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鈺婷
江西省撫州市資溪縣第三小學
在對小學英語進行教學時,教師應該在課堂當中運用思維導圖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而促使學生進行邊讀邊寫,以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除此之外在課堂當中教師還應該為學生解決疑難問題,并讓學生展開小組互動,促使學生之間相互進步,從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以往的教學方法是教師采用灌輸的形式,使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因此在課堂上有的學生在開小差,有的學生剛開始認真聽教師講課,但聽課聽到一半也就開始走神了,還有的學生上課時直接睡覺,學生由于對這種教學方法不感興趣,因此毫無動力去學習,因此也不會主動去問教師問題或者自己思考問題。因此教師在對小學英語教學時,要充分發揮思維導圖的優勢,把思維導圖運用到課堂教學當中,學生可以很直觀地看到本課時將要學習的內容,更便于學生進行讀和寫,因此教師可以更好地與學生進行互動。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對自己的講課方式進行評價,教師應聽取學生的建議重新進行規劃,從而一起完成課時目標。[1]
例如,有這么一段口語化的英語:This morning I got up and I ate my breakfast.I went to school on foot.After school this afternoon, I play football with my friends.教師在對這段英語進行教學時,首先讓學生大聲的朗讀幾遍,并對這段話進行理解,理清這段話的邏輯結構,并能找出句子中的形容詞跟副詞,之后教師與學生一起探討這段話。This morning和After school this afternoon是時間狀語,用來修飾過去發生的事情,with my friends是事件發生的賓語,介詞“with”用得很到位。教師可以通過理解這段話,讓學生自己來進行編寫,從而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
把思維導圖融入到小學英語的課程教學當中,可以激發學生對英語的興趣,因此教師在授課時學生就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到課堂當中,但是學生只對教材內容進行學習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教師可以介紹給學生一些課外書,如童話故事書、人物傳記,從而使學生的知識更加豐富。[2]教師在課堂當中運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使學生能直觀的對知識內容進行感受,并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與教師一起進行邊讀邊寫,從而可以有效提升學生讀寫方面的能力,所達到的教學效果更加理想。
例如,在課堂當中運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給出這樣一個話題:how to learn well,讓學生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進行學習并展開交流,若學生有不懂的問題可以提出來,及時提出及時解決,學生就可以及時吸收。教師還可以展開討論會,讓學生根據“what how where”進行延展,從而對課堂內容有所豐富。
教師要對傳統的教學方式作出改變,使學生能對學習產生興趣,從而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給學生創建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使學生敢于教師提問,面對學生的提問教師也要做到有問必答。教師應該讓學生在上課時先提前預習,上課過程中要對知識進行梳理,也可與學生一起進行探討,但也不要忘記課后要進行及時復習,從而可以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
例如,在對“At Christmas”這一內容進行教學時,教師利用思維導圖來對這一課時進行引出,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要想學好英語,就必須既要多讀,又要多寫。在教材當中有很多個傳統節日:Halloween、Mid Autumn Festival等,由于每個節日都有不同的特點,教師可以通過在多媒體上為學生展示這些特點,從而可以有效的培養學生的興趣。比如說中秋節就是要家人聚在一起吃月餅,并且到晚上的時候一起“watch the moon”。而“At Christmas”是西方的節日,人們一起購買圣誕樹、一起吃午飯,并在節日那天互送禮物。
因此,在對小學英語進行教學時,教師要注重課堂創新,把思維導圖融入到教學當中,要注重對學生讀寫意識的培養,不僅可以擴展學生的思維,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