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 丹/麗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旅游產業發展前景更加廣闊,同時職業院校旅游相關專業教育教學與人才培養模式亦受到廣泛關注。滇西邊境地區屬于我國貧困山區之一,其經濟發展較為落后,但該地區有著極為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以及民族文化資源。這為滇西邊境旅游產業長遠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新形勢下,要想進一步促進滇西邊境旅游產業發展,則應當從多個角度出發深入探究職業教育特色,培養更多復合應用型人才。以下則是筆者就此的分析與論述。
滇西邊境地區有著豐富的旅游資源,主要可分為自然資源與文化資源。相比較而言,在種種客觀因素的限制下滇西邊境地區經濟發展較為滯后,但因旅游資源豐富,該地區旅游產業發展有著極為良好的趨勢。為了進一步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則必須重點把握現有資源,充分利用資源開拓更多業務,吸引更多前來游玩的旅客。
但通過調查可發現,目前滇西邊境旅游產業發展仍舊面臨著一定的困境,歸根結底造成這些困境的主要原因有:第一,旅游管理模式較為混亂,因經濟市場結構發展改變,滇西邊境地區旅游產業涉及到的收益方越來越多,以單一的管理方法為主則很難維持管理秩序,形成更多隱患;第二,因經濟限制,該地區嚴重缺乏專業的旅游人才,職業院校旅游相關教育教學人才培養力度欠缺。
職業院校旅游專業教育教學目標則是為旅游產業發展提供更多的人才資源。新時代背景下,滇西邊境地區旅游產業發展受到高度重視,而人才則是促進產業發展的主要推動力。因此,高職院校要根據市場需求,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堅持高質量、高效率的原則,不斷探索行之有效的人才培養路徑,進而推動滇西邊境旅游產業快速發展。
滇西邊境是我國最為主要的生態功能區之一,該地區有多個少數民族,且擁有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這些文化經過歷史的沉淀,有著獨特的風采與蘊意。同樣地,相比較而言滇西邊境地區生態環境極其優美,這都為區域旅游業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因此,職業院校教育特色建設則可結合旅游資源的獨特性,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深入挖掘本土特色,針對性地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
校企合作是新形勢下職業院校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的新型路徑,不僅可促進產教融合,而且可提高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職業院校應與時俱進,積極與企業展開合作,為學生提供專業知識的實踐應用場所,通過具有職業特性的實習課程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
為了進一步拓展教育教學資源,職業院校可遵循持續發展的原則,在此基礎上豐富教學內容,確定旅游專業人才培養方向,并與區域旅游產業特點相結合,實現資源的合理利用,進而在擴寬人才資源的同時推動區域經濟發展。
麗江師專全稱是麗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位于知名旅游目的地云南省麗江市,旅游與經濟管理學院開辦了多個專業,其中包含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導游等專業。旅游與經濟管理學院有省級校外實訓基地王府飯店、麗江東巴谷景區,省級特色專業導游專業、省級教學團隊旅游管理教學團隊、省級專業實習實訓基地旅游管理專業實訓基地等,經過多年發展旅游與經濟管理學院與麗江及其他地區多個高等級、高星級的旅游景區、旅游飯店、旅行社等旅游企業建立了密切的合作,有多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近幾年,麗江師專更加側重于滇西邊境地區旅游產業發展,與時俱進,加強校企合作,不斷探索更為適宜的旅游相關專業實訓模式,以提高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同時提高旅游專業就業率和就業質量。
為了使旅游專業學生全面了解就業,及時組織專業指導小組,主要工作是為學生提供更多就業信息,滿足不同學生的各項就業需求。在實際工作當中,展開針對性的就業指導,并深入研究滇西邊境旅游產業發展,細致劃分組內職責、任務,同時拓展就業信息獲取渠道。旅游與經濟管理學院領導統籌全局,與校外多個相關單位進行協調,學院輔導員直接與學生對接,在面向學生的管理群、管理平臺上及時發布信息,使學生可第一時間了解相關內容。
強化學生專業技能與綜合素養一直以來都是麗江師專人才培養的主要目標,近些年為了提高學生應用專業知識的能力,學校從多個角度出發完善實習實訓,提升頂崗實習的質量,在此過程中使學生充分感知職業崗位的競爭力,激發學生斗志,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獲得更多的實踐經驗。學院事先做好一系列規劃,在實習實訓期間加強管理,并實時關注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此基礎上不斷優化實習實訓考核。同時,為使學生獲得更為真實的職業體驗,將面試、崗前培訓等細節增加到實訓當中,并以實踐為主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自主探索空間,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另外,積極開展宣講活動,使學生在與旅游企業交談的過程中更為全面地了解滇西邊境旅游產業相關信息,進一步實現校內學習與職場工作的“零對接”。
麗江師專教育教學側重于服務地方,在教學過程中增添大量地方旅游資源特色,并在此基礎上加強校企合作,拓展教學實踐,為學生提供更為廣闊的專業知識學習、應用空間,進而有效培養學生專業知識素養。多年來,麗江師專旅游相關專業先后與多家企業展開合作,其中包括酒店、旅行社、景區等等。校企合作下逐漸形成了多項具有院校特色、地方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如訂單式、定向式。同時,在課程安排、教學內容設定、專業實踐等方面,院校與企業共同探究,使專業課程教學即可滿足院校教育目標,又可滿足企業發展對旅游專業人才的實際需求。另外,該校的“洲際英才班”,優選學生參與教學實訓,合作企業管理人員為授課教師,為學生傳授更多的專業知識,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以及專業能力。
因旅游相關專業教學具有實踐性、綜合性的特點,故在培養專業人才的過程中應當結合實際開展多元活動,突出旅游專業就業方向,融入更多滇西邊境地區旅游產業元素,使學生可在具備專業能力的基礎上展開實踐探究。例如,邀請全國各地旅游行業知名人士和高校旅游專家到校分享行業發展現狀、趨勢,加深學生對行業的認識和理解;組織經驗交流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分享經驗;組織班級會議,以旅游產業發展現狀與職業規劃為主,鼓勵學生暢所欲言,積極主動地表達個人觀點,并明確自身定位;組織創業大賽,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展現自我才能。因部分學生具有消極的就業觀念,故加大心理輔導力度,引導學生走出困境,助力學生全面發展。
綜上所述,新形勢下加強職業院校教育特色建設已然成為推動滇西邊境地區旅游產業發展的必要前提。因此,現階段應當充分把握教育特色建設路徑,并結合麗江師專實踐教學策略,不斷探索行之有效的創新發展策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從而進一步推動滇西邊境旅游產業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