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庭瀟,袁 夢,黃 瑤
(1.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四川 成都 610225;2.四川省氣象服務中心,四川 成都 610072)
有學者研究表明,旅游的必要條件之一是宜人的氣候,其能起向導作用,并決定了該地自然景觀概貌,影響旅游的淡旺季[1]。近年來,生態旅游氣候條件分析工作廣受重視,四川省旅游資源富集,分析研究氣候條件對地方旅游業發展有重大幫助。學者研究發現,四川省旅游氣候舒適度差異顯著,各地情況皆不同[2]。有必要針對旅游資源突出地區進行詳細單獨研究,以更好適用于當地旅游發展。已有學者針對川渝旅游條件較好地區進行旅游氣候條件分析評價,如金堂縣、重慶黔江區、攀枝花市等地[3~5],而對有獨特仙佛同源文化的鶴鳴鎮尚未有研究。
鶴鳴鎮位于成都市大邑縣西部,地處大邑縣安西旅游環線,交通區位優勢明顯,核心占位,拓展性及連貫性較好,是西嶺雪山溫泉國際運動康養產業功能區的重要門戶和咽喉要道。境內生態環境優異,自然資源富集,森林覆蓋率高,生物多樣性豐富,研究其生態旅游氣候條件有助于當地依據氣候優勢更好利用現有資源充分發展生態旅游。
本文使用的氣象要素資料來源于大邑縣氣象局提供的1989~2019年逐日的平均相對濕度、日照時數資料,以及鶴鳴鎮自動站、鶴鳴同源自動站兩站點2015年1月至2020年7月的日平均溫度、最高氣溫、最低氣溫、平均風速和日降水量實況觀測資料。對兩個自動站,選取103.40°E,30.63°N作為樣本點,采用反距離權重法對各氣象要素進行加權平均,得到代表鶴鳴鎮整體情況的氣象要素值。
2.2.1 人體舒適度指數(CIHB)
人體舒適度指數的等級劃分按照中國氣象局規定的統一標準,如表1所示,級別的絕對值越大,則人體感覺越不舒適;越小,則人體感覺越舒適。

表1 人體舒適度指數等級
針對該地區的氣候特征,采用如下公式進行計算:

(1)
式(1)中:T為溫度(單位為℃),Rh為相對濕度(單位為%),V為風速(單位為m/s)。
2.2.2 氣候舒適度
氣候舒適度采用溫濕指數和風效指數評價,評價等級劃分如表2所示。當兩種指數不一致時,冬半年使用風效指數,夏半年使用溫濕指數。

表2 氣候舒適度等級劃分
(1)溫濕指數I計算公式:
I=T-0.55×(1-Rh)×(T-14.4)
(2)
式(2)中,T為評價時段平均溫度;Rh為評價時段相對濕度
(2)風效指數K計算公式:
(3)
式(3)中,T為評價時段平均溫度;V為評價時段平均風速;S為評價時段平均日照時數。
2.2.3 綜合舒適度
綜合舒適度指數為氣象相關學者依據環境衛生學方法提出,計算公式如下:
s=0.6×|T-24|+0.07×|Rh-70|+0.5×
|V-2|
(4)
式(4)中,T為評價時段平均溫度,單位 ℃;Rh為評價時段相對濕度;V為風速,單位m/s。
綜合舒適度的指數范圍及健康人群感受描述和評級如表3所示。

表3 綜合舒適度等級劃分
2.2.4 體感溫度
人體所感受的溫度與實際溫度之間有一定差異,會受氣溫、濕度、風速的等的綜合影響。使用體感溫度來定量表達人體實際感受,計算公式為:
ST=37-(37-T)÷[0.68-0.14×Rh+1÷(1.76+1.4×V0.75)]-0.27×T(1-Rh)
(5)
式(5)中,T為評價時段平均溫度;Rh為評價時段相對濕度;V為風速。體感溫度等級劃分見表4。

表4 體感溫度等級劃分
鶴鳴鎮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氣溫16.1 ℃。鶴鳴鎮全年溫度變化較明顯,四季分明。全年最熱為7、8月,平均溫度為24.8 ℃;夏季較涼爽;全年最冷為1月,平均溫度為6.3 ℃,冬季無嚴寒。鶴鳴鎮四季溫差明顯,但全年無極端高溫與極端低溫出現,較適宜人體居住及人體感受,十分適宜當地旅游發展。
鶴鳴鎮年平均風速1 m/s,各月平均風速非常穩定,變化較小,均維持在平均值附近,在0.7~1.2 m/s之間浮動,其中4、5、8三個月平均風速最大,均為1.2 m/s,1、11兩個月平均風速最小為0.7 m/s。鶴鳴鎮全年風感舒適,既能有助于維持人體舒適度,又能有助于境內污染物擴散,維持良好空氣質量。
鶴鳴鎮年降水量為1288.7 mm,降水量各月月平均情況來看,鶴鳴12月降水最少,月均12.5 mm,其次是1月,月均13.8 mm;最大降水量出現在8月,為328.1 mm,其次是7月,為289.2 mm。降水變化與溫度變化基本一致,雨熱同期。鎮域雨熱資源配置優異,有利于維持良好生態環境。
鶴鳴常年平均相對濕度為81%,各月相對濕度變化幅度較小,全年相對濕度維持在74.2%~84.5%之間,其中最高的為10月,數值為84.5%。鶴鳴鎮常年云量較多,日照偏少,云量較多是導致日照偏少的主要原因。鶴鳴鎮年日照時數945 h,從月分布來看,日照時數最多的月份為8月,累計為128.4 h,其次是7月,月累計日照為116.6 h。
根據近年資料及公式(1)計算鶴鳴鎮月均人體舒適度CIHB指數如表5,可得如下結論:鶴鳴鎮人體舒適期長達9個月(3~11月)。其中,人體舒適度指數級別絕對值為0的分別是5、6月和9月,評級為“舒適”,適宜踏春、賞秋、避暑。7月和8月評級為“溫暖舒適”,適宜夏季清涼旅游;3~4月、10~11舒適度級別為~1級,評級為“涼爽舒適”。

表5 鶴鳴鎮人體舒適度指數等級
根據近年資料及公式(2)、(3)計算鶴鳴鎮月均氣候舒適度指數如表6,可得如下結論:鶴鳴鎮氣候舒適期較長,可達6個月,非常適宜開展旅游活動。其中,氣候舒適度指數級別為3的是5~10月,健康人體感覺為“舒適”,夏季恰逢在海拔800~1250 m的范圍內鶴鳴鎮大坪山上中下三環李果陸續成熟,果香四溢,金黃的、脆甜的、紅心的掛滿枝頭,讓人目不暇接,十分適宜前往進行避暑、采摘體驗等多種類文化旅游活動。而在冬季,健康人群感覺冷,不舒服,但適宜開展冬季雪上旅游項目。

表6 鶴鳴鎮氣候舒適度指數等級
根據近年資料及公式(4)計算鶴鳴鎮各月月均綜合舒適度指數S如表7,分析可得如下結論:鶴鳴鎮綜合舒適期較長,可達7個月,適宜當地開展旅游業。綜合舒適度指數級別達舒適及以上的為4~9月。春夏秋三季鶴鳴鎮境內可觀賞景點較多,風景為極佳觀賞期,有主要特色農產品成熟,且綜合舒適度較高,人體在環境內綜合感覺較舒適,有利于人體健康,非常適宜開展各類旅游活動。

表7 鶴鳴鎮綜合舒適度指數等級
根據近年資料及公式(5)計算鶴鳴鎮月均體感溫度ST如表8,可得結論:鶴鳴鎮各月體感溫度均低于實測月平均溫度,人體感受佳。其中,最低體感溫度為1月,但仍高于0,為涼感而無寒感;最高體感溫度為7月,但僅22.9,為溫暖感而無炎熱感。綜合全年體感溫度數據,該地區實屬冬無嚴寒夏無酷暑。

表8 鶴鳴鎮體感溫度等級
綜合分析四種舒適度指數評價結果,鶴鳴鎮舒適期長,其中人體舒適期長達9個月(3~10月)、綜合舒適期長達7個月(4~9月),鶴鳴全年體感溫度均低于實際溫度,人體感受較舒適,春賞花,夏避暑,秋納涼,冬觀雪,全年適游。
境內鶴鳴山為中國道教發源地,屬道教名山,因山形似鶴、山藏石鶴、山棲仙鶴而得名,為古代劍南四大名山之一;霧中山是我國古代四川至印度古道上(南絲綢之路)的一座佛教勝地,原名大光明山,又名天誠山、霧山,是古佛彌陀的道場,有“中國佛教圓明園”之稱。鶴鳴鎮是全世界唯一擁有濃厚道文化和佛文化的鄉鎮,道教發源地鶴鳴山、南傳佛教第一站霧中山構建了獨有的“仙佛同源”品牌。此外,鶴鳴盛產大邑金蜜李,是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優良果品,四川省土特產品之一,2015年2月11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準對“大邑金蜜李”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鶴鳴鎮屬四川盆地亞熱帶濕潤氣候中的盆西地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日照較少、無霜期長、季節分明,空氣質量優良,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適游期長。綜合各類舒適度評價指數,鶴鳴鎮全年舒適期長,其中4~9月6個月在各指數評級均為舒適級,適宜開展各類旅游活動,且鎮域特色李果成熟期恰為夏季,可利用季節高舒適度,充分發展采摘體驗等農業旅游活動。境內的特色文化、特色產業、秀美山水是當地得天獨厚、不可多得的旅游優勢,可發展旅游類型豐富,可吸引人群種類眾多。建議充分利用氣候溫和、舒適期長等氣候條件優勢,結合地區特色旅游優勢,提高仙佛同源小鎮的知名度,使地區旅游業發展邁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