣,價格250-380不等。而作為刑偵主題的《破云》廣播劇,則是融合VR技術開發了“尋找藍金”的游戲,將劇情和線下活動結合起來,讓粉絲參與故事,獲得破案的沉浸式體驗。
2019年12月7日,貓耳舉辦了第一屆貓耳聲優祭,邀請所有熱門廣播劇的主役配音演員來到臺上,現場演繹劇中經典項目和廣播劇主題曲,吸引小說、配音演員、廣播劇三家的粉絲共同前往。門票價位與明星演唱會一致,為1580、1280、980、780、380,而無法去到現場的觀眾,也可以花費36元購買觀看直播。這個活動策劃無疑是大膽,但是從結果看是非常成功的。門票5分鐘內售空,現場粉絲達3000多人。活動的口號是“讓廣播劇流行起來”,不斷擴大的粉絲規模使得商業廣播劇不滿足于停留在二次元圈子,還準備進軍更大的市場。這場現象級的活動無疑是粉絲經濟的產物,主辦方敢于做這樣的嘗試,也是對粉絲們的熱情和消費能力的認可和信任。
《魔道祖師》《撒野》《全職高手》等熱門IP均參與了運勢語音的活動,花費20鉆(2元)就可抽取一次,獲得主役cv的獨家語音和未公開的運勢海報。如全部集齊,共需抽獎50次,花費100元。線上活動成本小,形式簡單靈活,粉絲參與度高,變現快。
在每部廣播劇完結后,都會有Free Talk的直播,這種形式是普遍存在的,從網配時期就有。一般FT包含:主持人采訪主役cv,重現經典臺詞、cv反串、粉絲提問/點歌這幾個環節,粉絲還可以在直播間送禮物。變現方式則是粉絲打賞和提問付費。
貓耳FM與《聲臨其境》綜藝節目合作,發起“全民挑戰聲臨其境”的活動,吸引更多配音愛好者關注廣播劇。
cv騷擾粉絲:個別作風不端的cv利用粉絲對自己的喜愛和信任,約她們私下見面并引誘發生性關系,更甚者同時約聊的粉絲不止一個,行為非常惡劣,如呆呆、龍吟。事情曝光后,所屬公司果斷與其解除合約。
粉絲騷擾cv:部分人氣cv是從業余愛好者發展為商業配音,沒有簽約專業的公司,沒有粉絲管理的經驗,也沒有注意保護自己社交帳號和生活隱私,所以使一些偏激的粉絲有機可乘,通過線上線下各種方式去騷擾cv,企圖滿足自己的幻想。
由于粉絲經濟的影響,很多公司通常會選擇老牌廣播劇團隊、人氣cv來制作,新人發展空間小,發展后期容易出現青黃不接的情況。
按照貓耳FM上的分類標準,廣播劇目前可被分為純愛、言情和全年齡三種,純愛類是指廣播劇內容為同性之間的愛情故事,主要以BL(Boy‘slove)為主;言情類為男女之間的愛情故事;全年齡類為不以愛情為主的廣播劇。據不完全統計,純愛類廣播劇是占比例最大的,目前正在貓耳FM上周更連載的22部廣播劇中,1部言情,3部全年齡,18部純愛。廣播劇粉絲多為二次元腐女,為吸引他們付費,所以針對粉絲喜好特征進行選擇開發的IP項目多為純愛小說,廣播劇內容多為滿足粉絲群體喜好,對于主流價值觀的宣傳較少。
商業化轉型,熱門IP和專業制作團隊的加入,解決了網配發展時期的問題,但同時又出現了新的問題。商業廣播劇目前是第一季前三/四期不收費,之后的每一季都需要付全款才能解鎖的收費模式,很多粉絲會因為喜愛的cv參與項目而盲目消費,還會在評論區發“為了xx來”“看到有xx就果斷買了”等言論。這種現象的出現,導致部分制作團隊直接簽約人氣cv,以保證基本收益,但是在廣播劇的制作和宣傳方面敷衍了事,沒有用心打造精品劇,和策劃廣播劇衍生品的開發,將IP品牌化。這會消磨粉絲的熱情,降低對廣播劇的期待和信任。
提高cv的準入門檻,完善對cv的管理制度。而且目前cv正逐步的明星化、偶像化,招募專業的文化經紀人負責cv工作管理和職業規劃也是必要的。
新人參與前輩為主役的項目,或是前輩特別出演新人為主役的項目,讓新人得到鍛煉。另一方面也取消了廣播劇自帶流量的保險,激勵制作團隊更用心經營項目。
與言情劇相比,全年齡劇的接受度更高、涵蓋的內容也更廣。在主推純愛類的同時,加大力度推進全年齡劇,有利于擴大市場,培育新的粉絲群體,提高知名度和影響力,讓廣播劇流行起來。制作全年齡劇策略:可采用全明星陣容;內容至上,題材新穎、情節引人入勝,可嘗試寫原創劇本;后期制作精良,做好口碑;尋求更多跨界合作。
指定更合理的付費模式,可以增加粉絲的信任感,更愿意出錢。付費形式可采用打包和單集付費結合的模式,給予粉絲更人性化、更靈活的付費選擇,同時也刺激制作方更用心地制作廣播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