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傳文 李人亮/哈爾濱師范大學
1、發展歷史
東北一直是多民族、多元化并歷史悠久的地區,這里是各地文化交流的舞臺,1931 年9 月8 日,日本向中國東北發動戰爭,在這之后日本帝國主義意圖把中國東北發展成為殖民地,在此民族危機時期,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東北抗日聯軍配合全國抗日人民獲得最終解放。
2、代表人物
在抗聯軍隊發展的歷史長河中,不得不提這樣一位杰出的領導者與組織者——楊靖宇。楊靖宇,原名馬尚德,出生于河南省確山縣人,中國共產黨黨員,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
除了帶領抗日武裝隊伍奮勇戰斗以外,為了鼓舞士氣,激發抗日聯軍的斗志,楊靖宇還創作了抗聯歌曲,為人民的愛國情懷樹起了一面精神紅色旗幟,飄揚在人們前進的道路上。
在這一時期,東北民間出現許多抗戰歌謠和這些反映時政的歌曲,這些歌曲揭露了日本帝國主義的殘忍侵略的行為,這些歌曲都展現出了在日本侵略者的統治下東北人民的悲慘遭遇。除此之外,有關東北抗日聯軍的大量軍隊歌曲也創作出來,這些歌曲的出現激起了東北人民團結一致抗戰的信念。
首先,抗聯歌曲在歌詞創作上,有來源于民間歌謠,也有人民群眾的創編,這里值得一提的是抗日聯軍將領也會參與詞曲創作,作為抗日聯軍的領導人,他們必須在極度困難的條件下帶領戰士們與敵人斗爭,與此同時還要擔任起隊伍的思想工作,他們創作歌曲為戰士們鼓舞士氣,激發斗志,使其全體抗日戰士們更好地團結起來戰斗,他們創作大量的歌詞,在白山黑水間傳唱。
在旋律創作上,隊伍中缺少與音樂專業相關的同志,當時,抗聯歌曲旋律方面創作較少,大部分作品都是根據原曲創作的,主要旋律來源包括外國歌曲的旋律歌詞、民間熟知的民歌的旋律歌詞、古代歌曲和文人詞曲的歌詞等。
1、楊靖宇的歌曲創作
關于楊靖宇生平,前文已有介紹,作為軍事指揮官,他還是抗日戰爭歌曲的宣傳者。在短暫的一生中,他寫了許多著名的歌曲,在當時軍中廣為傳唱。
歌曲莊嚴地向聽者表述了軍隊的決心與主旨以及 對士兵的嚴格要求,和對苦難百姓的引導力與號召力。澎湃激情的文字充分表露出抗聯第一路軍指戰員的心聲,這個歌曲的旋律是當時來參加會議的軍部秘書長韓仁和創作的,當時韓仁和找到了一位姓劉的士兵,兩位士兵把旋律唱出 楊靖宇聽了后,寫出了這首作品,這首歌的旋律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一路在軍中傳開,鼓舞著抗日戰士們,幫助抗聯戰士們度過一個個雨雪交加、饑寒交迫的夜晚。
2、李兆麟歌曲創作
李兆麟出生于遼寧省遼陽,原名李超蘭,又名張壽箋。1931 年加入共產黨,參加領導東北抗日武裝斗爭,曾率領部隊沖破敵人的圍追,戰勝困難。作為東北抗聯軍隊卓越領導人之一,他不僅表現了高超的軍事才能,也展現出他深厚的歌詞創作能力,例如《露營之歌》,就以軍隊的生活作為歌詞素材,用淳樸的文字表達季節的變化從而來訴說戰士們真實的情感。
在當今社會,絕大多數大學生的思想政治觀念是積極向上的,他們有著對國家民族的熱愛,有建設社會主義的自信心。但也會存在部分問題,例如,在學校的思想政治的課程中學生覺得過于枯燥,學習效果不理想,盡管當下的高校教育課程在積極的進行創新教學,但仍存在問題。現階段在高校課程中大學生的培養一般側重于傳遞專業知識,以至于阻礙了創造力和想象力的發展。首先,在教師授課過程中很少會欣賞革命歌曲、抗聯歌曲,來活躍課堂氣氛,其次,大學生對抗聯歌曲認知產生了一定的偏差,認為這樣的歌曲屬于音樂專業性比較強的歌曲,所以歌曲的運用對思政課的效果并不明顯。
正確有效的去引導傳遞正能量,培養審美教育,提高革命思想,這其中在推動抗聯歌曲傳播的同時也能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方法。抗聯歌曲有著深遠的革命歷史,是我國文化發展中具有特色的內容。習總書記曾說過,優秀的作品應當蘊含思想的力量,道德的光芒以及超出時代界限的水平,這些歌曲與這些文化不僅僅局限于曾經的時代,它們也有著豐富的內涵,有著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1、愛國情懷與道德情操的培養
通過對抗聯歌曲的傳唱和二次創作,可以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操,弘揚民族精神,在高校的思想教育中,學習抗聯歌曲可以激發大學生努力學習、努力拼搏的精神,抗聯歌曲是我國革命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代表了為抗聯戰斗過的戰士、百姓們最真切的感情,代表了中華兒女不怕犧牲,為國奉獻的精神。在高校的思想政治課中加入抗聯歌曲的賞析或者學唱,有利于進一步深化愛國主義情懷和道德情操。
2、樹立正確價值觀提升精神文化生活
大學生是否具有正確的價值觀,是直接影響到國家的未來,民族的興衰。高校在培養人才的同時也要調動大學生思想政治學習的積極性。抗聯歌曲展現的是不懼艱辛,不怕苦的精神,與此同時也展現出了當代學生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培養面對困難勇于克服、攻堅克難的能力,充分體現自我價值。
在當今社會,隨著對高校學生思想教育的重視,革命歌曲逐漸被學生所接受。抗聯歌曲是扎根在東北土壤的,它經歷了時代的變遷,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在當時的奮勇抗戰的歲月里,這些歌曲伴隨著戰士們、百姓們艱苦的生活,激發向上的精神,傳遞積極的力量。同時也在高校的學習中有著重要的作用,首先 通過抗聯歌曲能使人聯想到當年的崢嶸歲月,提高革命情懷。其次,對于抗聯歌曲的學習,高校都應重視起來,將抗聯歌曲廣泛的深入到大學生群體中,使大學生更加容易接受,最終讓抗聯歌曲在中國久唱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