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華
寧夏中衛市第六小學
創新是語文課程開展的不竭動力源泉,新課程改革中提倡進行民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最為重要的目的就是能夠激發學生的潛能,開啟學生的創新素質。提升學生語文創新素質能夠引導學生主動交流、開展實踐、學會創新。本文就如何提升小學生語文創新素質展開討論,并提出了一些建議。
在教學過程中,能夠營造出和諧、友好的教學環境和學習氛圍是至關重要的,良好的教學環境能夠使得課程教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長期處在老師高高在上的指揮和主導之下,必然會導致其出現緊張、惶然、害怕、瞻前顧后、猶豫不決等不良心理和學習現象,進而嚴重的桎梏了學生的學習思維和創新能力,使得教師與學生關系僵化,師生互動能力微弱。反之,教師如果能夠主動拉近師生距離,走下高高在上的舞臺,與學生進行積極溝通,把握學生的學習需求,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尊重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個性,就能夠使得學生善于在生活中找到新問題、提出新問題、解決新問題,有效地提升了學生的語文創新素質。在課堂上,學生有好的學習環境,能夠使得學生的思維積極性得到極大的提升,在課堂上點燃思維的火花,使得小學語文課堂更加富有生機和活力。
例如,在學習《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先利用歌曲《上學歌》來引導學生進入到悠然而富有生機的教學環境之中,在播放歌曲的同時,教師可以進行適當的補充,使得學生能夠更加快速的進入到教學情境中:“同學們,我們每天都迎著朝陽去上學,而在上學路上,你們是否注意過周圍的景色呢?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中的作者背著書包去上學的時候,就深深地被門前的水泥道所吸引,現在就讓我們和他一起去感受這份美吧?!比缓蠼處熆梢岳肞PT為學生呈現一張鋪滿金色楓葉的水泥道的照片,使得學生能夠有更加深刻的印象。接下來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初讀,整體感知文章內容,并給出閱讀目標,教師:“這到底是一條怎樣的水泥道呢?下面請各位同學結合自身體會,自由閱讀課文。”在對文章進行大致的學習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對課文進行品讀,感悟美景,進一步的融入到教學情境之中,并創設和諧、美好的教學氛圍。教師可以選擇文章中的部分句子來進行教學,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內容,如,“啊,多么明朗的天空!”教師提問:“這時的天空是什么樣子的?請各位同學用自己的方式來對‘明朗’這一詞進行理解并分享?!蓖瑫r教師可以給出相關的圖片來幫助學生進行理解。又如,“這一片片閃著雨珠的葉子,一旦要下來,便被緊緊地粘在濕漉漉的水泥道上了”,教師可以讓學生用“一……便……”進行造句,強化學生的創新素質,提升學生語文水平。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想要開展創新教學,提升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教師就必須能夠在課堂上留給學生足夠的討論和思考時間,并充分地凸顯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和討論,推動學生從“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將開展語文學習的權利移交給學生。而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就能夠很好的達到優化課堂時間,引導學生自主交流的目的。同時在新課程改革中,課標要求也強調了教師與學生之間是合作者的關系、引導者的關系和參與者的關系,學生是教學的主導者,而教師就是帶領學生走向未來的領導者,教師與學生應該是共同交往、一起發展的雙向交流的過程,即代表了人人平等,人人參與,實現共贏。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積極更新自身的教學觀念,用積極、樂觀、向上的態度來開展教學,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教學環境;要及時更新自身的教學手段,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進行教學,提升學生的語文創新素質,進而打造更加高效、科學的小學語文課堂。
以《在牛肚子里旅行》這一課的教學為例,在這一課中,主要的教學目的就是引導學生了解紅頭在牛肚子里旅行的過程,并抓住描寫青頭行動和語言的句子,幫助學生感受青頭的機敏果斷、勇敢、見多識廣。教師可以利用小組合作的形式來進行這一篇文章的學習,將學生每五人分為一個小組,分別扮演觀眾、旁白、紅頭、青頭和編劇,根據《在牛肚子里旅行》進行改編,開展小品表演,如旁白:紅頭正躲在草堆里,一不小心和草一起被牛吃到嘴里了,嚇得紅頭大叫。紅頭:救命啊……救命啊……我被牛吃了,正在他的嘴里,救命啊,救命啊!青頭:你要躲過他的牙齒,牛在這個時候從來不會仔細咀嚼的,他會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紅頭:那我馬上就會死掉了。青頭:牛肚子里一共有四個胃,前三個位置貯藏食物的,只有第四個胃才是消化的。紅頭:可是你說這些對我有什么用呢?青頭:……。如此,通過引導學生開展小品表演,利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學習,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升學生的語言交流能力,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并拓展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提升學生語文創新素養。
在開展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氛圍以及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來拓展和提升學生的創新素質,進而打造高質量、高效率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