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欣穎/湖南工業大學
湖湘文化所概括的是湖南這個特定區域的一種文化現象,這一歷史文化形態不僅有鮮明特點而且也相對穩定,存在著傳承關系。湖湘文化屬于中華文化大家庭的瑰寶,這一文化所蘊含的精神實質對湖南地域的政治、經濟與生活都產生了深刻影響。巫家拳擁有兩百多年的歷史,是湖南的四大名拳之一和江南名拳,其廣泛流傳于湖南和湖北兩省大地上,在湖南民間傳統武術的地位極其重要。巫家拳是創始人巫必達定居湖南湘潭之后所創立,其將湖湘文化中不畏犧牲的敢死精神、百折不撓的進取精神、經世致用的務實精神等精神特質融合進這一傳統武術只中,使巫家拳文化從湖湘文化環境孕育中產生并得到不斷發展,其文化生態變遷與區域文化息息相關。文化生態學角度,運用生態環境、價值取向等因素來探究民間傳統體育在社會歷史進程內部的變遷或進化變革
湖湘文化是在湖南區域內自古以來形成的一種文化形態,是通過數千年的社會變遷與人文生活組織而產生在湖南區域內的一種具有濃郁地域特征的文化體系,其有著極其豐富多彩的內容形式,地域特征也很鮮明。[1]巫家拳是廣泛流行于湖南區域的一種傳統武術,其身上自然深受湖湘文化的哺育與影響,因此,巫家拳文化的生態變遷背后,顯然具有湖湘文化比較清晰的脈絡。
湖湘文化的歷史悠久, 早在八千多年之前,原始居民就在湖湘地區居住,并且其作用在歷朝歷代都極其重要。這個區域內尚武成為一種風尚,湖南當地傳統武術文化——巫家拳文化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湖湘文化中的精神實質的促進,這就使巫家拳文化在湖南傳統武術文化之中,擁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在清朝嘉慶初年的時候,巫家拳始祖巫必達就來到了湖南湘潭,之后在此終生定居,并始終進行武學的精髓傾心致力于研究,同時,與本地湖湘文化中霸蠻敢死不畏犧牲的精神特質密切結合,將巫家拳這種具有湖湘本地文化特色的傳統拳術創立起來。巫家拳文化帶有南少林文化的特點,卻不完全相同,具有武當拳文化特色也與武當拳文化不一樣。[2]
在巫家拳文化的傳播中,有李大魁、馮南山這兩位是巫必達的主要傳人,李馮兩人都是湖南本地人,從小就沐浴在湖湘文化優秀精神的強烈熏陶之下,而尚武風俗在湖湘文化中自古就非常濃厚,由此,這兩人將巫家拳文化在湖湘地域內廣泛推行,將百折不撓、敢為人先、經世致用、不怕犧牲、吃苦耐勞的湖湘文化精神包含于其中,才有了湖湘精神與適合當地人們習練的巫家拳文化體系的全面形成,由此巫家拳文化的發展得到了更好的促進,巫家拳的知名度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到后來的太平天國運動中,在湘軍中的湘軍將領郭森林、劉連捷等帶領一些湘軍將士習練巫家拳。在巫家拳門下涌現出作為近代革命運動的一些高足,如:辛亥革命領導者黃興,秋瑾等革命英雄就是如此。這些就促進了巫家拳文化湖湘特色的不斷發揚光大。[3]
尚武風尚自古就存在于湖湘文化之中,而且其中又閃耀著不怕犧牲和憂國憂民的愛國主義精神之光。再加上重要的地理位置,古往今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本地的傳統武術自然得到了快速發展,而巫家拳文化正是創立于這個戰亂的大環境之中,再由于其擁有尚武,戰亂,習武保家衛國等方面的優勢,必然對巫家拳文化的形成與發展產生極大的推動作用。
從巫家拳文化生態變遷來看,其發展作用的主要動因具體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在我國近代歷史中,在光輝燦爛的湖湘文化中,由于那種憂國憂民的愛國主義精神的作用,無數革命先烈能夠在保衛國家的多正中,不怕犧牲而前赴后繼。愛國主義精神是湖湘文化這種區域文化之中,最為耀眼的一種精神實質。也正因為在受湖湘文化中憂國憂民的愛國主義精神的強烈影響下,才激勵著湖湘愛國人士們,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利益,去上刀山下火海,而前赴后繼,用武術來武裝自己,用武德來告戒自己,用武魂來升華自己,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危亡,自己盡力采用巫家拳作為強大的武器,強化自己,而巫家拳就是在對湖湘文化中百折不撓的進取精神吸收的同時,把拳理的“以勇為先,不避生死”作為自己的精神追求。與此同時,巫家拳文化也在湖湘人民以武救國的方式推動下獲得了傳承和發展。
湖南人的能霸的蠻和吃得苦聞名九州,特別是在我國近代史中,湖南人涌現了更多的名人,這顯然離不開湖湘文化的滋潤。巫家拳文化經過長期的傳承與發展,其中也經歷了起起落落的波折,但巫家拳傳人們依舊不改百折不撓的品性,由此支撐著巫家拳不斷走過清末亂戰、民國軍閥混戰、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等動亂歲月的洗禮,發展到現在的現代化社會轉型。經歷早期戰亂歲月中,那些巫家拳習練者未免因為生存艱難而疏于拳術習練,雖然處于非常艱苦的條件下,但一直不放棄,孜孜以求地努力去傳承與發展巫家拳文化,在新形勢下,由于傳統武術面臨著西方競技體育的干擾,也有人們運動觀念的轉變等諸多因素的影響,這些極大地沖擊著巫家拳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然而巫家拳傳承者們還是一代又一代將弘揚武術精神為己任,始終堅持不懈地發揚光大中國傳統武術,這才能夠讓巫家拳文化可以經久不衰,一直流傳到現在,成為前人留給后的一筆寶貴財富。
經世致用務實精神是湖湘文化中最有著實用意義和最富有生命力的的精神特質。理學思想的核心就是經世致用和注重實學,在近代革命史中所涌現的無數湖湘英雄先輩,他們能夠獻身于革命,也是由于其把經世致用作為自己不斷奮斗、勇往直前不竭的的內在動力。當年巫家拳處于初期形成時期,巫家拳始祖巫必達就能廣取百家之長,來發展而形成了巫家拳文化,大后來發展期間,遇到一些因素的影響,對其發展不利。這主要有巫家拳的傳人及練習者狹礙的門戶觀念,各自封閉發展,這是當時社會風氣的反映。當時代進步到今天,在這個文明和平的新社會的新時代,人們開始從物質追求中走出來,開始追求精神,喜歡健康的養生運動方式,競技成分已經在傳統武術中開始逐步淡化了。湖湘文化也逐漸開始轉到現代化階段,有時代的新血液開始注入其中,巫家拳文化也要不斷更好發展,其思想也在轉變,已經從早期以技擊術和追求比較強的對抗競技能力定位,在社會發展中,人們的精神追求和新時代湖湘文化影響的作用,讓巫家拳傳承人經世致用的巫家拳發展走向新的階段,其也開始從技擊術逐漸過渡到養生心法和武術套路。因為新時代的巫家拳文化要發揚廣大,就必須緊跟時代潮流,才能夠獲得傳承與發揚。由此可見,正是湖湘文化中經世致用的務實精神使巫家拳文化能夠在現代化社會中獲得發展和變遷。
總之,巫家拳文化是在湖湘文化的母體之上得到傳承與發展,其可以看作是對湖湘文化說進行的一種升華, 在當今飛速發展的時代,保護湘江流域巫家拳傳承與發展,對推動湖湘傳統體育文化的發展具有實踐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