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移動互聯網發展,現代化信息技術對人們的學習和生活產生了較大影響,學習突破了時間和空間限制,開始向全民化、個性化和終身學習轉變。而碎片化作為信息時代學習方式重要特征,可為大學生進行英語學習提供更多有利條件,不斷豐富學習內容,改進學習方式,利于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因此,應重視對碎片化學習方式應用,明確起優勢與不足,掌握正確應用方式。
碎片化學習是移動互聯網時代重要學習方式,對于該學習方式研究起始于1994年開展的Wirelesdss Andrew研究項目,探討在教室中對掌上電腦的廣泛應用,為后期進行一定學習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2000年,受國際遠程教育家在上海電視大學報告影響,移動碎片化學習方式引起我國學者廣泛關注,2001年教育部門對此展開了相關研究,2002年北京大學拉開國內校園無線網序幕,2006年我國誕生第一個移動學習主題網站,2008年我國第一個移動學習專著誕生,并隨個人移動終端發展,以及教育和培訓機構引入移動碎片化學習項目,移動碎片化學習成為重要學習方式,并被應用于多個學習領域中,如大學英語已將碎片化學習作為常用學習手段。現階段,隨著課堂多樣化學習模式發展和對移動網絡應用,碎片化學習已經廣泛融入學習中,如翻轉課堂,成為日常學習重要方式[1]。
在大學英語學習中,碎片化學習方式具有明顯使用優勢,具體為:首先,學習內容具有豐富性和片段性。移動互聯網學習資源豐富,學生通過網絡可直接獲取到各種相應資源,如最新英語新聞,閱覽最新英語期刊,為學生提供適合的學習途徑,同時為學生提供大量零碎化知識點,幫助學生逐步進行知識積累。其次,學習空間和時間具有更高靈活性。利用碎片化學習方式,學生科不受時間、地點限制,隨時進行英語知識學習,并且可根據個人興趣和喜好制定學習計劃,調整學習時間,實現了時間充分利用,極大的提高了學習效率,同時可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意識,利于制定多樣化學習策略。再次,碎片化學習具有交互性。互聯網時代年輕群體喜好在網絡中分享心得,以及采用文字、語音等形式進行溝通交流,既可提升學習新鮮感,又可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練習應用機會,如在網絡中與英語興趣愛好者或英語為母語人員使用英語進行交流,利于提升學生對英語掌握能力。最后,學習資源具有無限擴展性。移動互聯網中學習資源豐富,且獲取方式便捷,學生科隨時利用互聯網獲取豐富網絡學習資源,并且將自己的資源和經驗分享給他人,學生既是資源受益者,又是資源提供者,從而實現了碎片化學習資源擴展性[2]。
大學英語碎片化學習方式具有明顯使用優勢,提升了學習效率同時,也存在一定不足,影響著學習效果,主要不足表現在以下方面:首先,系統性不足。我國對碎片化學習方式研究時間較短,并且受學習方式本身特性影響,多數學生在進行英語學習中未能有效學習策略,且未形成注定學習意識,長期處于無所適從學習狀態,不知何時、何地應選擇何種學習方式,系統性明顯不足,導致難以提升英語學習效率。其次,使用頻率相對較低。碎片化學習方式自由度和選擇性高,但導致學生在篩選學習資源和學習軟件等方面出現困難,并且學生獲取的學習資源本身存在明顯不足,如學生獲取的部分英語單詞或詞句無詳細講解、單詞發音,從微信公眾號等方面獲取的英文實事文章無漢語講解和說明,導致學生對碎片化學習內容利用率低下。再次,選擇難度高。隨網絡學習資源不斷增多,學生即便加快節奏也難以快速完成學習任務,并且碎片化學習資源豐富后,多種不同類型知識點層出不窮,加大了學生選擇難度,導致學生難以抓住重點,甚至不斷攝取新知識,忽略了鞏固重點學習內容。最后,碎片化學習方式未與傳統學習方式進行有效結合。傳統學習方式系統性較高,可幫助學生建立知識構架,但學習內容較為固定,學生接受度較低,自由度與選擇性低下。而碎片化學習方式與之相反,兩者相互補充可彌補不足之處。實際學習中受學生學習習慣和心理等因素影響,兩者尚未實現有效結合[3]。
在移動網絡碎片化學習視域下,可將大學英語知識分為聽力、詞語、翻譯、閱讀以及寫作五個板塊,其中,詞語可分為詞匯和語法兩部分。
1、聽力知識學習
碎片化學習中學生科咨詢并選擇與學生聽力能力相當音頻與文本作為學習資源,并用手機或電腦終端進行播放,對資源中問題進行在線解答,查看相關解析,如進行大學英語四級聽力練習中,可結合學生自身不足,選擇相應類型聽力知識,在線解答,并咨詢英語教師意見,根據學習情況進行學習任務調整[4]。
2、詞匯語法學習
對于語法和詞匯方面英語知識學習中,學生可結合教材學習內容,收集相關碎片化學習內容,對不同情景和特征詞語、語法進行整理,并在網絡中收集相關測試題進行聯系,如在涉及到被動時態方面四級英語知識,應查找被動語態分詞構成,掌握語法基礎使用原則,并結合學習內容進行語法真題練習,以不及物動詞seat為例,在解答“例題:When I(),the play started。A.was seated B.seared C.was seating D.was being seated”中,可先根據自身理解確定答案,在與正確答案對比,查看問題解析,并利用網絡收集大量相關知識進行練習,這樣既可提升學生自我學習能力,又可強化學習效果[5]。
3、翻譯與閱讀練習
翻譯與閱讀能力練習主要依靠于學生掌握詞匯量,學生可在課堂結束后,利用網絡收集相關文章進行大量翻譯練習,翻譯同時進行文章閱讀,翻譯后及時糾正自身不足之處,記錄新知識,不斷提升翻譯和閱讀能力。
4、寫作鍛煉
學生寫作能力同樣需要對知識進行積累,對此,可在相關知識學習后,針對某一知識點,進行句型背誦,如在學習主語從句“that+陳述句”中,可先了解句型相應用法,并積累“that stuart is ugly is a fact”和“that malaysians don’t speak good english is obvious.”等相關語句進行背誦積累,不斷提升語句、詞匯和語法應用能力。
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習方式和碎片化學習方式結構優勢與不足,且現階段大量高校大學英語知識學習中,學生依舊以傳統學習方式為主,碎片化學習方式受自身缺陷影響應用率相對較低,部分學生熱衷于碎片化學習方式,但缺乏對學習方式有效利用,影響了實際應用效果,對此應充分考慮兩種學習方式優勢與不足,重點對新型碎片化學習方式進行思考,以此對學習方式和教學模式進行完善。首先,應提升教師和學生對碎片化學習方式理解與認知,將該學習方式與傳統學習方式進行結合,建立新型教學理念和方式,其次,教師和學生應提升對碎片化教學和學習模式應用能力,為后期進行教學和學習奠定基礎。再次,建立應該與資源學習平臺,實現對碎片化知識合理利用。最后,充分利用互聯網條件優勢,創建不同英語學習途徑,不斷豐富學生學習資源,提升碎片化學習效率[6]。
由此可見,在大學英語學習中,碎片化學習方式已經成為提升學生學習效率重要手段,符合新時期學生學習傾向,利于推動教育改革與完善,因此,應加強對碎片化學習方式深入研究,了解其發展歷程和發展情況,掌握現階段碎片化學習方式存在的使用優勢與不足之處,發揚其優勢,及時彌補不足之處,在此基礎上將碎片化學習方式有效應用于英語知識學習中,從而有效提升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