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滟

何為清正廉潔呢?每個時代有不同的解讀。東漢羊續在南陽郡當太守多年,“富差事窮當”,布衣素食,輕車簡從。
郡丞不信打動不了羊續,得知羊續酷愛吃魚,便親自登門送給羊續一條魚。羊續深知“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上貪下腐必將世風日下,羊續斷然拒絕。郡丞從當地風俗動之以情,巧舌如簧,終于讓羊續“改變”決心,無奈地將魚收下了。羊續既沒吃也沒送人,而是將魚懸掛到門廊之上。
不久,郡丞又來送魚。羊續說:“你上次送的魚還沒吃,不能再收。”郡丞看著在風中搖擺并變干的魚,又口吐蓮花般地游說羊續。沒想到,這次羊續一點兒面子都沒給,郡丞只好悻悻而去。
南陽郡其他官員和富商也陸續拜訪羊續,并送上重金厚禮。羊續總是指著門廊之上變干的魚,說“以魚為證,自照清廉。”從此,再也沒人敢送禮給羊續了。有文人為羊續賦詩曰:“剩喜門前無賀客,絕勝廚內有懸魚。清風一枕南窗下,閑閱床頭幾卷書。”
“無欲則剛”是眾多官員所達不到的一種境界。在貪污受賄的很多案例中,很多本質清正廉潔的官員,卻因家人親情的牽扯而玷污了清白之手。
羊續在南陽郡當太守期間從未回家,妻兒一直住在鄉下過著貧困的生活。羊續的族人想沾光權貴,紛紛湊盤纏給羊續的妻兒,讓羊續的妻兒到南陽郡找當太守的羊續。
羊續的妻兒一路艱辛跋涉來見羊續,羊續卻拒而不見,妻兒不顧阻攔硬闖了進去。羊續見到面黃肌瘦的妻兒,把妻兒領到住處,妻兒驚呆了,房子又小又破,所有的財產就一件破舊的布袍子、一床破舊的布被褥、幾斗麥子、一點兒鹽巴。羊續說:“我連自己過活都難,拿什么去養家度日呢?我不能因此中飽私囊。我的責任是讓百姓過上衣食無憂的好日子。你們還是回去吧!我也沒什么好東西帶給鄉親們的,不如你就告訴他們沒見到我,或者就代我問聲好吧!”妻兒于是與羊續灑淚而別。百姓聽說了羊續拒絕妻兒的故事,無不含淚慨嘆:遇到羊續這樣的好官是南陽郡之幸。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漢靈帝準備任命羊續為太尉。當時拜任三公的人,都得向官署東園繳納“禮錢千萬”,以表忠誠。漢靈帝命左騶監督此事,左騶所到之處,都受到豐厚的賄賂。而羊續卻請左騶坐在破舊的草席上,舉起破舊的布袍子對左騶說:“臣下的家產,僅有這件布袍子而已。”
漢靈帝聽說此事很不高興,羊續因此而沒有登上三公之位。當羊續清正廉潔的聲譽傳到漢靈帝的耳中時,漢靈帝又征召羊續任太常。然而,羊續卻因積勞成疾而不幸病故,年僅48歲。羊續留下遺囑,只需用一張草席薄葬自己。羊續葬禮之簡樸,讓人無不動容。
官員若能懸魚為鏡,銘記仕途初心,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無論何時何地都能清正廉潔,不被貪婪的心魔附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