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靖琪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浙江 杭州 310018)
隨著醫療行業的快速發展,我國于2009年開始了新一輪的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內容包括對我國公立醫院運行機制、管理機制、監督機制等進行改革,而其中成本管理也成為了公立醫院管理的關鍵部分。與此同時,單病種收費政策的試點及完善更加突出了成本核算對醫院后續發展管理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公立醫院成本的性質,如間接費用占比較大、各科室之間相互交叉、醫療成本界限不明晰等原因使得醫院現行的成本核算存在較大的局限性,成本扭曲嚴重。因此,醫療項目成本核算變革的重要性日益彰顯。
我國公立醫院為使得醫院管理更富有成效對成本核算日漸重視。但在成本核算實行過程中也浮現出了諸多問題。
首先,醫院成本核算意識薄弱,市場及經營意識不強。由于公立醫院與身俱來的特有性質,使得醫院管理層及員工一時很難意識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其次,醫院的成本核算數據不充分、信息化水平低。許多醫院信息化建設方面存在欠缺,阻礙了信息的及時性和準確性,影響成本核算管理在醫院管理中的作用。最后,相關人員的專業能力有所欠缺。可見當前成本核算方法存在較多的限制加之單病種成本核算的推廣,有必要對醫療項目成本核算進行優化。
作業成本法概念最早出現于1952年,美國著名學者R.D,Chang在《會計師大辭典》中介紹了作業成本法的有關基本概念。由此開始作業成本法獲得了大批學者的關注。
作業成本法是以成本對象(產品、服務、客戶等)消耗作業,作業消耗資源為理論原則,以作業為中介,確定成本動因,把資源成本歸集到作業上,再把作業成本歸集到相應的成本對象上,使間接費用和輔助費用分配的更為合理,以便較及時、準確、真實地計算出成本對象的真實成本。醫院間接費用的占比較大,而作業成本法在間接費用的分配上面相較于傳統的成本核算方法更具有優勢,能夠滿足醫院成本核算的需求。
眾所周知,公立醫院作為公益性服務行業,主要職責為為患者提供救治診療服務,但在對外提供該類服務的同時需要很多輔助及后勤等部門的支撐,由此產生的費用無法直接追溯到相應患者,形成了大量的間接費用。間接費用涉及范圍較廣,核算難度較大。而在成本核算中,因為作業成本法可以提高間接費用分配的精確性使其受到了眾多企業的關注及實踐。
就醫院內部而言,醫院臨床科室、醫技科室、行政后勤等所涉及的資源、職能等都不盡相同。作業成本法通過作業劃分可以對多樣性的服務進行歸整,根據各項目的特征選擇適宜的分配標準,可將相同分配標準的作業劃歸為一個作業中心,以此來解決多樣性職能及服務所帶來的難題。
以作業成本法為基礎的項目成本核算需要以信息系統來支撐。當前,隨著信息化水平不斷的發展已經具備了相應的信息系統和硬件設備開發設計的條件。可為作業成本法基礎下的項目成本核算提供豐富的數據支撐,也為之后相應的ABC成本系統搭建打下了基礎。
WX醫院是浙江省某市三級甲等綜合性市級醫院,其設有一級臨床專科18個、二級臨床專科13個、主要醫技科室11個、病區20個。該醫院病理科共有人員7人,其中技術組3人,診斷組4人。本文以某月病理科執行的醫療收費項目為例,進行基于ABC的醫療項目成本核算。
作業成本法基礎的醫療項目成本核算思路為先歸集科室發生的各項成本費用,如人員費用、衛生耗材費、房屋折舊、辦公費等。然后梳理科室的業務流程,設計符合該科室特點的作業中心,確定各項資源的資源動因,其中衛生耗材費及專用設備折舊具有指向性因此直接追溯至相應的醫療項目無需分配到作業中心。最后,確定合適的作業動因,將各個作業中心歸集的各項資源分配至相應的醫療收費項目,將直接追溯的及間接分配的成本相加得出各醫療項目的成本。病理科醫療項目成本核算流程如下:

圖1 病理科醫療項目成本核算流程圖
作業劃分是作業成本法使用過程中的一大關鍵階段。如何合理的劃分作業是作業劃分的重點,既不能將作業劃分的過細徒增成本核算的難度,也不能粗泛的劃分作業掩蓋了作業成本法成本核算的優點。由此,本文通過分析WX醫院病理科的業務流程將作業分為管理協調、登記作業、常規制片作業、冰凍制片作業、免疫組化制片作業、病理診斷作業。

表1 人員費用作業中心歸集
以人員經費為例來進行說明。病理科共7人,某月人工工時合計1232小時;人員薪酬總計147614.08元,其中診斷醫生4人,某月人工工時合計704小時,人員薪酬總計94187.08元,則技術組單位工時人員薪酬為133.79元/小時;技術組3人,某月人工工時合計528小時,人員薪酬總計53427元,則技術組單位工時人員薪酬為101.18元/小時。
其他的資源同理,按選用的適合的成本動因進行分配如下:

表2 作業中心資源歸集表
病理科不同醫療收費項目用到的包埋盒的數量不同,且增加一個包埋盒后續制片作業的工作量也成倍增加,因此每個醫療收費項目用到的常規包埋盒的數量是作業動因的關鍵因素之一,因此我們確定的作業動因為每個醫療收費項目用到的常規包埋盒的數量與相應月例數的乘積和各醫療項目病理診斷耗時。此外,前文提及的衛生耗材費和專用設備折舊費直接追溯,“用多少,用多久”直接分配成本,由此得出的醫療項目成本如下:

表3 醫療項目成本分配表
由此,我們根據作業成本法計算出了病理科醫療收費項目的成本。將其與醫院的收費情況進行比較,可以看出哪些項目是收大于支,哪些項目是支大于收,有利于醫院管理層進行管理決策。
通過本文可以看出,使用作業成本法進行醫院醫療項目成本核算為項目成本核算提供了有效途徑,使得成本核算更加的具有科學性及合理性,為醫院成本管理提供了一條新思路。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作業成本法在成本核算中的使用會不斷的落地,依托于大量數據的作業成本法的使用效能也將會進一步突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