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葛亮
(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 河南 鄭州 451191)
在上世紀80年代,中國保險業務逐步回暖之后,我國保險業發展迅速。保險運營主體的規模、保險總數額及保費收益均獲得了大幅度的提高,同時逐漸搭建起了我國與國外保險企業共同參與市場競爭的格局。截止2018年底,我國人身保險保費收入26260.87億元,同比增長0.85%。這之中壽險收益金額達到20722.86億元,占據78.91%。相較于西方國家發展相對完善市場中壽險滲透水平已達到5%-10%,中國壽險僅占市場的3%,屬于起步經營,對比其他市場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然而由全局層面來看,中國壽險在發展中重點關注數量的上漲,而各個壽險公司的運營重點是不斷提升市場占有份額。我國壽險業存在很多問題,歸根到底是競爭力不足。我國壽險公司要想生存、發展下去就需要不斷提高經營管理的水平。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保險企業運營的主要目的是對增強盈利水平,所以對于保險業來說,盈利也是公司生存發展的第一要義。
1.對比分析銷售的盈利能力:營業利潤率
從圖1來看,2014年,中國人壽與平安人壽二者的運營收益率不相上下,都是9%上下,然而經過5年的發展,中國人壽長期維持在平安人壽下方,表明中國人壽的運營獲利能力相對較弱;且其運營利潤率處于大幅度下滑態勢,且遠低于正常值10%,而平安人壽則相對平穩。究其原因,是因為,中國人壽2018年由于整個權益領域震蕩下滑干擾,企業公開市場權益型投資回報同比成下降態勢,但是投資收益為壽險企業的主要收益來源,公司的投資水平會影響公司的營業利潤。

圖1 平安人壽和中國人壽營業利潤率比較
2.資產的盈力能力比較分析:資產利潤率。
從圖2可以看出,平安人壽的資產利潤率五年來相對穩定,且呈上漲趨勢,雖然2016年出現小幅下降,隨后立馬回升,說明平安人壽經營管理水平相對較高,經營狀況良好。但是,中國人壽資產利潤率不僅一直低于平安人壽,且逐年下降,幅度較大,說明中國人壽資產的利用效率不高,利用資產創造的利潤少,整個企業的獲利能力相比平安人壽差,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相比平安人壽低。

圖2 平安人壽和中國人壽資產利潤率比較
公司的償債能力,主要體現了公司償付到期債款的承擔水平或者保障水平,就是償付長期或者短期債務的能力。
1.資產負債率,該指標反映了保險公司在一定時期內總的償付水平與長期債務償付水平。
從圖3來看,近五年中,平安人壽的資產負債率整體保持在90%以上。公司長期維持負債運營的狀況,在一定意義上說明為確保業務運營與轉動就務必依賴于后續的保金、債權人的投資與準備金,市場一旦崩潰,或者公司償債力不足,均可能致使企業的償債風險乃至于破產清算。在2014年至2018年,中國人壽資產負債率一直處于不斷上升態勢,負債率相對較小,表明企業資金負債程度不高,擁有相對較多的自由資金,具有很高的靈活性。

圖3 平安人壽和中國人壽凈資產負債率比較
2.產權比率,即為公司財務架構是不是穩健,債權方的資金可以獲得所有者權益保障水平的關鍵指標。
從圖4來看,總體來說,相較于中國人壽,平安人壽具有較大的風險性,中國人壽具有很強的資金實力,能夠更好的保障負債資本。中國人壽相較于平安人壽,其具有更為穩健的財務架構,公司長期償付水平更高,更能確保債權人權益,需擔負偏小的風險。但是就平安人壽來說,在負債和雖有著權益比例上,其為中國人壽的近兩倍,在總資產中自有資產占比較小,資產架構有一定的風險性。

圖4 平安人壽和中國人壽產權比率比較
營運能力分析針對保險公司的特點,賠付率、退保率是核心指標。
1.賠付率,該指標主要用于考核保險公司業務質量,是一段時期內保險公司賠付總支出與已賺保費的比值。
如圖5所示,2014-2018年,平安人壽的賠付率相對穩定且低,中國人壽賠付率起伏較大且是平安人壽的兩倍左右,這表明中國人壽在擴大市場份額的同時,沒有注重考核保險標的風險水平。應該加強風險管理,盡可能地降低風險發生的可能性。

圖5 平安人壽和中國人壽賠付率比較
2.退保率,即為呈現業務狀況的綜合性指標。
如圖6所示,平安人壽的退保率每年穩定在2%以下,總體來看,平安人壽的經營比較穩定。中國人壽2014年、2015年均在5%以上,2016-2018年降至5%以下后,再次呈上升趨勢,表明中國人壽的業務經營不穩定因素較多。

圖6 平安人壽和中國人壽退保率比較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國壽險業由于相關金融市場和利率水平的劇烈波動,以及經濟形勢的不穩定,經營管理受其影響波動較大。比較分析中國人壽與平安人壽,由盈利能力角度而言,二者均具備良好的盈利能力,然而總體來說,中國人壽在總資產收益率方面較平安人壽稍高,除此之外,在其他諸項盈利指標上平安人壽均高于中國人壽,其盈利能力相對更為突出。由償債能力角度而言,相較于平安人壽,中國人壽具有更高水平的公司長期償付能力,更能確保債權人權益,擔負較小的風險。相較于中國人壽,平安人壽承擔更高的風險,中國認購具有相對更強的財務實力,能夠更好的確保負債資本。由運營能力角度而言,在總資產周轉率上中國人壽高于平安人壽,資產利用效率高,然而在銷售能力上,平安人壽處于逐步提升的狀態,且在2014年其銷售能力超過了中國人壽。較高的退保率和賠付率,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中國人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