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偉
重慶市巫山中學
高中階段的學生在生理和心理上的發育逐漸成熟,處于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成型的關鍵時期,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加強學生心理素質的訓練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一般傳統觀念認為,高中教育主要是文化高考教育,對于體育課是可有可無的狀態。事實上,沒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是難以在高考中取得成功的。近年來,在高中階段因為心理健康情況輟學或者自殺的學生日益增多,給個人和家庭帶來巨大的傷害,也影響了社會的穩定性。在高中階段利用好體育課培養學生健康、穩定的心理素質既對學生高考成績起促進作用,更是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良好基礎。當學生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時,可以正確的面對失敗和挫折,培養他們堅韌不拔的意志,尤其是在面對枯燥的高中學習生活時能增強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意識,增加抗打擊的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從人生數十年的階段來看高中仍然處于人生的起始階段,從學業階段來看,高中處于學業的中間,正處于學習、成長最為緊要的階段,是培養學生健全人格、積極向上心理素質的較好時期,還需各科教師關注和重視這一階段學生的心理發展教育實施工作,雖說體育學科是一個鍛煉學生體質為主的學科,但是如若教學安排得當,也是可以作為心理發展教育的較好渠道的,這是毋庸置疑的,需要高中體育教師清晰認知這一點。要知道,體育教學是可以給學生帶去快樂的,學生在各項體育運動訓練中還可塑造健康體魄、收獲各項運動技能,這些都可對學生的心理產生影響,可能會讓學生心理更加堅強、更加堅韌、更加不服輸。總之,體育教學對于學生心理的影響是較大的,可能會產生正面影響,也可能是負面影響,取決于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心理發展教育的實施合理性。
具體說來,體育教學對學生心理發展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就拿簡單的跳山羊運動來說,學生需要在具備強健體魄之余,更要具備勇敢的特質,需要突破心理障礙,方可在跳山羊運動中表現出色;又或者是跑步運動,無疑是培養學生耐力、毅力的較好渠道,是可以讓學生通過外部的運動影響內在心理的,也可在長此以往中,不斷強化心理,方可讓學生不畏懼艱難險阻、不被困難所嚇倒,這樣一來,學生在收獲滿足感之余便可提升自信心,愛上體育學科只是時間問題。
高中階段的體育教學中,競技類項目較為普遍,教師可以適當給學生安排一些競技類課程,讓學生在競爭的氛圍中強化訓練、強化心理塑造,對于學生來說,是具有一定好處的。比如開展拔河比賽、跳繩比賽、短跑比賽等等,提高學生參與競賽積極性基礎上,進一步讓他們感受到運動的樂趣、競爭的趣味性和培養集體榮譽感,是利于學生從競爭中學到更多、體驗更多、感悟更多的,學生的意志將被磨練、心理將被強化,面對目標會勇往直前、堅定不移和永不退縮,成為最好的自己。除此以外,競技類課程可讓學生合作意識培養、協作能力提升,更可樹立規則意識、提升社會適應性,好處是不言而喻的。這種生存能力在某種程度上甚至比個人獨體能力更為重要。比如,在課程中根據學生的多少,可以定期舉行小型足球、籃球或者羽毛球比賽,老師根據學生的水平進行分組、對抗,失敗的小組可以做值日或者表演節目等。通過這些集體活動,讓同學們培養人與人之間的默契。
1.讓興趣引領學生發展,參與激發學生內在動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在任何時代任何領域都是非常適用的。高中學生由于各方面較為成熟,更多的喜歡進行思想上的深度思考,因此課外的興趣比較少。要激發學生學習體育的內在動力,作為高中體育老師應該深入了解學生,明確每個階段學生的特殊性,以學生為出發點來進行課程的教學設計。不同班級的男生女生比例情況有所差異,同一個體育項目不一定適合每一個班級,因此在教學設計時老師要善于根據班級學生的優點和缺點進行設計,在課程上達到揚長避短的效果。兼顧不同群體在體育項目中的價值性,讓他們在團隊活動項目中協同、配合可以更加增強體育項目的娛樂性,這樣不但可以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而且也能增加學生的成就感,可以讓他更好的加入到集體中學習。長期以來,我國高中教育發展追求應試的成績,學校重點抓九大高考科目的學習,對學生的身心健康關心存在不足,高中學生情緒表現為很不穩定和很脆弱,在面對外界影響時經不起打擊。老師可以根據當前社會世界杯籃球、英超聯賽等熱點新聞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體育育人的觀念深入人心,然后再把這種思想引入到體育鍛煉中去。
2.在運動中培養學生的表現意識和競爭能力。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要有培養學生競爭能力的意識,更要關注學生表現意識的養成,只有如此,才可讓高中生在適應競爭環境并形成進步內動力,這對于高中生未來步入社會、謀求發展可提前做好心理準備。與此同時,學生表現意識的形成,關乎學生實際能力的體現和是否被外界認可,這項因素,勢必也會影響到學生的心理,所以,還需高中體育教師格外關注這兩方面。比如在籃球課堂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玩出新花樣、體現自己的價值,更要賦予學生自由活動的權利和自主創新的空間,才可讓他們的各項才華得以展現,對學生培養自信心是極好的。長此以往,自然可以提升學生體質水平,也可進一步改善學生的性格、氣質、談吐,外在形象、行為轉變,心理自然也會發生轉變,進而達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在新的社會時期,高中生的核心素養在未來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學生如若不具備較為健康、堅韌的心理,是很難承受打擊的,很大概率上會產生自卑、怯懦等心理的,不利于高中生獲得較好的發展。因此,還需將體育教學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當作重點任務來完成,這是每一位體育教師的重要職責。體育老師要抓住學生發展的關鍵時期,通過體育鍛煉、競技比賽提高整體的素質,進而讓學生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