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秋琴
江西省撫州市金溪縣實驗中學
初中階段物理課堂講授的知識一般與生活高度相關,揭示了生活中很多事物的原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物理知識進行生活化教學,能夠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為充分,學生可以對物理概念的記憶更為深刻,并且能夠實現在生活中的熟練應用。教師通過生活化教學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通過自主思考調動思維,使物理知識與生活實現緊密連接。
初中階段的物理教學需要讓學生認清物理原理,雖然學生對生活當中存在的事物已經非常熟悉,但是學生還不能掌握其中的原理。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將學生生活中面臨的問題引入課堂,進而讓學生學會應用物理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疑難問題,能夠使學生產生一定的成就感,進而對物理知識的學習充滿興趣。教師將物理知識進行生活化解讀,能夠拉近學生與物理學科的距離,學生能夠主動探索物理知識原理,實現對物理公式的熟練應用。
例如在聲音的傳播的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對生活中的聲音傳播有初步的認識,但是很多學會生不理解為什么使用電話能夠將聲音傳播的那么遠呢?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疑問在課堂上與學生進行實驗,教師可以讓學生關上窗戶進行對話,學生可以發現聲音的傳播受到了阻礙,不能流暢的進行溝通。教師還可以讓學生使用土電話進行對話,學生可以清晰的進行對話。教師可以通過這樣的生活化解讀,讓學生自主探索其中原因。進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了解,聲音在固體中的傳播速度比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更快。將物理知識進行生活化的解讀,能夠使學生對物理相關概念有準確的解讀,能夠通過個人理解的方式消化相關概念。這種教學方法能夠使學生熟練應用物理知識,有利于提高物理教學效果。
初中階段的物理教學不應只限制于課堂之中,還應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探索物理相關概念,使學生在活動當中感受物理知識的樂趣。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合理設置適合學生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參與到實踐活動當中。學生可以通過實踐活動鍛煉動手能力,并且能夠在實踐活動當中進行主動思考,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實踐活動能夠使物理知識動態展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對物理概念的理解更為也更靈活,從而在解題的過程中能夠全面思考,提高做題的準確性。[1]
例如在重力加速度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提前準備不同重量的物體,包括雞蛋、鐵球、壘球、乒乓球等。教師在地上平鋪海綿,讓學生雙手抓住不同的物體同時放手。物體從相同高度進行自由落體運動,學生可以根據落地聲音判斷兩個物體為同時落地。學生可以根據這個實踐活動開展思考,為什么不同重量的物體能夠同時落地呢?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疑問,引入重力的公式G=mg,學生可以根據公式理解重力的影響因素雖然是物體的重量,但是物體運動速度只受到g的影響。學生通過實踐活動可以探索到重力加速度的由來,從而對公式有更為深刻的理解,進而實現對重力公式的熟練應用。
初中物理知識教學不應只在課堂當中,學生通過課后作業的練習,能夠對教師課堂講授的概念和公式有更為深刻的理解,并且能夠通過對概念和定義的熟練應用,鍛煉學生自主思考能力。學生可以在習題練習過程中,實現對不同知識點的深入探索,能夠掌握物理知識更為深刻的含義。教師在布置物理練習的過程中,應注重將生活相關常識與知識點結合,實現對物理知識的活學活用,展現出學生的多方面能力。[2]
例如教師在對浮力的教學完成后,很多學生只理解浮力的公式F=ρgV,造成了學生不能應用公式進行解題。教師應在布置課后作業的過程中,讓學生將體積相同的正方體木塊和正方體石塊放入水中,讓學生判斷兩者浮力的大小。學生通過生活經驗會判斷出木塊浮在水面具有更大的浮力,但是通過公式進行判斷,可以得出很快得出體積浸入水中體積更大的石塊具有更大的浮力。教師讓學生在課后作業的練習中與生活實際相結合,能夠使學生學會應用物理公式的方法,使學生能夠真正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從而可以使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成就感更強。教師應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布置與生活相關的作業,使學生得到更為全面的鍛煉,鞏固課堂講授的物理概念和公式。
初中物理教學結合生活實際能夠使學生對物理概念的理解更為充分,學生能夠通過聯系實際實現對物理公式和性質的應用。教師需要根據教學內容將物理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使物理知識與學生生活實際更為貼合,學生在物理知識的學習過程中能夠更加親切,提高物理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