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姚/滁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基礎教學部
在現(xiàn)代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發(fā)展中,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距離被無限縮短,文化的多元性也出現(xiàn)在人們的身邊。這也為高職英語教學帶來很大的契機與挑戰(zhàn),一方面高職院校要加強英語文化教學,融入文化多元語境,但是另一方面也受到教學改革的壓力,使得英語文化教學在改革的阻力較大,無法滿足當下的社會發(fā)展及學生的實際需求。因此對文化多元語境下的高職英語文化教學進行探析具有重要意義。
文化多元在21世紀表現(xiàn)的尤為突出,尤其是全球一體化的深入發(fā)展下,國與國之間的文化交流十分密切,呈現(xiàn)出多元文化的特征。多元文化背景下,不僅要有文化自信,還有對其他文化進行學習,在交流中取長補短,實現(xiàn)多民族文化繁榮景象。在英語文化教學中,文化多元主要是指跨文化交際,在跨文化交際的背景下,實現(xiàn)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與國外文化的交融,促進我國對外文化的輸出。
高職英語文化教學中跨文化交際的開展,符合當下時代發(fā)展的背景,也是人們對高職英語文化教學的實際需求。跨文化交際有很多必要條件,具體表現(xiàn)為:人才基礎、文化基礎等,這就要求高職必須培養(yǎng)出符合跨文化交際的人才,滿足社會的發(fā)展需求[1]。英語文化的學習,不僅要對自身的文化進行了解,還要將中華文化與英語文化進行有效的融合,同時也要求同存異,實現(xiàn)文化的多元與繁榮。在英語文化的學習中基礎是基本的聽說讀寫能力,而繼續(xù)深入則是風土人情等,最后一個階段則是對中華民族文化的傳承與發(fā)揚。
由于高職英語文化教學過程中,缺乏母語環(huán)境,導致英語文化的學習效果并不理想,且無論是英語的教學者與學習者都帶有一定的功利性,使得英語文化的學習并不順利。雖然我國經(jīng)歷了產(chǎn)期的教育改革,但是傳統(tǒng)的思想一時難以改變,教師只是為給學生傳授理論知識,而忽視英語的交流性及文化性,不僅無法讓學生學以致用,還會造成學生對英語文化的理解與學習效果并不離線。環(huán)境問題是多元文化背景下較為突出的問題,學生由于從小受到漢語教育,缺乏英語文化學習的環(huán)境,使得高職英語文化教學效果不高。
高職英語教材雖然也在不斷革新,但是依然難以滿足當下社會的發(fā)展速度以及學生的實際需求。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跨文化交際的增加,對高職英語教材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高職英語教材在編纂過程中,過分注重學生能力的提升,對跨文化背景知識的介紹及滲透較少,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無法對跨文化知識進行有效的學習,也難以對多元文化知識進行有效的應用[2]。
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由于教學理念未能更新,思想受到限制,且對多元文化的學習與了解較少,導致教學實踐過程中,對跨文化知識的滲透較少,從而嚴重阻礙學生的學習與成長。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由于英語基礎較低,學習能力較低,對英語學習有一定的抵觸情緒,導致英語文化學習的效果較低。
文化多元語境下的高職英語文化教學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這樣才能更哈的展開英語文化教學。英語文化教學的核心是跨文化知識,所以教師要注重跨文化知識的滲透,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英語文化,提升對英語文化的應用能力。
第一,教師要確立“人本”教學理念,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調整教學方法,確立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第二,提升教師的英語文化內涵。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職英語文化教學需要教師具備英語文化內涵,所以教師要加強國外經(jīng)典典籍的閱讀,多在日常生活中觀察總結,并且積極與同事進行交流,這樣才能逐漸提升教師的英語文化內涵;第三,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及個人魅力,教師的教學水平是基礎,而個人魅力則是提升教學效果,吸引學生參與教學實踐的有效途徑[3]。
通過上述的準備,教師已經(jīng)具備了英語文化教學的基本素養(yǎng),最后一定要具備正確的文化觀念,用理想的思維去認識與看待英語文化。在英語文化教學實踐中,可以通過下面的方式進行引導。比如在英語文化教學中,教師為引導學生學習跨文化知識,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首先在多媒體上播放著名小說《飄》改編的電影《亂世佳人》的片段。在播放前,教師要對《亂世佳人》發(fā)生的背景進行介紹,然后讓學生在觀看影片片段過程中,注意這幾個語句:(1)“Sir, you’re no gentleman.”“And you Miss are no lady.”;(2)“I wish I could be more like you.”;(3)“Whatever comes, I’ll love you, just as I do now,until I die.”。
當觀看完之后,教師要提問,在第一句中的miss有三個意思,大家知道是哪三個意思嗎?I wish后面接過去式,表示對現(xiàn)在的虛擬。那么天后碧昂絲的演唱的If I were a boy也是這樣的嗎?在第三句中,just as與just like之間的共同點與區(qū)別是什么呢?
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讓學生了解到跨文化背景知識美國南北戰(zhàn)爭,還能對英語知識進行學習,并且能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為有很多學生是費雯麗的影迷,可以在觀看影片過程中,提升對英語文化學習的興趣。
良好的英語文化學習氛圍,能讓學生沉浸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提升英語文化學習質量與效率。良好的英語文化學習氛圍主要是指具有趣味性的課堂教學、輕松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等。因此教師要善于運用教學工具及資源等營造良好的英語文化學習氛圍[4]。
比如在高職英語文化學習過程中,為讓教師更好的學習跨文化知識,首先要對學生的英語基礎進行了解,在此基礎上幫助學生選擇一段英文舞臺劇,讓學生進行練習。教師可以選取《羅密歐與朱麗葉》的片段,利用一節(jié)課的時間讓學生對節(jié)目進行表演。在學生的準備及表演過程中,不僅可以感受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故事,還能對故事的發(fā)生背景進行了解。在表演過程中,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得到有效提升,對英語文化的學習與認識進一步得到提升。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職英語文化教學實踐,教師要注重在日常教學實踐中的跨文化知識的融入。比如在課間小憩時教師可以播放學生喜愛的英文民謠歌曲,在播放前可以給學生大概的講一下歌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再比如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加入學生喜愛的各種文化,如籃球文化、好萊塢文化等,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對英語文化進行接觸,還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高職是培養(yǎng)多元人才的主要陣地,也是我國素質教育不斷推進的主要場所,在“一帶一路”的不斷深入下,我國對外交流逐漸加大,對英語人才的需求也在增加。所以高職英語要積極進行英語文化教學,并且要以多元文化為背景,確保學生能在日常學習過程中,對英語文化進行有效的學習,感受英語帶來的樂趣,并且能夠學以致用,實現(xiàn)中華文化的繁榮,促進中國夢的實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