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躍
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全國院線從2020年春節假期開始,就一直處于停擺狀態。不過院線電影的停擺并沒有影響到網絡電影的播放,相反,優酷、愛奇藝和騰訊視頻等平臺的網絡電影,經過前幾年的市場培育,終于迎來新的發展窗口期。
2020年春節前夕,受新冠疫情影響,7部春節檔電影集體退出院線放映,但徐崢執導的《囧媽》很快轉而跟“字節跳動”合作,在其旗下的多家平臺免費播放,引發業內爭議。2020年2月1日,王晶執導的《肥龍過江》也轉而跟騰訊視頻和愛奇藝合作,在這兩家平臺“付費超前點映”,引起轟動。這兩部院線電影趁機轉戰流媒體平臺和網絡平臺,也讓更多的觀眾開始關注網絡電影。
“2020年春節假期,優酷平臺日活躍用戶和用戶時長,創下了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以來的新高。網絡電影的播放總量比平時有了兩倍以上的增加,優酷平臺網絡電影的播放量均超出預期。”優酷平臺網絡電影中心總經理蘆洋這樣告訴記者。
蘆洋表示,優酷平臺在2020年春節假期上線的網絡電影基礎量,是在新冠疫情之前就定的,和新冠疫情關系不大。但隨著新冠疫情的變化,為了滿足人們宅在家里更多的觀影需求,優酷平臺也臨時增加了一些影片。從客觀上來看,觀眾的線上觀影熱情大大提高了,這也增加了行業對網絡電影的信心。蘆洋認為,傳統的院線電影制作團隊對網絡電影的心態也更開放了,越來越多的成熟團隊想要積極嘗試網絡電影。
據統計,2020年1月,在優酷、愛奇藝和騰訊視頻等三家平臺上線的網絡電影高達64部,其中12部網絡電影的票房分賬超過千萬。
2014年,愛奇藝首先提出網絡大電影的概念,并迎來快速發展期。據統計,2015年,網絡大電影的播放量高達650部,到了2016年,網絡大電影上線量高達2000部。野蠻生長的結果是有些作品在內容和形式上都良莠不齊。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最早幾年,由于監管的不規范,很多制作網絡大電影的公司從中賺了不少錢。當時很多“網絡大電影”的成本只有幾十萬元,主要目標觀眾是三四線城市的青年,他們有自己喜歡的觀影需求,迎合了他們,就很容易取得高票房。
不過,從2017年3月1日開始,《電影產業促進法》全面實施,網絡大電影與院線電影審查標準逐漸統一起來。2019年10月23日,優酷、愛奇藝和騰訊視頻等三家平臺聯合發出倡議書,建議用網絡電影作為互聯網發行電影的統一稱謂。
從總體上來講,網絡電影的數量這兩年是下降的。2019年,網絡電影的數量下降到789部。蘆洋認為,網絡電影是在進行一個“減量提質”的過程,但2019年網絡電影全年累計正片的播放量為48.2億次,比2018年的38.9億次增加了24%。這意味著市場回歸冷靜,慢下來花成本和精力去做劇本,會杜絕很多粗制濫造的作品。以往很多片子,從開始籌劃到最后上線只要一兩個月,這不符合生產規律。網絡電影從吃流量的紅利、吃題材的紅利,到真正花更多的時間在文本內容創作上,這對行業來說是一個利好。
2018年9月,由淘夢出品,林珍釗執導的《大蛇》在優酷平臺播放,上線88天,最終票房分賬5078萬元,這是迄今為止網絡電影票房分賬的最高紀錄。蘆洋認為,怪獸災難片一直以來都是好萊塢的暢銷片種,但在國內,院線電影幾乎沒有這種類型。這也是《大蛇》能取得高票房的主要原因。
最近幾年,網絡電影的成本和類型都有了新的發展。在成本方面,上千萬的制作成本已經比較常見,雖然這個數字跟院線電影相比不值一提,但相比網絡電影剛開始幾十萬的制作成本,增長的倍數非常驚人。在類型方面,網絡電影甚至比院線電影更加豐富,從驚悚、恐怖、科幻、喜劇到女性題材,應有盡有。比如優酷季播網絡電影《北京女子圖鑒》,就是網絡電影在現實主義都市女性題材中的一次全新嘗試。
隨著網絡電影的發展,知名導演和演員也開始參與進來,比如王晶、高群書、張國立等導演,比如潘長江、趙文卓、張一山、包貝爾、鄭伊健、梁小龍、陳浩民等演員,尤其是陳浩民,拍攝了大量的網絡電影,儼然是把網絡電影當成了表演的主陣地。此外,網絡電影也涌現出了像淘夢、奇樹有魚、項氏兄弟等頭部制作公司,在網絡電影制作領域各領風騷。
隨著制作成本的增加,網絡電影也開始在營銷上發力,“目前,一部網絡電影的營銷費用大概為10%~15%。”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雖然從數目上看,只有一百萬元左右,但這些錢的去處都非常清晰,不像有些院線電影,幾千萬的營銷費用很可能是一筆糊涂賬。
蘆洋告訴記者,《大蛇2》是業內首部提前30天進行宣發的網絡電影,優酷在發布預告片及海報階段便開始對宣發效果進行測試,并在燈塔平臺進行了試映,成功做到了宣發效果可控化。而在線下,《大蛇2》首次在網吧舉行了線下營銷活動,其中,優酷的“優合計劃”在全國500家網咖的55000塊屏幕上出現,給《大蛇2》帶來了5.6億次的曝光,精準覆蓋了目標用戶所在的城市及鄉鎮的目標觀眾。這些營銷新思路都給網絡電影帶來更多的目標觀眾。
淘夢創始人陰超預測,2020年,網絡電影票房分賬超過千萬的有望突破100部,未來票房分賬超過千萬或僅是網絡電影及格線。陰超認為,目前的網絡電影,從故事情節的設置、特效制作的精良、演員表演的準確和如何激發觀眾的情感共鳴等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網絡電影可以做得更加雅俗共賞。

對于網絡電影的未來,蘆洋表示,網絡電影的發展還處于早期,遠遠沒有到預測天花板的時候。而新冠疫情讓人們認識到了線上觀影的便捷性,之前傳統影視行業對網絡電影的制作還是有包袱和顧慮的,現在觀念完全放開了。蘆洋認為,未來觀眾對網絡電影的整體需求會越來越高,要真正在題材多元化上提升質量。細拆分的話,還是要落實到如何拍出更好的片子,堅持做精品內容和類型創新,以及如何更好地開展營銷。內容精品化、營銷精細化將是未來網絡電影發展的大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