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廣輝
河北省永清縣大辛閣鄉中學
微課作為教學中的一個新的概念,教學主要通過多媒體進行,有效的改善了傳統教學時間以及空間上的局限性,通常情況下微課的視頻長度在5-10分鐘,這種教學方式在初中數學中的應用主要目的在于針對不同的學生通過不同的方式進行教學,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而且能夠促進學生思維模式的不斷完善。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越來越多的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開始利用微課資源實現課堂創新設計。但是由于微課的研究、開發尚處于初級階段,其在教學實踐中面臨的問題也是值得我們深入分析的。
微課不僅僅是引起了我們教育部的關注,它還具有積極的作用。一方面,通過微課,我們可以將復雜的數學知識轉為比較新奇或者是實際的東西,增強學生對于這門課程的理解能力,降低他們學習數學的難度。與此同時,還能夠有效地將目前互聯網上一些比較新奇的或者是有效的東西,通過微課這種形式傳遞給大家,讓學生不單單是那種古老傳統的應試教育人才,而是與互聯網時代發展相掛鉤的新型的人才。他們能夠時刻的關注目前網絡上一些比較新奇的東西,或者是他們感興趣的東西,這對于他們的綜合實力的發展是比較有幫助的。另一方面,對于教師來說,更有利于協助他們完成當堂的教學任務。因為通過微課的形式可以減輕學生對于數學這門復雜學科的抵觸心理,增強學生對于數學題或者是數學知識的理解能力,增強學生對于數學這門課程的好奇心。總之微課在我國的目前教育當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
一種新興教學模式的引入,總會引起部分教師在心理上的排斥。誠然,當人們已經習慣于某種生活方式時,要想改變是很難的。在當前的初中數學教學中,很多教師已經習慣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備課、講課、布置作業,整個教學活動都是在習慣性的基礎上進行。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下,要想讓教師猛然間接受一些新型的教學模式,具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在當前的初中數學教學中,微課教學尚未得到廣泛運用的重要因素在于教師在心理上尚未完全接受,從而影響了初中數學微課教學的效率。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選取的教學內容通常是以課程標準下的教學重點、教學難點、及常考點和易錯點為主,選擇大多數學生相對容易接受的普遍化教學方式進行講授。而微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是為了豐富課程資源,創新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微課程本身教學內容簡潔精煉,教學環節層次清晰,知識點的提煉更加有效明確。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合理運用微課的特點,把微課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從而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
微課程教學與傳統教學模式的首要區別就體現在“微”,主要表現在時間的精簡上,需要把教學內容控制在幾分鐘內,因此,以“看”和“聽”為主的教學形式就成為了微課程設計過程中的主要因素。在知識點的選擇上一定要確保精煉有效,相應的教學素材也必須明確的符合主題;其次,在知識結構的構建過程中,一定要做好銜接,教學內容之間一定要相關聯、相依靠,具有整體的知識體系。例如,在講解相似三角形時,要有將實際生活學科內容有效結合,例如:在陽光下,房子與房子之間、樹與樹之間都會形成不同的相似三角形,在地面上成型。教師通過課件的實景展示把生活中的真實場景帶入課堂中,真正體現出教學內容與教學結構上的一致性。
林林總總的數學知識之間總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如果學生對于這些聯系一無所知的話,那么,他們的學習效益肯定也會不太理想。相反,如果學生能夠找準這些知識之間的聯系,并依托這些聯系脈絡清晰、層次分明地梳理知識的話,那么,學生的學習效益必定也會大幅提升。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千方百計引領學生脈絡清晰地梳理知識。教師智用微課,不僅能夠引領學生復習鞏固相關知識,還能夠引領學生對相關知識進行細致梳理,進而從整體上更全面地、更通透地理解相關知識。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效益當然也會隨之提升。
積極挖掘微課教學優勢,提高初中數學的教學質量,是每一個數學教師都應該努力解決的問題,教師應該整合教學資源,優化教學觀念,最大限度地保證微課質量,進而提高初中數學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