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伶俐
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教師進修學校
從目前教學情況來看,傳統的教學模式依舊存在,對于學生的閱讀的心情造成了一定的打壓,學生表現出對于語文閱讀較低的興趣,影響了語文學習的效率。因此,作為語文教師,就需要積極思考如何提高初中生的閱讀能力,確保學生對于語文閱讀充滿興趣。
想要保證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就必須確保學生對于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在興趣的引導下,學生才愿意積極主動的投入到閱讀過程中。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通過推薦合適的書籍,無意識有效的措施之一。初中學生面臨著一定的升學壓力,因此其業余時間相對較少,在進行閱讀時就會對閱讀內容進行一定的選擇,這也意味著初中生更愿意將閱讀時間花費在自己所感興趣的內容上。因此,向初中生推薦一些符合興趣愛好的閱讀內容十分必要。例如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課時,學生在學習完課文之后,會對魯迅先生的生平產生濃厚的興趣,教師就應當抓住這一特征,及時的向學生推薦《藤野先生》等相關文章,為學生提供一個了解魯迅先生生平事跡的機會,由于學生對于魯迅的生平事跡充滿興趣和探索欲望,自然而然能夠對《藤野先生》產生閱讀興趣,此時學生對于文章的閱讀會更加仔細,也能夠通過閱讀的方式收獲更多的知識。由此可見,運用興趣愛好來推動學生積極主動的閱讀,能夠獲得良好的效果,增加學生的自主閱讀時間,其閱讀能力自然能夠得到提升。
針對初中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訓練,除了進行大量的閱讀之外,還需要注重對于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能夠確保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有所收獲。并且注重對于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其本質也是對學生作為學習主人的尊重,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其在課外時間能夠更加積極主動的進行閱讀。例如在學習《我的母親》一課時,為了讓學生通過自主閱讀的方式對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情感進行感悟,就需要對學生的閱讀習慣進行適當的引導。首先引導學生對整篇文章的寫作結構進行分析,然后讓學生思考文章關于母親描寫的事件,然后從中衍生出關于母親品行的思考。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閱讀,有意識地捕捉文中的關鍵知識點,自然而然能夠保證學生在整個閱讀過程中的全身心投入。通過這種方式來增強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思考,能夠更好的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推動閱讀的向前發展。
針對初中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培養,除了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開展自主閱讀之外,教師方面也需要進行適當的引導,用于督促學生的閱讀。同時,教師的關鍵作用還在于為學生傳授一些必要的閱讀技巧,確保其閱讀更加高效。例如,在引導學生閱讀一些文學作品時,就需要確保學生能夠了解到文學作品的主旨大意以及主要的表現手法,在此基礎之上,才能夠確保學生通過閱讀的方式感知文學作品中所傳遞的思想情感。而對于一些說明文的閱讀,教師同樣需要引導學生去掌握說明文分析技巧,例如迅速找到說明文的主體,通過閱讀說明文的方式,分析說明文的潛在邏輯順序等。除了對學生閱讀過程進行引導之外,教師還可以通過提供獎勵的方式來建立學生閱讀的良好信心。為了保證學生通過閱讀能夠獲得具體的成長,可以要求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適當的進行筆記記錄,即使記錄自己閱讀后的感想或者是問題,這是學生進行積累的重要過程。由此可見,加強初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教師承擔著不可推卸的重要責任。
由于初中學生的課余時間十分有限,因此為了實現其閱讀能力的培養,有必要將閱讀延伸到課外時間。為了保證在課外閱讀部分學生有所收獲,教師有必要為學生提供科學的閱讀計劃,通過教師指導以及學生自主設計的方式,形成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閱讀計劃,并引導學生掌握具體的閱讀技巧以及方法,才能夠讓學生在課外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獲。有關課外讀物的選擇,教師可以依據學生的興趣進行推薦,也可以讓學生自主進行選擇。確保學生長期堅持閱讀計劃的執行,通過課外閱讀的方式不斷累積自身的閱讀量,拓展知識面,實現閱讀能力的逐漸提升。
面向初中學生實施閱讀能力的培養,需要運用有效的教學策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在該過程中,教師有必要進行必要的引導,傳授學生正確的閱讀技巧,確保學生能夠充分運用課余時間展開有效的閱讀,拓展閱讀量,實現閱讀能力的提升。隨著學生閱讀量的逐漸增加,其閱讀能力得到增長的同時,語文綜合素養也得到有效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