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瓊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和新課標的制定與使用,現代小學數學教學更加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教學就是為了培養學生,所以學生的地位是無法撼動的,也是不應該被忽視的。填鴨式的傳統教學模式已經無法吸引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甚至用硬性的灌輸會使學生產生抵觸心理,開始厭學,限制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思維能力的開發,同時阻礙了學生獨立思考、主動學習和探究,成為學生終身發展障礙,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和未來發展。因此,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應該注重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精神,讓學生終身受益。
趣味性提問,激發學習興趣
天才,來源于強烈的興趣和頑強地入迷。學生只有對數學產生濃烈的興趣,才會對數學入迷并主動地學習和探究。因此,教師應該把握好小學生的性格特點,利用學生的好奇心激發數學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頑強入迷”,才能保證學生主動探究精神的發展。鑒于此,教師在教學時以生動有趣的問題喚醒學生的好奇心,催動學生的求知欲,引發學生主動思考,促使學生在問題的指引下,開展對數學知識的深入探究,進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認識圖形》一課時,教師可以用生動有趣的問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從而點燃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啟發學生主動探究精神。教師可以故事的開場白來導入課堂學習:“在圖形王國里有好多的圖形,有長方體,有正方體,你們猜還有什么?對了!還有球體和圓柱體。一天,它們幾個在操場相聚,長方體說:‘我跑得快!球體說:‘我才是跑得最快的!它們兩個因此事大吵了起來,互不相讓。”然后,教師順勢為學生提出問題:“球體和長方體誰說得對呢?有什么辦法可以證明嗎?”有學生搶著回答:“當然是讓它們來一場賽跑就能證明了!”學生們哄堂大笑,怎么讓這兩個物體來賽跑呀!但是,教師馬上同意學生的想法:“就讓它們來比賽!”學生們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會陷入深深的思考。教師以學生們都感興趣的故事來展開數學圖形的教學,馬上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了數學課堂,以有趣的問題來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和探索,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精神。
合作學習,營造探究氛圍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探究氛圍,可以進一步強化學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合作學習是目前比較先進的教學模式之一,對于學生自主探究精神的培養具有深遠意義。因此,教師應該轉變教學方式,以分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引領學生大膽地提出疑問,并在合作學習中積極發言和談論,主動展開思維,積極探究,讓學生能有足夠的想象和自主探究的空間。
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觀察物體》一課時,教師可以為學生科學分組,組織合作學習。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探究學習環境,使學生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得到再次的升華。教師為每組學生分別準備長方體、正方體、球體三個物體,讓學生分別從三個物體的幾個方向進行觀察,然后共同探討,并把看到的圖形畫下來,之后每組派出一個代表來玩游戲。經過學生不同角度的觀察三個物體,學生便會在觀察的過程中產生分歧。有人說長方體從哪個方向看都是長方形,但組內立馬有人反對,“我覺得這樣說不夠嚴謹,因為如果長方體的高和一個底邊相等的話,從側面看應該是一個正方形,只有正方體才有這樣的特性,無論從六個方向哪一個看,都是正方形!”然后學生在組內就會想辦法來驗證各個學生的觀點的正確性。這樣的討論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集合組內學生的優質想法來探究問題的正確性,并解決問題。隨后就是派代表出來玩“你來擺,我來猜”的游戲,有一個學生來擺物體,并指定另一個學生看的方向,來猜圖形。這樣更能激發學生對數學的探究熱情,從而促進學生主動探究精神的形成。
聯系實際,培養探究精神
數學是一門使用性較強的科目,而且數學本就源于生活,學習數學的目的就是要學以致用。因此,教師應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將數學和學生的生活實踐緊密相連,深挖教材內容,并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實踐學習探究環境,使學生在實踐中提高數學運用能力,深刻領悟數學的實用價值,加強學習決心,將數學中抽象的概念生活化和具象化,能夠讓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數學知識,從而逐步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精神。
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分數的加法和減法》一課時,教師可以將生活中的場景搬到課堂,讓學生在真實的場景中感受數學的魅力,在生活實踐中學會對數學知識的靈活運用。教師為學生精心準備了一個分蛋糕的場景。教師將準備好的蛋糕拿出來,說:“今天小明的表現很好,媽媽決定用蛋糕獎勵小明,但是蛋糕不能自己一個吃,要和爸爸媽媽一起分享。”然后教師將蛋糕平均分成了三份,小明家一人一份。因為學生對分數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學生知道平均分每人能分 的蛋糕,但是爸爸為了獎勵把自己的一份讓給了小明,那么小明現在有蛋糕的幾分之幾呢?根據數學常識,大家都知道計算方法 + ,但是這個結果怎樣算呢?然后教師將蛋糕其中的兩份拼在了一起,小明的蛋糕成了 ,所以答案呼之欲出。這樣的生活實踐場景能夠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且將抽象化的數學知識具體化,讓學生直觀地看到數學知識,并引導學生主動對分數的加減進行探究,以此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精神。
結束語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主動探究精神,需要教師不斷地學習和探究,不斷地創新和改革,在教學中逐漸完善教學方法和模式,才能為小學生的未來發展打下扎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浙江省杭州市丁信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