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環
江西省上饒市德興市黃柏小學
可以說,微課教學模式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的桎梏,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與思考,從而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微課教學的主要方式是通過教學視頻作為教學載體,并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與認知能力進行教學資源的有機整合開展科學的教學活動,給教學授課提供了很大程度上的便利,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新型教學模式。近年來,微課教學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其獨有的教學反饋模式能夠幫助學生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知識內容。
可視化是微課教學最突出的教學特點,通過教學視頻的方式,將復雜抽象的教學內容進行具象化的屏幕展示,在引起學生學習興趣與注意力的情況下,讓學生更加直觀的進行理解吸收。除此之下,微課還具有簡潔性以及針對性的特點,在不占用過多教學時間的情況下,實現知識點的明確且全面的講解。
1.符合學生發展特點。由于小學生年齡普遍較小,在課堂上的自我約束能力與自主學習能力較弱,這就使得在學習過程中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時有發生。[1]再加上數學知識點的記憶較為抽象零散,如果缺乏完整的故事情節以及良好的引導,學生的學習興趣難以提升。微課教學的運用,符合了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很好地克服了這些缺點,在形式多樣的教學呈現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2.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傳統的教學模式較為枯燥單一,一般都是采用教師講解與習題練習的模式,學生很難充分地參與其中。微課教學模式相對于傳統的教學模式來說,教學內容更加的豐富多樣,能夠吸引學生的專注力。在微課輔助下的多角度問題闡述中,能夠尋找到最適合每一位學生的教學方式,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充分參與課堂學習之中。
3.拓展學生思維能力。思維能力的培養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在微課教學模式之下,小學生能夠逐漸形成數學思維觀念,并在形象直觀的微課教學視頻中,掌握相關知識內容。在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中科學合理地運用微課教學模式,能夠有效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數學學習的效果。
1.借助微課進行課前預習,做好課堂學習準備。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之中,教師一般會在課堂結束之后,給學生布置一定的課前預習任務,然而這種口頭布置的形式難以引起學生的重視。[2]借助微課的形式,引導學生通過觀看微課教學的方式進行課前的有效預習,并且基于網絡平臺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及時了解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困惑之處,完善教學設計過程,從而促進學生學習效率以及課堂學習效果的提升。例如在開展《認識圖形》這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在班級的學習群里面發送這節課的微課教學視頻,并聯合家長的力量讓家長在學生的課后時間給學生播放這一預習視頻,使學生能夠對即將學習的知識有一個基本的認知。教師對學生的學習反饋進行及時地掌握,并結合學生理解的重難點完善教學設計。在微課的幫助下,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還能夠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2.利用微課引導學生探究,促進思維能力提升。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對學生知識點的傳授,更需要注重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與提升。[3]在課堂教學環節有效利用微課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可以充分發揮微課教學的價值,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例如在開展《找規律》這一課的教學時,學習目的是為了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以及學生對數字的掌握程度,但是學生在面對多樣化且較為繁復的練習題時,很難理清思路。利用微課開展課堂教學,引導學生進行總結探究,是能夠幫助學生理解,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的。學生觀看教師做好的數字規律試題的歸類以及思考方式講解的微課視頻之后,能夠更好地掌握這一類型題目的解題規律,并在教師的引導之下,自主思考解決問題。
3.通過微課開展課后復習,提高實踐應用能力。微課對課后復習環節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過微課開展課后復習,能夠讓學生有規律的進行知識的鞏固,防止對所學知識的遺忘,并不斷地提高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學生在課后時常會進行自主學習,在微課的幫助下,學生可以自由選擇自己想要學習與掌握的內容,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例如在教學《小數的加法與減法》這一課時,由于學生是第一次接觸小數這一內容,對其定義的理解與運用能力十分有限,在講授完基本的理論知識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后觀看一定的教學微視頻,在觀看微視頻的同時對知識進行溫習、鞏固。教師可以將整體的教學過程進行錄制剪輯,突出教學的重難點內容讓學生進行自主選擇觀看,不僅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還可以逐漸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除此之外,教師可以利用微課對教學內容進行一定的補充,通過高頻易錯點的舉例說明,降低學生的實際運算錯誤。
微課教學是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其科學有效運用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對學生自主思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微課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中具有多元的運用途徑,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積極探究微課教學的最佳運用方式,在不斷實踐中總結教學經驗,以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教學課堂,助力學生的不斷發展與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