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羽萌
仙桃職業學院
1.學生普通話水平低。大多數的高職院校都是面向全國范圍招生,學生來自全國各地,有著不同的方言,說話自帶很重的鄉音。且有很大一部分學生由于從小到大一直在自己的家鄉附近上學,學校的教師可能也是用方言教學,由于生活在方言區,基本上沒有講過普通話,所以根本就不會講普通話。因為沒有良好的語言環境,所以普通話的學習變得比較困難。學習普通話最重要的就是耳濡目染,而學生們錯過了這個階段,進入大學后就會感覺交流困難。
2.學生學習普通話的目的不純。普通話是我國各民族各地區文化、經濟交流的國家通用語言,是十分重要的。普通話實際上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十分廣泛,但在一些高職院校,學生們對于英語的學習熱情卻遠高于學習普通話。究其原因可以發現,學生們學習都具有功利性,什么能給學生帶來好處,學生就會學什么,好處越大,學生學習的動力就越強。就拿英語的學習來講,不管是四、六級考試還是專升本考試都需要學生學好英語,因此學生對其學習熱情滿滿。而普通話對于很多的學生來說大多是為了多考一門證書,以及為了將來的就業需要。且很多高職院校為了提升學生的專升本上線率,只重視于專升本相關的課程,大多沒有普通話課程。學生原本就覺得普通話沒有用,覺得自己會說話,再加上學校對于普通話教育不夠重視,學生的學習就更加沒有了動力。
3.教師水平不夠。很多的高職院校其實并沒有專業的普通話教師,大多數高職院校都是在校內的漢語言文學、大學語文等教師中挑選一些普通話較好的教師,經過一些短時間的突擊培訓,就讓他們開始進行普通話的教學,這樣的教師自己可能都不清楚該如何教學生正確發音。這種行為對普通話的教學是十分不負責任的,很難對學生錯誤之處進行糾正。這也是普通話課程中存在的一個重要問題。
1.以學生為中心,了解并糾正鄉音。普通話基礎差,鄉音重是普通話教學中的最大問題。而鄉音問題又是最難以解決的問題。對于鄉音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學習學生的鄉音,了解每個地方方言與普通話的區別,從而正確糾正學生的鄉音。而這就需要教師了解自己學生的普通話水平與學習理解能力。俗話說的好,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普通話教學同樣如此。教師應該熟悉自己每位學生的具體情況,以及班級的整體普通話語音水平,結合班級和學校的安排,以學生為導向,結合教材以及學校的教學安排,自主備案,了解大多數學生的方言,從而找到學生在普通話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2.加強日常引導,創造學習氛圍。想要學好一門語言離不開日常交流,要大膽說出來,普通話亦是如此。學校想要更好的開展普通話的教學,就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加強對學生講普通話的引導。高職院校在倡導學生們日常生活中講普通話的同時,應積極開展普通話朗誦比賽、校園主持人大賽等有利于普通話教育的活動。在課下,可以提醒同學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每天練習普通話,用普通話和同學們相互交流,把自己所學到的普通話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培養學生學習普通話的興趣。還可以在宿舍開展“文明宿舍,我講普通話”活動,在學校積極評選普通話標兵,代表學校參加各種比賽。如此一來,學校學習普通話的氛圍濃厚了,學生們就會去主動的學習普通話,主動去講普通話。
3.端正學習動機,轉變學習觀念。很多高職院校的學生在學習普通話時大多不是為了提升自己的基本素養,而是為了考一門證書。高職院校應該減少這種情況的發生,培養學生在重視專升本的同時也要重視基本素養的提升。在高職院校中,學校應積極的端正學生學習普通話的正確動機,讓學生明白,學習普通話是為了提升自己的基本素養。而不僅僅是為了多考一個證書,多加幾個學分。普通話屬于實用性比較強的一門學科,也是日常交流中運用最多的一門語言,生活中處處有普通話。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外多看新聞聯播和朗誦類節目,提高學生的普通話聽力水平,也能加強其普通話學習興趣,從而轉變學生學習普通話的觀念。
4.增強普通話教學趣味性。增強學生對于普通話學習的興趣是推進普通話教學發展的一個重要舉措,高職院校可以通過提升學生對普通話的興趣,來增強學生學習普通話的動力。例如在校內設置一些朗讀亭,學生在朗讀亭內朗誦自己喜歡的文章時,普通話水平也在無形之中得到提高。因此增強教學趣味性也是增強高職院校普通話教學的重要舉措。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源頭,要想提高普通話的學習效率,必須抓住學生的興趣,從興趣出發,進一步強化普通話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習效率。例如在課堂教學中加入口部操、繞口令、相聲等練習,增強學生學習普通話的興趣。在培養興趣的同時,我們也要培養學生更加扎實的基礎知識,學生有了良好的基礎,才能為下一步的學習做鋪墊。老師也要不斷的和學生溝通了解,進行課堂互動,認真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合理的分配學習任務,激發學生學習普通話的積極性,進而提升學生的普通話學習效率。
學習好普通話是新時代對于每位大學生的要求,做好普通話教育是高職院校的責任與義務。雖然普通話的教育現狀不容樂觀,但我相信,只要高職院校可以加強對普通話教學的重視,普通話的教學定當越辦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