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振宇
摘? 要:時代在發展、科技在進步,科學技術與人們生活之間的聯系越來越緊密,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已經成為影響個人生活質量的一項基本能力,信息技術與農業的結合更是對農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但是,由于年齡、學歷等因素的限制,農民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大都不高,故優化電大信息技術課堂、提升農民大學生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是落實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推廣農業科技的必然步驟,也是我們每一位信息技術老師都不可忽視的責任。
關鍵詞:信息技術? 繼續教育? 農民大學生? 課堂
中圖分類號:G432?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9(b)-0166-03
Let the Flower of Inquiry Blossom in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lass of Rural College Students
PENG Zhenyu
(HengyangshiRadio and Television University, Heng yang, Hunan Province, 421000? China)
Abstract: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progres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people's life more and more closely linked,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become a basic ability to affect the quality of personal life, the combin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agriculture i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However, due to the limitation of factors such as age, educational background, most of the farmer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bility is not high, so the optimization of radio and television universit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lassroom, promote farmers to college student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bility, is to carry out the plan of a college student in one village ", the promot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the necessary steps, also is our each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ers are not to be ignored.
Key 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ntinuing education; Farmers college students; Classroom
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是由教育部提出的旨在開展“三農”服務的學歷教育,這一教育計劃提出了要給農民提供實用技術培訓、為農村勞動力轉移開展教育培訓、為農村中小學教師開展繼續教育培訓、為黨員干部提供遠程教育培訓等多項任務,開發了大量的特色課程。而信息技術課程就是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實施過程中的重點課程之一,只有提高信息技術教學質量,提升農民大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才能更好地推廣農業科技、展開遠程教育。要想提升農民大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就要提升電大信息技術課堂的探究性,讓農民大學生真正地了解信息技術。下面筆者將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就如何構建探究化信息技術課堂進行具體的論述。
1? 情境下探究
人是情感的動物,人的一切行為活動都是在情感的驅動下進行的,因此要想提升電大信息技術課堂的探究性,就要學會在信息技術課堂中激活學生的課堂情感。而教學情境是學生展開知識學習活動的基本情境,也是影響學生學習興趣激活的重要因素。故要,想構建探究化的教學情境,我們不妨創設教學情境的方式激活學生們的課堂情感。
例如,在《網絡應用基礎》項目教學過程中,筆者對學生們說:“現在,很多人家里都安裝上了電腦,但是這個電腦究竟該怎么用呢?你比如說家里的棉花生病了,我想查查這個病該如何治我們該怎么查呢?”“那就搜搜唄!”一個學生答。“這個搜搜用網絡語言叫瀏覽,你們知道為什么能夠瀏覽,怎么才能瀏覽網頁嗎?”筆者繼續問道。就這樣,在一問一答中學生們掌握了互聯網的連接方式,學會了如何上網瀏覽、如何使用電子郵件,了解了WWW的常見服務。
在這一教學過程中,筆者以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的方式激活了學生們的課堂情感,拉近了學生們以信息技術知識之間的情感距離,讓學生認識到了信息技術與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系,產生了信息技術學習熱情。
2? 合作里探究
合作是解決問題的有效辦法,以合作的方式推進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活動不僅可以強化學生們的課堂參與,促進學生們學習潛力的充分發揮,而且可以匯集群體的智慧,降低知識探究難度。同時,合作探究的方法也關照了農民大學生年齡較大,不宜接受理論灌輸式知識教學方式的特點,提升了信息技術教學質量。
例如,在《Word 2010基本操作》項目教學過程中,筆者就是以小組合作教學法推進信息技術知識教學活動的。
首先,筆者將學生們分成了人數適宜的信息技術知識探究小組,然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操作電腦完成如下探究任務。
(1)創建和編輯一個與農藥使用有關的文檔。
(2)對文檔的版面進行設計。
(3)輸出文檔。
在接下來的知識學習過程中,學生們紛紛就上述問題表達了自己的觀點,最終在教材閱讀和知識探究過程中提升了信息技術應用信息,掌握了Word文檔的基本操作技巧。
在這一課堂教學過程中,筆者以小組合作教學的方式推進信息技術知識教學活動,給了學生們足夠的自主探究和觀點表達機會,讓學生們在探究中掌握了信息技術知識、在成長中消除了對信息技術知識學習的畏懼心理。
3? 實踐中探究
實踐是人獲取知識經驗最直接且有效的方法,組織實踐活動不僅可以給學生們營造一個純天然、立體化知識探究情境,而且可以豐富學生的課堂感官體驗,讓學生們在多重感官體驗的充分刺激之下,激活課堂思維,強化課堂參與。故組織實踐活動是提升信息技術課堂探究性的有效方法。
例如,在《Excel 2010基本操作》項目教學過程中,筆者就是以組織實踐活動的方式構建探究化信息技術課堂的。
在課堂的開始,筆者對學生們說:“在之前,我們學習了Word 2010軟件的使用方法,那么現在我們來學習另外一個常用的程序軟件的使用方法,那就是Excel 2010的使用方法。你們覺得我們要操作這個軟件需要先做什么呢?”“找到它、創建它。”學生答。接著,學生們以自主探究的方式完成了對Excel 2010軟件的尋找和創建工作,探索了Excel 2010軟件的主要功能和使用方式。
在這一課堂教學過程中,筆者以組織實踐操作活動的方式促進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遷移運用,讓學生們在探索中了解了Excel 2010,提升了信息技術應用能力。
總之,要想提升農村大學生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就要積極優化電大信息技術課堂組織方式,構建生活化、合作化、實踐化的信息技術課堂,提升信息技術課堂的探究性。
參考文獻
[1] 楊曉云.淺談新課程改革下的信息技術課堂教學[J].學周刊,2018(16):32-33.
[2] 趙正凱.新課程理念下信息技術有效課堂教學初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5):111.
[3] 方程.“微學習”視野下農民大學生移動學習的創新研究[J].電腦與電信,2019(10):1-3.
[4] 徐步文.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民大學生培養路徑探索[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0,3(8):108-109.
[5] 喻艷,車嬌.“學歷+技術+能力”型農民大學生培養的實踐與探索——以長沙市“農民大學生培養計劃”為例[J].新課程研究,2020(9):30-32.
[6] 戴春平.提升農民大學生教學質量對策研究——以河源職業技術學院農民大學生專班為例[J].高等繼續教育學報,2019,32(6):47-49,62.
[7] 王薇.遠程開放教育實踐教學基地評價體系構建的實證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7.
[8] 劉云飛.農林院校大學生服務農民專業合作社意愿及影響因素研究[D].湖南農業大學,2017.
[9] 羅菲菲.本土資源在農民大學生教學中的運用——以《鄉村旅游經營管理實務》為例[J].教育現代化,2019,6(76):153-154.
[10] 林奇清,鄢奮.鄉村振興背景下非農專業大學生入職新型職業農民意愿分析——基于福建省非農專業大學生的調查數據[J].河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20(1):94-101.
[11] 翁貞林,張夢玲,劉馨怡.創業支持對農民大學生創業意愿的影響機理——基于創業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應[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20(1):82-88.
[12] 萬海燕,曾憲寧,胡春梅,等.農民大學生創業需求與遠程教育課程設置的適應性研究——以江西電大為例[J].江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8,20(4):67-70.
[13] 羅莉瓊.農民大學生空間教學模式研究——以《信息技術應用》課程為例[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4):142,169.
[14] 黃楓燕,鄭興明.淺析農科類大學生農村基層服務意愿及培養路徑——基于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視角[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8,29(7):279-281.
[15] 陳美中,袁征.市州電大轉型升級中教學質量的五個轉變——以岳陽電大“農民大學生培養計劃”項目為例[J].湖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7(3):4-7.
[16] 李靈娥.“農民大學生培養計劃”教學模式創新研究——以新型職業農民培養為視角[J].科技視界,2017(11):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