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伊辛/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徐州財經分院
高職院校是我國教育體系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為社會發展提供一切儲備人才。高職院校黨建、德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馬克思主義為理論基礎,不僅傳授學生知識,還要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在新時期,高職院校必須堅決擁護黨的領導,構建黨建、德育、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工作體系,確保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保障黨的執政基礎。
我國社會在平穩的環境下不斷發展,目前已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然而在光鮮的表面之下隱藏著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高職院校培養的學生技能水平高,但由于高職院校德育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到位,導致部分高職院校畢業生思想出現偏差。
深究背后的原因,是第一,黨建工作方式未能與時俱進。部分高職院校黨組織在開展工作時,仍然采用原有模式,針對新時期黨和國家領導人提出的思想觀念未能進行深入研討,領悟程度較低。
第二,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過于看重教學研究成果,將之視作評判一切的標準,忽略黨建工作和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導致理想淡薄、道德滑坡,近年來頻繁出現的師德敗壞現象使高職院校學生處于迷茫的狀態,身在局中無法自拔。
第三,高職院校是我國非常重要的基層黨組織,很多優秀的學子渴望在求學期間積極向組織靠攏,在思想上得到全面提升。然而部分高職院校將入黨這一光榮行為視作獎學金評選的硬性條件,使黨的純潔性蒙上了陰影,致使學生黨員干部數量雖然不斷增加,但是黨性水準不斷下降,長此以往會對黨造成巨大傷害。
第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過程過于形式化,部分教師的眼光僅僅放在理論基礎學習,未能與社會熱點事件相結合,導致學生興趣普遍較低,思想相關課程往往只是走過場,效果十分有限。
針對上述問題,高職院校應該及時調整工作方向,充分研究黨建、德育、思想政治教育三者之間的內在聯系,形成一體化工作體系,全面提高教師、學生的思想境界。
保持革命隊伍純潔性是一切工作的基礎,高職院校作為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場所,應該構建一體化的隊伍建設管理體系。第一,在教師、學生黨內外干部選拔培養過程中,除了硬性的學習成績、科研水平要求外,還應該著重考察思想道德品質和黨性。傳統的評判標準是進行理論考試和內部推薦,存在一定局限性。高職院校黨組應該深入廣大學生之中,對候選人日常生活、學習情況進行全面了解,務必使品學兼優,具備積極樂觀思想且擁護黨的領導的人進入干部隊伍。第二,對干部隊伍施行“全程監督、優勝劣汰”制度,無論是黨內黨外,為人民服務永遠是第一位的,為了防止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出現,高職院校必須將考察理念執行到底,一旦干部出現違背黨性、原則及其他突破底線的事情,必須予以嚴懲且絕不姑息,對待那些嚴于律己,恪盡職守的優秀人才,不必拘泥于年齡、資歷,大膽啟用,為高職院校隊伍管理建設注入新鮮、積極因素。第三,不斷提高干部隊伍的整體水平。無論是負責教學研究的講師、教授;還是負責思想政治工作的輔導員;抑或是學生中的優秀儲備干部,都應該制定針對性培養提高方案,結合具體工作內容,不斷提高業務能力水平的同時,采取適當的激勵措施,充分調動積極性,使之以更大的革命熱情投入到無限的革命工作中[1]。
高職院校的最終目的,是為我國培養出具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且能力出眾的接班人,黨建、德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則性是一致的,只是側重點有所不同。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緊緊圍繞這一最終目的,使三者充分結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思想戰略上形成一體化。第一,高職院校需要對教師和學生重點闡述三者的辯證關系:黨的建設工作是為了深化黨組織對基層的領導,使之更好地服務人民;德育工作是為了加強學生道德觀念,使之更好地融入社會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為了提高學生認知,使學生明白中國共產黨的絕對領導對維持國內和平穩定發展的重要意義,從內心深處使學生認同黨的綱領,擁護黨的領導,在黨的帶動下能夠充分發揮自身才能,為個人和國家拼搏出美好的未來。第二,了解三者之間的積極意義之后,高職院校黨組需要積極開展工作,引導學生發現其內在聯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提升自身道德水平;以自身高素質影響周圍一切人情世故進而使黨建工作更加高效地開展,形成良性循環。
高職院校傳統的評價工作具有重復性,導致教師、學生在繁重的教研工作之余還要參加大量無意義的研討會,造成工作效率偏低的情況。因此,高職院校黨組應該改變對黨建、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分別評測的工作模式,構建一體化質量保障體系,讓相關人員充分投入到本職工作中,在各自崗位上支持高職院校發展建設。第一,建立統一的管理機構,對有資格參與職稱晉升、優秀工作者以及優秀學生干部等榮譽競爭的人員日常生活、工作情況進行收集,通過大量走訪調查,得出最客觀的評價。第二,為了避免出現惡意競爭、私下拉選票等消極事件,評價過程應該保持公開、公正、公平,在每個階段進行完畢之后,通過高職院校官網、微信公眾號、布告欄等方式,面向全社會進行公示,包含具體工作流程,在公示期內對一切懷疑,詢問進行耐心解答,使評判結果經得起考驗。第三,考核結束之后,給予相關人員相應待遇的同時,還要進行更加嚴格的系統審查,從態度、行為習慣、認知水平等多方面重新進行審查,盡最大可能消除革命隊伍的隱患。第四,久經考驗的優秀干部,是高職院校和國家的寶貴財富,他們足夠成為其他人學習的榜樣,高職院校在黨建、德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應該讓他們現身說法,促進全面提高[2]。
工作質量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工作方式。高職院校黨建、德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論性較強,傳統方式過于注重對精神的領悟,與實際結合程度不夠,有限的事例往往是人們耳熟能詳,從小聽到大的模范人物,因此作用十分有限。在網絡時代,信息傳播速度飛快,高職院校應該充分利用現代化智能設備,從年輕人喜好的視角切入,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高職院校學生通過各種信息渠道,對世界范圍內絕大多數熱點事件均有所了解,就社會體制、意識形態等都能進行較為深刻的闡述,綜合來看,高職院校學生擁有極為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和民族情懷,從內心深處熱愛黨、擁護黨的領導。高職院校黨組應該肯定學生的正確思想觀念,就涉港、涉疆等問題對學生進行正向引導,通過黨建、德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向學生闡明世界形勢的復雜多變,從大局出發,對任何事件都能理性看待。比如日前沸沸揚揚的瑞典環保少女事件,本質上是西方政客打著環境保護旗幟的政治秀,除此之外對生態環境的維護沒有任何作用。而我國在黨和國家的領導下,三北防護林、長江防護林工程開展得轟轟烈烈,在西北荒漠邊緣已經形成了規模龐大的林地,有效防止了荒漠化蔓延。基于此類事件繼續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懷,使之思想高度不斷提升[3]。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黨建、德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三者相輔相成,在實際工作中,高職院校黨組應該注重整體性工作思維,正確看待三者之間的辯證關系。通過黨建工作,加強學生的黨性;通過德育工作,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讓學生明白用戶黨的領導對國家和民族的重要性。三者充分結合,全面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才能永遠佇立在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