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壽喜
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健康已成為人們最為關注的話題。城鄉居民尤其是一些老病號家中普遍設有家庭藥箱。上海權威部門所做的“民眾用藥調查”顯示,全上海家庭備用藥品總數不下12.9億粒,價值6億元以上。但家庭貯存藥品一定要注意氣象條件,要認真閱讀藥品中有關貯存環境與時效的提醒。否則可能會對人體造成極大的傷害。
一般來說,夏季的高溫、強光是藥品質量的“殺手”。高溫可以使生物制劑中的蛋白質變性而失效,也可以使某些中藥里的揮發性成分大量揮發,降低藥效。再加上空氣潮濕,藥片會受潮松散破裂、變色粘連,導致失效。相對而言,低溫對保管藥品有利,但也不是絕對的。比如一些乳狀軟膏(如硝酸甘油軟膏),在寒冷的冬天可能會出現粗糙的顆粒狀物質,不能再使用了。所以保存這一類藥品要注意保溫。
藥品種類的不同,對氣象條件的要求也不一樣。西藥一般適合于室溫保存,應放在家中避免陽光直射、較為陰涼的地方,避免放在靠近廚房和浴室的高溫、高濕的地方。一般而言,適合室溫保存的藥品,都適合在冰箱保存。但一些固體栓劑,因是塞入人體某些部位才能達到效果,夏天室內溫度超過30攝氏度時,容易導致藥品溶化、變形,所以必須放入冰箱保存。另外,某些液體制劑,如用于補血的口服葡萄糖酸亞鐵制劑,因高溫下容易變質,也必須放入冰箱低溫冷藏。
中藥貯存與空氣濕度關系最大,必須在低濕的環境下貯存。購買中藥時要選擇晴天,同時還要注意藥材本身是否干燥。存放時,最好能使用干燥的非鐵器類密封罐,倘若沒有,也可以用塑料袋將它層層包封以隔絕空氣。存放中藥的附近可以放一些干燥劑。若經常取用,可以將藥品分成小包裝,以免整體受潮;若長時間不用藥,可將藥品保存于冰箱中。電冰箱不僅能降溫,更能去濕,特別有利中藥的保存。只是一定要密封好,以免“串味”。
有些藥品并不適宜低溫冷藏。例如,橡皮膏藥在低溫下會出現黏性變小的物理現象,不便于使用。但夏季就不會有這種“不便”。此外,一些在低溫環境下貯存的注射液會析出水晶狀的固體,雖然是物理變化,并不影響到藥品質量,但在使用時會有些麻煩,甚至會引起病人的“懷疑”。患者在冬季使用氣霧劑、噴霧劑時,會發生噴藥不暢、藥霧不勻的現象,這是冬季低溫惹出的煩惱。因此,應把這些霧劑類藥品存放在室內溫暖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