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認認 孟慶勇 王 歡 王 嬌 陳 萍
江蘇省徐州市婦幼保健院產科,江蘇徐州 221000
高齡孕產婦被定義為達預產期時年齡≥35 歲的孕產婦,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發展、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及生活工作壓力的增加,女性結婚及生育年齡逐漸推遲,高齡孕產婦比例逐漸增加,尤其“二孩”政策開放后,高齡孕婦進一步增加。據統計,高齡孕婦所占比例已由政策開放前的8.5%升至13.5%[1]。高齡孕婦由于生理及內分泌代謝的變化,使其孕期并發癥及合并癥增加,大大增加了妊娠風險及孕產婦死亡率。我國2016年上半年孕婦產婦死亡率較2015年同期增長高達30.6%[2],高齡孕產婦已成為產科醫護人員面臨的新問題。本研究回顧性分析我院2019年住院分娩的11 358 例孕婦的臨床資料,探討不同年齡孕產婦妊娠期病種分布情況及妊娠結局的情況,以期為臨床提供參考,現報道如下。
回顧性分析我院2019年1~12月住院分娩的產婦11 358 例的臨床資料,按年齡分為高齡組(年齡≥35 歲,1613 例)和非高齡組(年齡<35 歲,9745 例)。其中高齡組初產婦240 例,經產婦1373 例;非高齡組初產婦5833 例,經產婦3912 例。納入標準:①孕周≥28 周;②對分娩相關內容知情同意者。排除標準:①合并惡性腫瘤者;②妊娠期引產或死胎者;③臨床資料不全者。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所有妊娠期并發癥及合并癥的診斷標準依據謝幸等[3]主編的第9 版《婦產科學》。
查閱所有孕婦病例資料,收集孕期及圍生期妊娠期并發癥及合并癥的情況,分娩方式及新生兒結局的相關資料。
采用SPSS 21.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高齡組的前3 位病種:瘢痕子宮(49.3%)、妊娠期糖尿病(35.1%)、貧血(17.7%);非高齡組的前3 位病種分布:胎膜早破(22.2%)、瘢痕子宮(21.2%)、妊娠期糖尿病(20.4%)。高齡組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貧血、瘢痕子宮、羊水過少、甲狀腺功能減退發生率高于非高齡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高齡組的胎膜早破、 胎兒窘迫發生率低于非高齡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的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ICP)、胎盤早剝、前置胎盤、肥胖癥、羊水過多、甲狀腺功能亢進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1)。
高齡組的產后出血、早產、剖宮產發生率高于非高齡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的巨大兒、小于胎齡兒及新生兒窒息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2)。
本研究結果顯示,高齡組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貧血、瘢痕子宮、羊水過少、甲狀腺功能減退發生率高于非高齡組(P<0.05),這與以往報道是一致的[4-6]。大量研究表明,隨年齡的增長妊娠期糖尿病的發病率亦增加[7]。隨著年齡不斷增長,機體代謝能力下降,脂肪堆積,拮抗胰島素樣物質增加,且機體與胰島素受體結合能力降低[8],加孕期糖代謝改變,增加高齡孕婦妊娠期糖尿病的發生率。陳莉華[9]發現年齡(≥35 歲)是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高齡孕產婦血管內皮受損加重,外周血管痙攣,血管壁彈性減弱,順應性降低[10],致使發生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風險增加。研究表明年齡大的孕婦貧血患病率高[11],與本研究結果相符,考慮高齡孕婦飲食結構改變,肉類攝入量減少,且高齡孕婦經歷流產、生育次數多,導致貧血患病率高。車亞玲等[12]研究表明高齡、合并妊娠期并發癥為妊娠期甲狀腺功能減退的高危因素。高齡孕婦身體機能下降,內分泌系統亦發生變化,對妊娠期內分泌的改變適應性調節能力下降,且高齡孕婦妊娠期糖尿病及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等并發癥發生率高,可導致甲狀腺功能異常。本研究結果顯示,高齡組的胎膜早破發生率低于非高齡組(P<0.05),高齡孕婦激素水平下降,陰道內pH 值改變,抵抗力下降,易出現胎膜早破,本研究結果似乎與這不符,但陳宇等[13]的研究結果亦提示孕婦年齡越大胎膜早破發生率越低,考慮與高齡孕婦中文化水平相對較高、注重孕期保健、且孕期性生活較低齡孕婦減少有關。高齡組的胎兒窘迫率低于非高齡組,陸蓓亦等[15]研究結果亦表明高齡組胎兒窘迫率低于適齡組,考慮高齡孕婦更注重孕期產檢,且急性胎兒窘迫大多發生于臨產后[15],高齡孕婦陰道分娩率低,故胎兒窘迫發生率亦降低。

表1 兩組病種分布情況的比較[n(%)]

表2 兩組妊娠結局的比較[n(%)]
本研究結果顯示,高齡組的產后出血率、早產率、剖宮產率高于非高齡組(P<0.05)。高齡孕婦身體機能下降,子宮肌肉收縮力及軟產道彈性下降,加孕期子癇前期、胎盤異常、瘢痕子宮等并發癥的增多,導致產后出血發生率增加。由于高齡孕婦并發癥及原有基礎疾病發生率增加,使醫源性早產率升高,這與王小玲[16]的研究一致。高齡孕婦孕期并發癥及合并癥高于非高齡組,且考慮高齡孕婦體力及子宮機能下降,難產風險大[5],故臨床醫師亦會適當放寬剖宮產指征,這些均導致高齡孕婦的高剖宮產率。
綜上所述,高齡孕產婦妊娠期并發癥及合并癥增多,剖宮產率高,妊娠結局較差,應提倡適齡生育,加強高齡孕婦孕期保健工作,重視警惕孕期并發癥的發生,早期干預,以期改善母嬰預后、降低母嬰的病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