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影波 王敏麗/嘉興市婦幼保健院
新時期做好群團工作是提高團員青年切實發揮黨的助手和后備軍作用的必然要求,是廣大團員青年更好的服務于群眾及醫院發展的內在需要[1]。同時為了適應新的形勢,群團工作需要開拓新思路、尋找新方法,提高群團組織的創造力,加強凝聚力[2]。我院團委致力于打造成為一支學習型,服務型,活力型團組織,發揮院團委在醫院文化建設中作用[3]。但是團員青年參與度低已成普遍問題,這也是一直阻礙我院團工作開展的一個重要因素。PDCA循環是質量持續改進的一個重要管理工具,將質量管理分為四個階段,即計劃(plan)、執行(do)、檢查(check)、處理(action),我院團委創新性運用PDCA循環開展團工作,總結如下。
(1)召開團委擴大會議,通過頭腦風暴法,分析團員青年參與度低的原因,主要為以下四點:①制度不夠健全;②團活動形式缺乏創意,不夠吸引;③團干部模范帶頭意識不強,聯系青年不夠密切,執行力不高;④團員青年參與活動積極性不高;主人翁意識不強。
(2)成立“團工作持續改進活動小組”(以下簡稱團改小組),由團委書記任組長,各團支部書記任副組長,各團小組組長任小組成員,團改小組負責活動方案的擬定,具體措施的落實。
(二)打造“四大模式”,開創“八心計劃”
(1)根據以上原因,團改小組制定以下方案:通過打造“考評模式”、“培訓模式”、“暖心模式”、“服務模式”這四大模式,進一步改進團工作模式,提升團員青年參與度。
(2)結合四大模式,制定“八心計劃”:團員考核要實心,組織生活齊人心;政治建團要一心,思想立團定決心;聯系青年要用心,活動創設須貼心;志愿服務要熱心,科普公益持恒心。
(3)設定目標:團員青年參與率≥80%。
(1)團員考核要實心:采用積分考核的辦法,進一步完善團員考評制度。團員年度積分考核表中按照參與類型、獲獎等次、難易程度等不同而分別設置分值,通過積分對團員青年參與志愿服務、技能競賽、團委活動以及參加上級團組織指令性任務等進行考核,作為團員教育評議及年度評優的重要參考依據。
(2)組織生活齊人心:實行支部書記負責制,團小組長執行制。以團小組為單位,以科室夜學、團小組學、釘釘群線上直播動態學等為載體,支部書記及支委委員深入各團小組開展組織生活會。
(1)政治建團要一心:黨旗所指就是團旗所向,新時代的青年工作要毫不動搖堅持黨的領導,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群團發展道路。團的干部必須踏準新時代的步伐,不掉隊,不后退。因此院團委迅速在全院團員青年中開展“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主題活動,舉辦“牢記初心使命,弘揚紅船精神”知識競賽,扎實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強化政治屬性,提高政治站位。
(2)思想立團定決心:組織團干部觀看警示教育片《永遠在路上,把紀律挺在前面》、《初心丟了》,通過真實案例切實加強團干部的廉政教育,督促從嚴治團;邀請上級團組織上團課,帶領團員青年重溫歷史,不忘初心;團干部領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忘初心緊跟黨走;建立共青團嘉興市婦幼保健院第八屆委員會學習強國工作群,團干部每日學習強國常態化,形成良好的你追我趕的學習態勢。全體團員青年踴躍參與團中央青年大學習網上團課,學習人群覆蓋面達100%。
(1)聯系青年要用心:院團委不斷創新離團儀式,從最初流于形式的離團紀念品發放,到開展道德講堂,參觀南湖革命紀念館,最后走進青年,融入青年,為其送去離團證書和紀念,舉辦離團座談,讓超齡團員亦能感受到團組織的貼心與溫暖。組織“燃青春風采”愛國主題教育行活動,一路踐行“學雷鋒”精神,帶走沿途垃圾,留下綠道美景;參觀嘉興地方黨史陳列館,觀賞影片《厲害了,我的國》,讓主題教育更生動。迎新之際,攜手人事科、院工會開展拓展訓練、迎新晚會等團結青年的主題活動。舉辦“恰風華正茂,搏青春風采”新時代新青年新春聯歡晚會暨團員表彰大會,聚集青春正能量,譜寫光輝新篇章。
(2)活動創設須貼心:立足重要節日,留下暖心記憶。五四青年節之際,聯合開展“傳承五四青年精神,傾聽衛計青年之聲”專題活動,帶領青年以動聽之聲、蓬勃之態唱響《我和我的祖國》,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兒童節期間,舉辦“畫出五彩童年”,“文明出行我先行,垃圾分類知多少”等主題活動,通過DIY繪畫,文明出行小講堂,垃圾分類知識競賽等多樣活動助力青年職工子女健康成長。中秋佳節,做月餅猜燈謎,團聚青年一起過節。七夕節,擴大交友平臺,聯系其他單位青年一起別樣烘焙,一同下廚做羹湯,舉辦情意濃厚的篝火晚會,溯溪郊游。在院內打造“青年之家”,營造溫馨青年港灣,推動醫院家文化。
(1)志愿服務要熱心:各團支部在對應黨支部的帶領下,開展“1+X”暖心服務,慰問結對家庭,探望福利院兒童,給陽光樂園的孩子們上課,為社區老人義診量血壓。助力智慧醫療建設,響應最多跑一次改革,組織團員開展門診導診紅馬甲行動。為春運期間能夠多一份保障,“天使在身邊,情暖回家路”醫療志愿服務項目連續兩年榮獲全國鐵道團委頒發的“志愿者優秀組織”榮譽稱號。
(2)科普公益持恒心:為推動科普公益,匯聚有才青年,黨團員志愿者常年來利用休息時間進駐校園開展“生理衛生大講堂”,“青春期教育”,“呵護眼睛,預防近視”等公益講座。另外,黨團員自編自導自演的科普劇《終于等到你》榮獲全國婦幼保健協會內分泌委員會首屆醫學科普劇大賽一等獎,并受邀前往北京京交會婦幼保健科普版塊表演。
通過各種途徑強化團干培訓,落實了評優機制之后,各支部在凝聚團員力量,調動團員積極性上有了很大改善,支部群不再死氣沉沉,各自潛水,各項指令性任務都能按時完成,保質保量。根據團員積分表得出,2019年度團員參與志愿服務及活動共222人,其中志愿服務185人次,參與活動285人次。
2019年度團員人數250人,參與人數222人,參與率88.8%,達到計劃目標值。將2019年度團員積分情況與2018年度進行對比分析得出,團員人數在同比增長6.6%的情況下,總參與人數同比增長87%,其中志愿服務同比增長53%,參與活動(包括技能競賽)同比增長90%,團員青年大學習覆蓋面100%,由此可以看出,團員青年參與度有大幅提高,持續改進效果顯著。
(1)增訂團工作持續改進標準化流程,推動我院團建工作不斷向前。(2)統一團員積分考核模板,團小組每月一統計,團支部每季度一匯總,院團委每半年一分析,以便更好地掌握團員參與情況,做好后續工作的部署。(3)開啟“1+1”模式,激活團支部建設,團干部分管團小組,融入團員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開展組織生活會。(4)增設院級優秀團支部、優秀團干部和優秀團員的評選制度和獎勵措施,激勵團員青年不斷進步,創先爭優。
(1)團員參與志愿服務積極性不高,參照黨員每年度必須完成2次志愿服務的要求,應將此項內容加入團員考核中。(2)黨團共建力度仍需加強,各團支部要進一步密切聯系對應黨支部,緊跟黨走,做好黨的助手和后備軍。
做好群團工作是醫院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在新時期,群團工作面臨新的挑戰,也是機遇。我院通過將PDCA循環運用到團工作中,更好的發揮了團組織的作用,更好的服務了群眾及醫院的發展,提升了團員的工作積極性和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