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長青
摘? 要:從十九大起中國教育正式跨入了一個新時期,而培養思想政治素質過硬、全面發展的有用人才是新時代的教育目標,也是教育改革努力的主方向。新時期錯綜復雜的社會現實和國際局勢要求各學科主動落實學科思想政治教育要求。該文就體育學科思想政治教學在新教育背景下的教學內容、手段和實現策略展開研究,期待能為我國廣大青少年體育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提升給予一定的啟迪和幫助,提升學生是非辨別力,提升綜合素養、實現健康成長。
關鍵詞:新教育背景? 青少年? 體育思想政治? 策略
中圖分類號:G807?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9(b)-0223-03
The New Strategy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of Youth Physical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Education
ZHANG Changqing
(Department of Sports, Wuhan Polytechnic, Wuhan, Hubei Province, 430074? China)
Abstract: Since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education has officially entered a new era. It is not only the educational goal of the new era, but also the main direction of educational reform to cultivate useful talents with excell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quality and all-round development. The complex social reality and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in the new era require that all disciplines actively implement the requirement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is paper studies the teaching content, means and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education, expecting to give some enlightenment and help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for the majority of young people in China, improve the students' right and wrong discrimination, improve their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achieve healthy growth.
Key Words: New education background; Teenager; Spor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Strategy
體育思想政治教學是指在體育教學過程中,主動滲透并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理念教育、注重學生思想道德價值體系建設和良好思想品質培的一種富有時代性、創新性的育人模式。體育是一門人文性較強、受學生喜愛度極高的基礎學科,努力挖掘并實現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當今注重教育理念和育人質量的新時代是一項重大的課程改革舉措,也是學科價值和教學內容的重大拓展。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培養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而2019年國務院在《國家體育發展綱要》中對體育教學則提出了新目標和學科發展要求,特別是身體素養和體育素養要求的正式提出,標志著我國體育教學改革將跨入新時代。但根據筆者的問卷調查和文獻檢索、專家訪談的結果來看,當前各級學校的體育思想政治教學開展的成效并不高,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點:(1)體育思想政治學科教育思想體系、實施策略、教學手段尚未形成體系化、理論化,導致廣大師生缺乏認知。(2)缺乏考核與監督,導致師生缺乏自覺性和約束力,學科思想政治教學成效低。(3)學生體育思想政治開展途徑單一,缺乏教育資源的拓展。以上3點是導致當前我國青少年體育思想政治教育成效低、層次參差不齊、教學效果差的主要原因。體育學科的人文性和綜合性教育價值已經得到越來越多的認識,將課程思想政治教育主動滲透到體育學科教學,使其成為對廣大青少年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現代資源、課程資源,將被學生排斥和應付的思想政治教育巧妙地與顯性的體育運動、體育教育活動資源有機結合,融合為目標一致的思想道德育人資源,實現體育技能和思想道德認知傳授和思想價值引導于一體的有機整體,從而不僅利于體育學科的新發展,也對青少年思想政治素養及全視角提升社會主義育人的成效具有重要的時代意義。因此,該文就體育學科思想政治教學在新教育背景下的教學內容、手段和實現策略展開研究,期待能為我國廣大青少年體育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提升給予一定的啟迪和幫助,提升學生是非辨別力,提升綜合素養、實現健康成長。
1? 新教育背景對青少年體育思想政治教學提出的新要求分析
1.1 提出課程思政教育要求,尋求協同培養成效,加強立德樹人學科思想建設與探索
所謂課程思政是指當前時代教育背景和全球局勢下,基于學校學科教育,構建全員、全課程、全方位的學科教學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與新手段。在互聯網技術和政治、經濟、文化全球化的當今局勢下,青少年在獲取資源更為便捷、豐富的前提下也面臨更多思想沖擊和困惑。因此保持清醒的頭腦、擁有過硬的思想道德素質和較高的個人思想道德素養是保證青少年健康成長,提升自身競爭力和生存能力的根本,也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大業,實現中國夢的需要。因此,新教育背景下,作為一門人文價值和教化價值極高的基礎學科,體育教學也承擔著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責任。在新教育背景下,體育必須要承擔起青少年思想政治教學的課程思政教育要求,立足學科特性和教學單元內容,與其他學科、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社會活動積極產生聯系,尋求協同培養成效,加強立德樹人學科思想建設與探索。
1.2 基于學生特點,加強學科教學手段、模式新探索,提升育人手段的創新與能力發展
在過去的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6個“新”,即新時期我國思想政治教育要著眼新成就、新時代、新思想、新目標、新部署和新要求。從而才能立足于時代發展和新教育背景,探索課程思想政治教育的實現手段和教育模式,提升德育教育的合力,注重在思想價值傳播過程中的知識結合、綜合素養結合和品質培養結合,加強課程思想政治教育的隱性手段和顯性手段的融合探索,才能為我國廣大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養和過硬的社會主義價值觀培養保駕護航。因此,基于十九大報告和《國家體育發展綱要》精神要求,新教育背景下,探索青少年體育思想政治教學提出的新要求,則體育學科必須要基于學生特點,加強學科教學手段、模式新探索,提升育人手段的創新與能力發展。只有這樣才能使體育課程思想道德教育適應時代的發展和學生的發展性要求。
2? 新教育背景下青少年體育實現思想政治教學新策略探析
2.1 加強教育立法,提高政策約束與課程思想政治教育保障
當今廣大青少年的成長是伴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快速發展和國際局勢更為多元化而成長起來的,由于互聯網技術和多元化文化產品的沖擊,廣大青少年的思想認知、心理健康問題比過去更為復雜和多元化,據國家衛生職能部門發布的調查數據顯示,約67.8%的10~20歲的青少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和社會交往障礙,更有32.1%的青少年思想價值認知能力缺乏,是非辨別力缺失,造成青少年犯罪率近年來呈快速增長趨勢,成為困擾我國社會主義事業迅猛發展和社會和諧的頑疾。因此,重視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加強途徑與手段的探索是當今學科教育的核心。新教育背景下探索青少年體育教育實現思想政治教學的新策略,首先應加強教育立法,只有通過教育法的強制性和權威性,才能使體育課程及其他學科承擔起思想政治教育的責任,通過立法才能使人才教育手段和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體系的構建更為完善,只有這樣才能改變過去體育教學過于注重體育運動技能、體質測試的單一教育目標,提升體育教師和學校教育管理者對體育學科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滲透與實現手段的探索,主動加強多學科聯系,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綜合成效。
2.2 加強課程思想政治教育考核手段和體育教師培養渠道探索,加強體育教育落實
體育教師是體育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落實者和實踐者,因此要想在功利化教學主導思想的當今中小學教育中順利打開局面,就必須落實體育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而體育教師往往文化知識儲備和教化能力較弱,因此主管部門應加強課程思想政治教育考核手段和體育教師培養渠道的探索,通過合理而明確的指標考核以及形式多樣的課程思想政治教育渠道的拓展,提升體育教師學校和各級教育者加強教育落實。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可通過校內定期講座、校外培訓等多種途徑拓展體育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和教育手段,以此來保證體育思想政治教育的落實。
3? 結語
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單學科、單一手段所能實現的,需要加強課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將思想政治教育滲透到日常教學中,實現多學科、多情境聯結,為廣大青少年群體創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環境,獲得主動成長,最終形成健全的思想政治理念,為他們的成長保駕護航。該文基于當前我國體育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和現實要求者新教育背景下,就體育課程思想政治教育的實現手段和途徑進行了探索,期待能有助于推動我國體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
參考文獻
[1] 韓飛.高校“課程思政”教育理念的科學定位[J].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20(3):24-28.
[2] 李會超,徐斌,趙剛,等.新時代高校體育教學推動大學生健康管理的改革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9(10):140-141.
[3] 黃猛.試論高校體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結合[J].經濟研究導刊,2015(5):161-162.
[4] 居云飛.新時代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實現路徑[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20(7):41-42.
[5] 谷松.體育運動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質培養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7.
[6] 趙富學.課程改革視域下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