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遼寧科技大學
素質能力
高校黨務干部在基層一線工作,肩負著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是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新時代高校基層黨務干部應具備過硬的政治素質。高校黨的建設必須牢牢把握社會主義辦學方向,這就決定了基層黨務干部必須始終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堅定不移地站在國家和人民利益的立場上,忠實地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黨務工作者要能夠熟練運用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切實解決基層黨的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各類問題,面對紛繁復雜的外部環境和艱巨的育人使命,抓住主要矛盾,對癥下藥,筑牢基層堡壘,深入推動學校發展。
新時代高校基層黨務干部應具備高尚的道德情操。廣大高校基層黨務干部應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時刻不忘育人初心,牢記教育使命,自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做“四有”好教師作為加強師德建設的根本要求,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新時代高校基層黨務干部應具備扎實的工作作風。黨務工作者為黨工作,要將黨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牢記心中,自覺服從學校黨委領導,教書育人,敬業奉獻,全身心投入學校的建設發展事業。黨務工作者是黨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要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密切聯系群眾,為廣大師生辦好事、辦實事。
新時代高校基層黨務干部應具備突出的學習能力。學習能力是指不斷獲取新知識新信息的能力,它是高校基層黨務干部該具備的基礎性能力。高校基層黨務干部要把學習當作一種責任和使命,不斷汲取新知識充實完善自己。與此同時,還要放得下身段,向身邊優秀的人學習,扎根廣大師生中間,取長補短,學以致用,切實提升工作實效。
課題組通過設計調查問卷,選取遼寧省內不同辦學層次高校的基層黨務工作者作為分析樣本,從人員結構、崗位性質、從業意愿、思想素養、品德修養、業務素質、業務能力、發展規劃、政策導向等多角度分析高校基層黨員干部素質能力的影響因素。
調研數據顯示,黨務干部認為提升自身能力素質存在困難,選擇“黨員干部進取心不強”的占比37%,“沒有建立激勵競爭機制”的占比46%,“沒有建立正確的用人機制”的占比21%,“基層黨員干部學習培訓較少”占比27%,“工作壓力較小”占比17%,“業務能力知識儲備不足”占比58%。受調查者認為黨務干部應提高的素質包括“理想信念有待強化,政治素質有待提高”“業務素質 不高,黨務知識不熟,工作能力有待提高”“深入調研不夠,工作方法有待改進”“仍存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工作作風有待轉變”“兼任其他職務較多,工作精力分散”分別占比63%、57%、43%、24%、39%。
通過系統調研分析,課題組認為,因高校基層黨務干部的素質能力不高,使黨務工作存在“死”“虛”“散”的問題。目前高校基層黨務干部普遍存在政治站位不高、思想觀念陳舊現象。黨務干部實踐經驗欠缺,黨務業務不精,創新研究不足的問題。黨務干部隊伍良莠不齊,責任擔當不夠,且缺少個性化培養,政策性激勵機制尚不完善。
基層黨務干部政治素養、品德修養、業務素質是影響自身素質能力提升的內在因素。高校基層黨務干部必須具備較高的政治素質,堅定的政治信仰、深厚的理論功底、廣博的政治視野是黨務干部正確開展基層黨建工作的必要條件。黨務干部還需具備高尚的品德修養,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的關系,甘于奉獻,不計得失,全心全意服務師生,在自己的崗位上肩負教育使命,踐行跟黨初心。過硬的業務素質則是黨務干部做好本職工作的重要保障,黨務干部應不斷提升工作能力,創新工作方式,切實提升黨務工作質量,做好黨聯系群眾的強有力紐帶。
政策激勵、競爭機制是基層黨務干部業務能力提升的外部驅動力。首先要完善選拔任用體制,提高選拔標準,嚴格規范選拔任用程序,使選拔任用程序公平、公正、公開,及時進行換屆選舉,為高校基層黨務群體注入新鮮血液。在選拔工作中采取公開選拔、競爭上崗的機制,選拔出真正適合從事機關黨務工作人才。完善考核激勵機制的同時還要細化考核標準,使考核機制獎懲并舉、公允合理。另外還要創新考核方式,可開通群眾監督渠道等方式,讓人民群眾對干部進行監督以及考核,以便更好的讓基層黨務干部發現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進。
黨組織營造素質能力提升的外驅動和黨務干部自我喚醒、激發素質能力提升的內驅動,才能使基層黨務干部干黨務能“安心”,肯“上心”,從而使其愿意長期從事黨務工作,主動接受并創造性開展高校基層黨組織工作。
學習培養、基層實踐、創新研究是基層黨務干部業務能力提升的關鍵環節。
第一,實施人才培養工程。上級黨組織要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培養基層黨務干部,營造外部環境,儲備后備人才。完善激勵政策,明確干部職責,以競爭激勵為核心,以目標激勵為牽引,通過榮譽授予、職務晉升、業務進修、薪資待遇增加等手段激發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活力。在學校黨務干部評聘方面,要有具體選拔標準,明確選拔結構比例,傾斜基層黨組織干部;一線教師黨務干部開創雙培養雙考核模式,制定教學科研與黨務工作雙線考核標準,科學合理給予政策支持;在后備黨務干部培養上,黨組織要早謀劃,早發現,早培養,人盡其才,加強干部梯隊建設,培養接班人,穩定隊伍。
第二,實施質量提升工程。高校基層黨務干部隊伍的思想素質、業務素質及工作能力與新時代黨中央對高校黨建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如理論功底較淺,缺乏黨性修養和敬業精神,缺少工作經驗等。黨組織要結合“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切實加強各層級黨務干部培訓學習,提高基層黨務干部的理論修養和道德素質,使之掌握科學管理方法和工作技能技巧,工作才能有“底氣”;組織參加黨建實踐活動,提升黨務業務能力,“以人為本”“以本為本”解決師生實際問題,使黨務工作接“地氣”;主動接受新事物,求新求變,傾聽師生呼聲,把握主旋律,學會隱性教育與顯性教育相融合,使其工作聚“人氣”。
第三,實施創新示范工程。基層黨務干部要主動學習新精神新思想,主動改變落后思維觀念,與時俱進,通過建設基層黨務干部培養黨建示范區的方式,創建標桿黨支部,與高校教育職能融合,思想做引領、行為做表率,將黨務工作與教育教學改革、行政管理、科學研究、學生工作有機融合,抓成效,創品牌,樹典范。此外,先進典型就是鮮活教材,高校可通過評選優秀基層黨務干部樹立榜樣,充分運用網絡陣地,依托院校官網、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平臺,以師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大力宣傳優秀基層黨務干部的先進事跡,激勵全校黨務干部以他們為鏡,更好地開展對照學習,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從而打造出具有高素質、高修養、高能力的基層黨務干部群體。
總之,提升基層黨組織戰斗力和發揮黨員先鋒模范的關鍵落腳點是提升黨務干部隊伍的素質能力。高校基層黨務干部素質能力提升的內外驅動力同時釋放,才能使基層黨組織黨務干部“唱起來”“活起來”“動起來”,發揮黨務干部的引領作用和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才能切實提升黨建工作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