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部選/韓店鎮人民政府
為了滿足偏遠地區居民對文化方面的需要,必須要建立鄉鎮文化服務中心,促使文化傳播活動、文娛活動得以開展和進行。并對群眾進行正確的引導,積極的推進農村文化建設工作。從而使農村群眾文化事業取得良好的效果,為農村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偏遠地區的經濟發展非常落后,有關部門只注重地區經濟,忽視了公共文化事業的建設。在一些領導看來,公共文化事業僅僅只是附加工作,其無法為偏遠農村帶來經濟收入。所以,有關部門對文化服務中心的建設也不重視,不但沒有對其投入一定的資金,甚至沒有建立文化服務站。還有一些偏遠鄉鎮,將建設文化站的資金和人員用到其他地方,所以不利于鄉鎮文化服務中心的建設和發展[1]。
大部分鄉鎮文化服務中心都缺乏專業人才,而且人才的流失非常大,不能更好的開展文化建設工作。不僅如此,文化服務中心也沒有做好人才隊伍建設的工作,不但薪酬待遇低,而且管理制度也非常不完善,甚至未對專業人員進行培訓。所以也無法留住專業的人才,更不能滿足實際工作的需要。很多偏遠地區的鄉鎮文化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年齡偏大,甚至面臨退休。而且缺乏年輕的工作人員,也導致鄉鎮文化服務中心出現了人才斷層的現象。
很多偏遠地區的鄉鎮文化站管理制度都不到位,而且活動的開展也不到位。要促使農村文化建設得到開展,就必須要依靠一支專業的隊伍、文化骨干。然而由于偏遠地區缺乏年輕的專業文化骨干,所以文化站的管理也是由當地來開展的,而有關部門人員身兼數職,因此無暇顧及鄉鎮文化站的管理工作。在這樣的情況下,鄉鎮文化活動的開展也無法進行下去。
因為經費欠缺,設施設備不完善,場地不足,所以偏遠地區的鄉鎮文化活動也非常單一。當地農民、牧民的文化方式除了看電視和打麻將,其他能選擇的空間很小。也有一些鄉鎮地區,將村委會和文化活動中心合并在一起,室內僅僅有一些簡單的活動設備,甚至連基礎的文化活動場地都沒有。居民想活動只能在空房、空地進行,活動費用也只能大家平攤,所以形式過于單一。
建設偏遠地區的鄉鎮文化服務中心,能推進當地文化的和諧發展。因為文化服務中心的作用在于做好文化宣傳、組織示范、引導參與的工作,從而為居民提供強大的精神支持。在如今的多元化社會環境下,鄉鎮文化服務中心更是傳播黨建思想的主要陣地,其弘揚的是時代主旋律。而且文化服務中心通過開展各種不同的文娛活動,促使居民在這些積極的活動中得到正確的啟示,避免他們被不健康的思想和生活方式所侵蝕,提高了他們的素質和道德修養[2]。
為了建設一支穩定的農村文化隊伍,必須要依靠鄉鎮文化服務中心。因為通過鄉鎮文化服務中心來活躍群眾文化生活,開展各種不同的活動,能促使文化隊伍得以鞏固。其中必須要有一批年輕有活力的工作人員,才能夠滿足鄉鎮文化工作的需要。所以,鄉鎮文化服務中心必須建設年輕有為的工作人員隊伍,從而為偏遠地區的文化事業注入活力。
鄉鎮領導需要提高對這方面的重視程度,改變過去的陳舊觀念。同時在文化中心的建設方面,投入一定的資金,將這些經費納入財務預算工作中去,促使偏遠農村的文化工作更好的開展下去。另外,也要將鄉鎮文化服務中心的建設工作納入到農村總體規劃中,而且制定出年終檢查和考核的計劃,對這項工作進行考核。并且根據考核結果來制定獎懲計劃,調動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促使鄉鎮文化服務中心得到一定的規劃和建設。
為了發揮出鄉鎮文化服務站的作用,也要引進專業的工作人員。從目前來看,大多數偏遠地區的鄉鎮文化服務站都缺乏專業的工作人員,而且現有的人員存在素質不高、缺乏專業知識的問題,不但年齡較大,思想也無法跟上時代的發展步伐。為此,當地有關部門需要完善鄉鎮文化服務站的人才招募制度、管理制度、獎懲制度。通過規范的渠道引進專業的人才,為人才提供良好的薪酬待遇,以及寬松的工作環境,促使文化站的年輕工作人員比例滿足要求[3]。對于內部所產生的“混崗”、“在崗不在位”的現象,要及時進行解決和處理。并做好每年的人員考核工作,及時剔除不合格的人員,采取獎懲制度,提高工作人員的積極性。
要根據鄉鎮文化服務站的落實標準,完善相關的標準體系,引進相關的設施和設備,促使其能滿足文化建設工作的需要。可配備體育健身設備、燈光音響設備、閱報欄,經濟條件允許還可建立科普服務站、舞臺等。對于設施方面的建設,可以采取集中利用、盤活存量、調整置換等一系列的模式。在開展各種鄉鎮文化活動的時候,需依托當地的學校、文化部門、黨組織部門、活動中心來進行,對文化資源進行一定的整合[4]。最后,也要建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機制,促使鄉鎮的廣播、網絡、電視等輔助設施都能得到引進,并且做好設備維修維護方面的工作,促使設施設備的使用效率。
如今,一些偏遠鄉鎮地區所開展的文化工作,仍然只是建立在應付上級需要的基礎上。因此既不符合群眾的審美需要,也沒有起到文化建設的作用。很多地區僅僅只是為了參與文化部門的評比工作,所以舉行了一些藝術活動。為此,必須要下到基層農村去了解群眾的需要,對鄉鎮文化的發展空間進行拓展,促使文化活動從單一封閉走向開放,并且讓群眾積極的參與到活動中來。而且文化服務站也要瞄準偏遠農村和社區的每一個角落,全面的滲透文化工作[5]。堅持以群眾藝術作為導向和宗旨,為有不同文化需求的鄉鎮群眾搭建一個展示的平臺,從而促使文化活動涵蓋多個種類,比如美術、繪畫、歌舞演出、學習等,促使群眾們能真正受益。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的發展,新農村建設工作也在不斷的開展中。除了農村經濟的建設以外,文化工作也越來越重要,因為人們對精神生活的追求越來越高。為此,必須要保證農村居民的文化權益,通過建設鄉鎮文化服務中心,從而對各種文化活動進行開展,滿足居民對文娛生活的需要,發揮出良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