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戀戀
“起床氣”是指醒來后的壞脾氣,是一種復雜的生理、心理交互現象。近日,一項調查發現,受訪者平均每年有300天帶著糟糕的情緒醒過來,相當于每周約6天有“起床氣”。其主要原因是睡覺時受到了干擾。
心理學認為“起床氣”是一種負面情緒,包括焦慮、恐懼、不安、悲傷等,生活工作上的壓力、作息是否規律等都有一定影響。起床時的負面情緒是如何被觸發的?實驗表明,人睡覺時,大腦進行著“睡眠周期”循環,也就是非快速眼動睡眠期和快速眼動睡眠期循環交替,交替1次為1個睡眠周期,每夜通常有4~5個睡眠周期,每個周期為90~110分鐘。在睡眠周期循環中,如果剛好趕上快速眼動階段被喚醒、打斷,會產生特別的生理反應,導致更強烈且更負面的“起床氣”。
這一現象在女性身上更為嚴重。英國一項問卷調查顯示,24%的男性表示從來沒有“起床氣”,但在女性中這個數字不到14%。另外,13%的女性表示,她們需要2~4小時才能讓自己從剛睡醒的壞脾氣中平穩下來,而在男性中這一比例不到10%。每晚都能擁有優質睡眠的男性占人口總數的15%,而女性只有9%。
如何消除和避免“起床氣”,推薦3個方法:1.做個小計劃。睡覺前躺在床上,可以回憶幾件美好的事情,也可以在睡前制訂一個起床后的小計劃,第二天醒來有所期待,心情能變好。2.消除負面想法。起床時的壞脾氣通常可追溯,找出讓你沮喪傷懷的負面情緒并換個角度思考問題。3.尋求外援。起床后經常覺得被負面情緒壓得喘不過氣,沮喪情緒持久不散,就需要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