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雅楠
(新疆財經大學 新疆 烏魯木齊 830011)
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保障下,財務共享中心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在世界范圍內的企業中得到廣泛應用。2013年12月我國財政部發布的《企業會計信息化工作規范》指出:“分公司、子公司數量多、分布廣的大型企業、企業集團應當探索利用信息技術促進會計工作的集中,逐步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這一政府工作指引為我國大中型集團公司未來的財務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政策支持便于企業去探索和構建更加適合自己的財務共享服務。隨著區塊鏈技術發展到3.0時代,區塊鏈場景會更加廣泛的應用到社會的方方面面,逐漸融入財務共享服務也是指日可待。
現有的財務共享服務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更多的實現了虛擬化和碎片化的崗位設置、外包和眾包的運營管理。財務共享服務實施的業務實踐模式與傳統的業務模式截然不同,因此財務人員的職能隨之發生轉變,對財務人員的專業素質和能力提出新的要求。本文研究主題正是以區塊鏈的思維,審視財務人員在不斷更新的財務共享中心所面臨的職能和角色轉變問題,目的是為了能夠讓財務人員更好的融入區塊鏈思維下的財務共享中心,做到與時俱進,跟隨信息化發展的步伐。
由于比特幣的盛行區塊鏈技術進入人們的視野,直至此刻對于區塊鏈的概念還沒有一個官方標準化界定。對已有的文獻總結出概念:區塊鏈是基于時間戳的“區塊+鏈式”數據結構實現信息追溯和驗證,利用分布式節點共識算法確認和更新信息,利用數字加密方法保證信息記錄和傳輸安全,利用自動化機器代碼組成的智能合約進行信息操作和編程,利用去中心化功能實現資源共享,利用加密虛擬貨幣實現統一結算的一種全新分布式基礎架構、計算范式和商業模式i。
將區塊鏈技術嵌入財務共享服務中去,利用了該技術的去中心化和分布式的優勢,使企業服務客戶的環節中,更加便捷的進行多方式多觸點多樣性的客戶體驗,還能夠保證及時匯集到中心的財務信息真實可靠和安全透明。區塊鏈技術能夠實現共享業務流程的數字化和智能化,完全契合財務需求的標準化、自動化和信息監督與追溯的多元化目標。它們之間的融合關系可歸納為表1。

表1 區塊鏈技術和財務共享理念的融合關系
嘗試著從去中心化、可信交互技術、智能合約、協調共享機制、全新計量模式和時間戳這六個特征將區塊鏈技術與財務共享理念融合在一起。以區塊鏈技術的功能特征,將其融入真實的會計場景應用中,探索性地將區塊鏈多層次的功能,體現在會計核算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這四個基本程序中。嘗試著根據現有的技術水平和經濟形勢,將區塊鏈思維運用在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立起特有的架構方式,并依據公司具體運營模式,建立起適應于內外的“雙鏈”區塊鏈結構,期望快速的將區塊鏈技術融入財務共享服務。
隨著企業的經營理念不斷轉變,以及對財務管理的更高要求,傳統的財務已經不能滿足當前的發展需要。傳統的財務職能只是針對企業的經濟業務,進行記賬、算賬和報賬等基礎功能,伴隨區塊鏈技術的成熟發展、順應政府指引要求,企業逐漸將財務共享服務應用于自身財務管理中。
啟動財務共享建設前,由于技術水平比較落后,企業財務部門更加注重經濟事項的確認、計量和記錄,包括查驗發票、粘貼附件、審核簽字、裝訂憑證等事項。這使得財務資源和財務人員的利用效率低,財務信息沒有完全發揮出其應有的價值。甚至由于集團規模大,子公司數量多,涉獵范圍廣,因此內部財務制度標準不能統一,數據整合難度大,導致財務基礎信息準確度都非常低,更別提會計信息質量問題。
財務共享中心建立后,企業的會計信息更加智能、精準、及時。簡化了基礎性的會計工作,例如用機器設備智能識別發票信息,自動完成隨后的一系列流程,包括會計核算、抽取行列項目信息,智能生成預制憑證、匹配預算系統,最終生成預算余額或提示預算超標;發票信息與賬務信息自動同步、自動匹配、自動認證,實現單據流、記賬流與認證流的“三流合一”;賬務信息與稅控信息精準核對、自動糾錯,極大壓縮處理會計基礎工作的時間,提高了會計信息質量。
財務共享建設前,業務和財務部門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導致在進行項目決策時,財務部門不能及時提供財務數據,支撐項目決策。業務信息分散,處理效率高,成本高。
財務共享中心建立之后,直接對接合同、物資、項目、資金等業務系統,使財務快速向業務滲透,進而推動業財融合。在企業中縱向貫通集團管理決策,業務執行,顧客反饋,將從前傳統的塊狀財務作業改造成流水線的會計作業,形成一個標準化的會計工廠,以流水線作業的方式向顧客提供服務,通過業務集中處理,降低運營成本,提升效率。通過共享中心的相關支持,加深對下屬單位的管理控制,并在業務方面進行擴張,最終達到財務與業務的統一,進而全方位支持集團的管理決策及行動。
同時,通過橫向貫通業務系統與共享平臺,實現與客戶、供應商的連接,企業流程由內部延伸到整個產業鏈,建立更全面的端到端流程,實現產業鏈協同。通過與供應商、客戶以及物聯網的連接,提供全價值鏈財務管理支持,推動業財融合,實現業財稅一體化。
通過建設財務共享中心,將現有財務工作的性質和職能重新定義和劃分,分別是:戰略財務、業務財務與共享財務。戰略財務根據企業的戰略目標,對現有資源進行規劃以及合理配置,做到物盡其用;業務財務將擔任管理會計角色,致力于業財數據的分析整合,推動業財融合的;共享財務則是進入企業管理中,進行預算分析及管理。企業可以由此構建一套新的財務管理戰略架構,從而實現財務管理職能的轉變。
財務共享服務模式的更新升級,對完成集團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要求和標準更高,因此,財務人員不能只滿足于財務專業知識和基本辦公軟件的使用,還需要建立更高級、深入、全面的知識體系,實現財務人員從核算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
隨著財務共享服務的融入,我國財務職能隨之發生變化,擴寬了財務工作的范圍,向更為高端的領域進行擴寬。為了能夠更快地適應財務大環境的變革,財務人員要盡快意識到自身財務職能的轉變,適應自身角色的變化,需要從以下幾點來改變:
在傳統的財務管理中財務人員主要是進行記賬和報賬等基礎業務,充當企業中“賬房先生”,工作范圍有限,主要是集中在企業的會計核算,制定出企業的財務報表,然后交給管理人員,這個過程只是財務人員向管理人員提供報表來反映企業的經營狀況,幫助企業管理者做出正確的決策,而沒有真正參與到企業的決策中。現在的財務人員可以通過財務共享中心的數據精準了解企業的業務信息,并且以企業戰略為基礎,依照財務信息對企業的經營環節做出自己的財務分析和預測,為項目決策提供可靠數據支撐。由此可見,財務人員不再是過去的“賬房先生”,而是能夠為決策出謀劃策的“軍事參謀”。
以前財務人員只是進行被動的進行機械化工作,以基礎經濟業務為核心,進行業務內容的記錄。而隨著區塊鏈技術的發展,財務共享服務的運用使他們不只是提供基礎財務信息,而且能夠深入企業經營戰略管理中。從基礎工作中脫離出來,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通過財務共享整合的數據,對企業的發展做出預測,從而幫助企業做出正確的決策。
財務共享服務使財務和業務進行集中處理,并且能夠進行信息共享,這樣大大精簡財務部門規模,減少人員薪酬支出,節約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為企業創造價值。
企業能夠通過財務共享服務的優勢,實現財務職能從事務型向管理型轉變。財務人員從基礎業務崗位轉型到財務管理決策崗位,減少大量耗費人力物力的基礎財務核算,增加能夠精通某個局部財務決策的工作,增強財務管理的職能,不斷提高財務人員價值創造的能力。
互聯網興起之后,加之區塊鏈技術的運用,信息技術進展飛快,財務共享服務正是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新興產業,財務人員要想更快更好的融入財務共享服務,就要打破原有的思維模式,構建新的互聯網思維,要不斷進行自主學習,更新自身的知識和技術。不僅需要學習專業財務知識,更要學會如何靈活運用互聯網技術下的新產品,了解其工作原理,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
財務共享時代,企業中財務工作的鏈條被分割成塊狀,每個財務人員只需要管理屬于自己的部分,造成了這種狀況:管理成本核算的員工不懂如何報銷、管理報銷的員工不懂如何核算應收賬、管理應收賬的員工不懂報表、管理報表的員工不了解稅務、管理稅務的員工搞不清楚資產……由于區塊鏈思維的介入,改變了這種狀況,更加簡化了財務工作,將基礎的財務工作授予業務人員,而財務人員獲得充分的時間,履行其財務管理職能,進行財務分析工作,可以與業務人員提前溝通核心業務,發揮自身的綜合素質,可以在稅務籌劃、資金籌措管理等方面對企業的核心業務提供有力支持。最終實現由“賬房先生”到“管理會計”的跨越。這更加要求財務人員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能夠綜合運用自身知識對企業進行財務管理。
區塊鏈思維下,財務共享服務的運用,要求財務職能轉變,也要求財務人員進行相應的角色轉變,為了能夠更快速的順應信息化發展,首先要構建互聯網思維,意識到未來互聯網信息化進入生活的必然性,并且不斷提高自身的職業能力,最重要的就是專業的財務知識和綜合運用的能力。與此同時,企業也要協助財務人員的角色轉變,增加財務人員進修學習的機會和時間,讓財務人員學習最新的財務管理模式和財務共享服務的相關理念的知識,幫助企業的價值創造,這也更加利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政府財政部也應該加大財務從業人員的繼續教育的力度,讓在職的財務人員能夠盡快意識到自身財務職能的轉變,盡快更新自己的專業儲備知識,不被信息化的快速發展所淘汰,成為真正意義上優秀的企業財務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