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剛/天水師范學院美術與藝術設計學院
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最初在國內來說源自于中職院校,中職院校借助于和企業之間實現信息共享、聯合開發、人才引入、設備技術支持互通等深入合作,結合市場實際需求來開展人才培養工作,緊密結合企業人才需求,指導學生進行準確的專業定位。校企合作課程教學內容充分聯系企業人才崗位進行設計,真正實現了學以致用。在地方本科院校中實施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重視學生專業技能培養,力求在其專業中做實做精,通過對實踐課堂教學體系的進一步完善、引導學生參與實踐項目、促進教師實踐教學能力提升等途徑,把專業知識轉化為實踐經驗,依靠在“做中學”、在“學中做”,讓學生能夠形成良好的職業素質與團隊意識,強化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借助于培養學生專業實踐能力,拉近專業知識和企業實踐的距離,對于學校、企業與學生來說,屬于一種多贏的現代化教育模式。
地方本科院校過去的教學模式表現出一些漏洞和缺陷,對于校企合作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優化必須要在實踐教學的前提下開展。因為不同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性,其設計愛好傾向也各有不同,因此校企合作課程資源開發必須要結合實際情況,依靠開發有特色、有個性、有價值的課程資源,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不斷提升。另外,因為現階段高校環境設計專業生源表現出多樣化的狀態,學生的設計基礎各不相同,基于此,為更好的培養應用型技術型人才,隨時關注企業人才需求動態,及時調整課程內容,為專業發展指引方向,例如:近幾年環境設計專業急需植物配置的方法、構成原則、植物的特性,以及環境照明設計專業技術人才,對學院今后在培養方案的修訂,教學大綱的調整,教師講義的完善上都具有指導意義,課程具體實施計劃,開設環境照明設計課程,在環境設計原理這門課中增加八個學時的植物配置內容,其中有些實踐課程內容可以邀請企業資深設計師講授,來培養企業切切實實需要的人才。
地方本科院校環境設計專業的實習實訓基地要結合專業課程和各個年級的實踐教學目標來進行建設,主要能夠劃分為寫生基地、調研認知基地、畢業實訓基地。所以在實際的建設中,要堅持貫徹統籌規劃、重點提出的基本原則。一方面要結合實習內容,力求從基礎知識、認知能力培養與畢業實訓三個方面來統籌規劃,確保實習實訓基地能夠滿足所有學生的需求;另一方面需要做到重點突出,堅持分類指導,按照相應的實習實訓內容,盡快制定實習任務書、規定實習調研和實踐學習內容。
學校和企業共建實習實訓基地是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學院通過調研、走訪,尋找誠信有實力的企業共建實習實訓基地,以點蓋面深度合作,實習實訓基地的建設以推動校企合作共贏為根本動力,以實踐教學改革創新為渠道,借助于校企之間的充分溝通、深入合作,做到校企教育實踐資源共享,為學生創造一個多元化的實訓平臺。現我院與西安山水雅居裝飾設計有限公司、蘭州新現代設計集團、東方印象建筑園林有限公司、甘肅辰達實業集團有限公司 、天水城市人家等公司簽訂實習實訓基地,環藝專業將在這些單位定點實習,加強實訓和管理。
地方本科院校和企業合作推進課堂教學體系的改革與完善,增加教材、實習指導中的前沿信息、現代科技與發展方向的內容。如在環境景觀方向認知實習的過程中,對于實踐教學針對性不強的情況,和室內設計企業充分溝通,把調研教學和擬解決的問題編入實習指導手冊中,在調研實習時逐一對應檢查,為該課程的問題解決打下知識基礎,確保實踐教學內容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進一步和企業一線設計師共同優化培養方案,以及培養方案中的存在不足之處,找出專業課程內容與企業實踐內容脫節問題,調整教學大綱,科學有效進行理論與實踐教學,“理論理解能力”向“反思實踐能力”轉變,例如實踐課程部分聘請企業導師參與,按企業要求指導完成,這樣學生更直觀了解設計師努力的方向,“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讓學校與企業能夠在教學和生產實踐中相互補充、相互支持,保證教育目標的實現。
指導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到企業的實際項目中,老師可以從中學習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了解設計前沿的動態,企業的需求,環境設計專業行業的發展方向,學生通過實踐項目提升綜合能力。
校企合作實訓基地的建設要分層次開展:首先,對實習實訓基地運行管理模式進行創新,按照調查—研究—實踐的基本流程,把企業文化與創新創業理念融入到教學中來,建立校企之間既分工又合作的多元化、立體化合作運行機制;其次,依靠校企合作實習實訓基地對本科院校師資隊伍結構實施優化,更加注重對中青年教師的培養,引導和支持教師進入到企業中兼職鍛煉,促進高校教師創新創業能力的不斷提升;最后,深入探索研究校企聯合辦學模式,讓高校學生能夠和企業“零距離”對接,讓學生盡早熟悉技術崗位,著力培養他們的創新創業能力。
現階段,很多企業都要求引入更多具備較高綜合素質能力,擁有專業理論知識和豐富實踐經驗;又懂得對整體設流程的項目管理的綜合性設計人才。基于此,為促進環境設計專業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必須要認識到教師實踐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只有優化教師隊伍,才能夠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輸送更多的優秀人才。
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中有了企業專業人員的參與,處理好了過去高校教師實踐經驗缺乏的問題,而專業課程教師在參與和企業開展的實踐項目過程中,能夠促進自身專業技術和教研能力的提升。對于“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工作,我們總結出了下面兩種方法:首先是借助企業專家具備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的特征,打造穩定的兼職教師隊伍,進一步發揮其專業優勢,更好的對學生進行指導;其次是選擇部分教師進入企業鍛煉,培養理論知識深厚且善于實踐操作的雙師型教師。
設計本身就是不斷求新求變的過程,加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業精神,培養學生具有長遠目標和正確行業定位的思想,我們培養的目標不是企業繪圖員,而是具備自主探究能力、良好學習習慣,具備創新創業能力、較強思維能力,可以準確把握機會,靈活做出判斷,具備較強團隊意識、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的綜合型人才為目標。
在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下,可以讓學生真正直接進入到企業進行設計實踐,從而熟悉行業發展情況,了解項目實施流程,同時以實踐項目作為畢業設計,把企業中收獲的經驗與知識應用到設計創作過程中來,提升畢業設計方案的可行性。教師能夠和企業設計時之間進行充分溝通,優勢互補,促進專業技能提升,以更好的指導學生。所以,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是鼓勵學生創新創業的有效途徑,也是未來環境設計專業教學的必然趨勢。
通過邀請企業設計師講座、授課、組隊參加實踐項目的訓練,提高了同學們的專業學習興趣,場地認知能力,分析能力,開闊了眼界,掌握了實戰技巧,借助于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學校教學機構可以把企業經營管理模式與實踐工作流程第一時間反饋到教學單位,促進本科院校可以第一時間對教學模式進行調整和優化,確保學校教學模式與教學策略可以緊密結合市場環境的變化,轉變過去那種教學方式和實際需求脫節的情況。校企合作培養人才模式即增強教師的實踐能力與科研水平,同時優化學校辦學質量,促進了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有機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