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科星,侯東穎,蘇東濤,李晉陵,張 曼,侯富恩,張 濤
(山西農業大學農業經濟管理學院,山西太原030006)
我國是世界最大的西瓜生產、消費國家,據國家西甜瓜產業技術體系統計,2017 年全國西瓜播種面積達186 萬hm2,總產量達7 949 萬t。我國西瓜產業在促進農民增收、保障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1-6]。
近年來,山西省西瓜產業發展迅速,西瓜栽培面積有所擴大,尤其是無籽西瓜作為大果型西瓜的重要替代品種,在現代農業生產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伴隨著西瓜產業的發展,山西省無籽西瓜育種工作也在不斷進步,先后選育出墨抗無籽2 號、晉花無籽等西瓜新品種,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現有的西瓜品種其花色與品質等已經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黃皮西瓜以其漂亮的外觀贏得市場的喜愛,同時三倍體無籽西瓜與二倍體西瓜相比具有抗逆性強、無籽、耐貯運、產量高等優點[7-20]。基于以上等原因,山西農業大學農業經濟管理學院西瓜課題組2013 年以GR4X-2 四倍體自交系為母本,利用分離提純后的2X-54 二倍體自交系為父本進行雜交,選育出綜合性狀優良的黃皮無籽西瓜新品種晉陽無籽2 號,2019 年10 月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
母本GR4X-2 自交系是通過挑選中等圓瓜形、綠皮紅肉、籽粒中小且純合的西瓜二倍體材料2X-36,2008 年運用濃度為0.2%的瓊脂秋水仙素誘變后,2009—2010 年通過自交、選擇、純合選出疑似四倍體自交系材料YS2X-36,2011 年通過正交法、反交法和染色體計數法鑒定誘導材料YS2X-36 為純合的四倍體自交系材料,根據皮色和瓤色特征定名為 GR4X-2,2012 年進行擴繁。GR4X-2 自交系材料果型正圓、中熟、綠皮、大紅肉,具有生長勢中庸、雌花著生密、坐果率高、抗性強等特點。
父本2X-54 自交系是2003 年利用早熟、坐果習性好的淺綠色圓形紅瓤二倍體西瓜材料2X-25與早熟、品質優的黃色圓形紅瓤二倍體材料2X-43進行雜交,2004—2007 年在后代群體中選擇坐果習性好且品質優良的單株材料自交留種,經過分離、純合后選出二倍體材料Y2X-54,2008—2010 年在山西省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經濟研究所東陽基地西瓜病圃中進行抗病性篩選,Y2X-54 后代群體抗病性表現為抗,定名為2X-54,2011 年開始擴繁。2X-54 自交系早熟、果型正圓、金黃底色上覆細條紋、紅瓤,具有抗性較強、長勢中、坐果習性好、品質優等特點。
2013 年利用GR4X-2 四倍體自交系作母本,利用分離提純后的2X-54 等6 個二倍體自交系作父本,配置6 個組合測試品種,2013 年冬季在海南三亞開展品種組合測試試驗,組合GR4X-2×2X-54在產量及品質等方面表現突出,2014—2015 年進行品種比較試驗后,定名為晉陽無籽2 號;2016—2017 年參加大同市陽高縣、朔州市、忻州市原平市、忻州市定襄縣、呂梁市孝義市等地區域試驗;2018 年參加大同市陽高縣、朔州市、忻州市原平市、忻州市定襄縣、呂梁市孝義市等生產試驗。2019 年10 月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非主要農作物登記,登記編號 GPD 西瓜(2019)140503。
2013 年在海南三亞山西省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經濟研究所基地對6個三倍體雜交組合開展田間鑒定試驗。從表1、2 可以看出,GR4X-2×2X-54 組合的坐果指數為1.1,平均單果質量為5.0 kg,產量為60 531 kg/hm2,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為12.0%,各項產量、品質指標均優于其他組合,故選擇該組合于2014 年進行品種比較試驗,命名為晉陽無籽2 號。

表1 三倍體組合產量因子比較

表2 三倍體組合主要性狀比較
由表3 可知,晉陽無籽2 號參加2014—2015 年度山西省晉中市榆次區東陽示范基地新品種比較試驗,2014 年晉陽無籽2 號產量為60 615 kg/hm2,較對照增產2.86%,中心與邊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較對照分別高0.3、0.3 百分點,果實發育期與單果質量基本持平。2015 年晉陽無籽2 號產量為59 490 kg/hm2,較對照增產2.97%,中心與邊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較對照分別高0.4、0.2 百分點,單果質量略高于對照,果實發育期基本一致。

表3 晉陽無籽2 號品種比較試驗結果
由表 4 可知,2016—2017 年度晉陽無籽 2 號參加大同市陽高縣、朔州市、忻州市原平市、忻州市定襄縣、呂梁市孝義市5 個試點區域試驗,2016 年晉陽無籽2 號產量為61 560 kg/hm2,較對照增產2.56%,中心、邊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別比對照高出0.3、0.2 百分點,商品果率提高2 百分點,果實發育期與單果質量基本一致,但生長勢與抗病性略低于對照。2017 年晉陽無籽2 號產量為60 480 kg/hm2,較對照增產3.54%,中心、邊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對照分別高出0.3、0.4 百分點,商品果率提高3 百分點,果實發育期與單果質量基本一致,生長勢與抗病性略低于對照,無籽性均好。

表4 晉陽無籽2 號品種區域試驗結果
2018 年晉陽無籽2 號在大同市陽高縣、朔州市、忻州市原平市、忻州市定襄縣、呂梁市孝義市塑料大棚中進行生產示范試驗,密度為1.05 萬株/hm2。該品種生長勢和抗病性強,全生育期108 d,果實發育期38 d,為中晚熟品種。單瓜質量5.1~5.5 kg,坐果指數1.1~1.2,產量平均為63 000 kg/hm2。果實商品性及品質好,中心可溶性固型物含量為11.7%~12.1%,邊部在9.0%以上。
晉陽無籽2 號為中晚熟品種,全生育期108 d,果實生育期38 d。植株生長勢中,正常結瓜植株主蔓長4.5 m,主蔓粗1.0 cm,莖近圓形。葉色綠,裂刻程度中等,主蔓第一雌花節位6~8 節,之后每隔4~6 節再現一朵雌花。坐果性好,主蔓、側蔓均可坐果,且可連續坐果。果實正圓型,單果質量5.2 kg,著色秕子少,無籽性好,果型端正。果皮黃底色覆隱條紋。果皮厚度1.1 cm,果皮硬度大,皮韌耐貯運。果肉紅色、纖維少,中心和邊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別為12.0%和9.4%,耐弱光性、耐低溫性較好。
于晴天上午播種,覆土1 cm 左右。幼苗出土時需摘掉種殼。當幼苗有2~4 片真葉時,可移栽大田,定植時間為4 月中下旬。
定植密度為栽培株行距0.7 m×1.5 m,栽植密度為9 600 株/hm2;三蔓整枝,當主蔓長60~80 cm時,將基部分枝去掉,在3~5 葉的葉腋內分枝中選1~2 個培養成側蔓,其余的一律抹除。配置二倍體西瓜作授粉品種,種植品種和授粉品種按10∶1 配置輔助授粉。當出現第二雌花時,開始授粉,于晴天上午采摘授粉品種的雄花,將雄蕊在雌花柱頭輕擦數下,每朵雄花授3~5 朵雌花。西瓜坐穩后,選留主蔓第三或側蔓第二果型端正、生長健壯的幼瓜,去掉畸形瓜。在西瓜采收前10 d 左右,將瓜陰面翻為陽面。
應加強肥水管理:掌握“二促一控”原則,即苗期和果實膨大期合理增施肥水,促進幼苗生長和果實膨大,開花授粉期合理控施肥水,抑制生長,促進結果。
晉陽無籽2 號適宜在山西省大同市、朔州市、忻州市、呂梁市,以及北京市等地區春夏保護地及露地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