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海洋大學化學與環境學院;.
小南,男,漢族,20歲,2017級制藥工程專業學生,籍貫為廣東省河源市。
學業壓力大,懼怕考試,呈焦慮、抑郁狀態,失眠1周。
自開學來,出現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容易開小差的情況,整體情緒低落,持續約2周,同時伴有早醒,失眠的情況,持續約1周。與同學的交流減少,人際關系較敏感,心情煩躁。
小南一家五口,從小隨父母生活,家庭關系和睦。父親在家附近打工,性格要強,耿直;母親在家開雜貨店,做事精明。高中學習成績優良,但高考成績不理想,未能考上心儀的院校。小南自小略微口吃,且有壓力大就失眠的情況,表現為入睡困難,兩小時都不能入睡。大一時(即2017-2018學年),功課壓力大,自我松懈,導致四門課程未通過考核,不符合自我預期。
老師說:該生性格乖巧,靦腆,憨厚,人際關系一般,上學期考試成績大幅度下滑,目前學習上比較鬧心。父母反映:自小對小南沒有過高的要求,高中時,他成績尚可。上大學后,每當詢問學習情況時,小南便支支吾吾,未有更多答復,父母也不知道怎么開導他,心里很著急。同學說:小南為人謙和,與同學的交流較少。
第一次來辦公室時,小南一直處于較緊張的狀態。身體較僵硬,語速急切,說到動情處,音調會突然升高。有輕微的黑眼圈,睡眠不足,有較強烈的我改變意愿。
無重大軀體疾病歷史,家族無精神疾病史。
根據小南的各項資料和表現,其表現出的緊張、焦躁、難以放松、注意力下降等狀態;生理上出現失眠,無法集中注意力進行學習等現象,且人際關系較緊張。表面看小南的癥狀表現與未能正確調整狀態有關,實質是與其非理性的信念相關。
根據小南在醫院的診斷書,小南為學習壓力引起的焦慮情緒。
(1)體格無異常,說明沒有器質性病變基礎。
(2)從收集的材料來看:小南家族無重大精神病史,其對自身的心理狀況了解,自知力完整,并且能夠積極主動尋求解決辦法。基于精神活動正常與異常的三原則判斷,排除重性精神病可能。
(3)結合其主要癥狀表現: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容易開小差,整體情緒低落,伴有失眠。不良情緒持續時間不足2個月,焦慮情緒無泛化,社會功能完整,符合一般的心理問題診斷。
(4)基于SCL-90癥狀自評量表,其結果為:軀體化3.25,強迫性3.60,人際關系敏感3.89,抑郁3.62,焦慮3.80,敵對2.83,恐怖2.57,偏執3.50,精神病性3.30。主要表現為焦慮、抑郁。
與焦慮性神經癥相鑒別:焦慮性神經癥是“以廣泛性焦慮或發作性恐怖為主要臨床像的神經癥”,它對社會功能會造成嚴重影響,問題出現泛化和回避,持續時間在 3-6 個月。而小南的各項癥狀,僅與學習壓力有關,癥狀無泛化,且癥狀持續時間2周。因此,可排除焦慮性神經癥。
無異常發現。
進入大學學習和生活,需要學生能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學習環境的變化,老師的要求,與同學的相處,都使小南不適應。如若未能及時調整狀態,對自我要求松懈,對接下來的學習和生活會有更大的影響。
第一,連續的挫敗經歷,導致小南有不自信的表現,自我價值感低,總是需要獲得外界的肯定。第二,小南未能及時調整自己的狀態,只用壓抑的方式來處理不良情緒,缺少可以溝通的人,容易形成負面的情緒。
(1)短期目標:消除小南學習過度焦慮的狀態。在日常生活中適當運用放松技術或積極的自我對話,以降低焦慮水平,改變其對學習能力的認知模式,增強其與父母、老師、同學的溝通,獲得感情交流,社會支持。
(2)長期目標:幫助小南形成正確的學習觀,增強自信心,掌握學習方法,提高適應能力、抗壓能力。
與小南協商一致,采用合理情緒療法和放松訓練法。
合理情緒療法是通過對求助者錯誤的觀念和認知過程進行改善,不適應的情緒與行為也將得以改善。具體的合理情緒療法(RET),其基本理論模型稱有ABC 理論。
放松訓練則是通過意念來操縱“隨意肌肉”反應。通過想象放松法和呼吸放松法,使來訪者能隨意放松全身肌肉,保持心情的輕松,從而緩解緊張、焦慮情緒。
(1)目標和任務:了解情況,建立良好關系。
(2)過程:老師給小南倒了杯溫水,同時,讓小南填寫輔導信息登記表,閱讀有關規則。通過這些材料,幫助小南正確認識心理輔導,同時也可以增加其對老師的信任。接著詢問小南的基本情況,談話過程中,仔細傾聽。
(3)效果:小南從自己的高中學習說起,思路清晰。老師運用共情技術,幫助小南宣泄焦慮情緒,并運用解釋、反饋等談話技術,確定小南的主要問題以及改變的意愿。
(1)目標和任務:進一步收集資料,幫助小南認識自己的問題,制定輔導方案。
(2)過程:結合第一次輔導,幫助小南認識到其目前的主要問題為學習壓力引起的焦慮情緒。通過對問題的逐步剝離,引導他將目標聚集到自我調整和成長上。針對小南的焦慮情況,現場做放松訓練,幫助他感受放松的感覺,同時提醒他要持之以恒,最好是每天早中晚各1次,每次15-30分鐘,這樣能有較好的效果。此外,還布置了作業,讓小南回去思考(為什么要學習,學習是什么,要怎么學習),為下次輔導做鋪墊。
(3)效果:小南能夠認識到自己的焦慮,焦慮狀態主要來源于學業,改變的意愿強烈。
(1)目標和任務:鞏固輔導效果,結束輔導。
(2)過程:小南反饋在過去的幾次輔導中,自己都有所進步。生活上,每天堅持兩次放松訓練,自己的睡眠有了很好的改善。學習上也更能專心,覺得很有樂趣。老師針對其現狀,鼓勵其繼續保持,學會克服焦慮,進行自我認知調節,自我鼓勵。
(3)效果:小南對自己的改變滿意。
小南自述說:煩躁狀態消除,焦慮、郁悶情緒緩解,能夠集中注意力學習,睡眠質量有提高。對專業學習有了信心,學習策略調整,效率提升。能夠正確認識剖析自我,人際溝通能力有所提升。
1、家人評估
小南輔導后,比較經常打電話回家關系父母親,學習的勁頭也上來了。
2、同學評估
小南的精神面貌變好了,比以前活躍,能夠積極參加班級活動。
3、老師的評估
結合整個過程,可以明顯感覺小南的焦慮、抑郁癥狀有所減輕,并且能夠自行使用合適的方法規劃接下來的學習和和生活。通過SCL-90癥狀自評量表,小南的結果為:軀體化1.58,強迫性1.4,人際關系敏感1.66,抑郁1.3,焦慮1.5,敵對1.66,恐怖1.28,偏執1.66,精神病性1.4,改變效果良好。
初進大學生活,很多學生未能及時轉變自身的角色定位。在校學習生活中,常常舉手無措,出現諸如學習壓力過大引起的學習焦慮、感情紛爭處理不當引起的情感問題等現象。從輔導過程中看,小南的表現就是典型的學習焦慮現象。面對學習焦慮的學生,首先要接納他,建立良好關系,幫助學生打開心扉,讓他能夠宣泄情緒。同時,輔導員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給予針對性的方法,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學習觀。
輔導工作是一項責任的活,良心的事,成長的路,讓我們一起幫助學生更好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