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旭光
人到老年,身體的各器官功能都會逐漸減退,尤其是味覺、咀嚼、消化及吸收功能,因此要注意飲食種類對身體的影響。粥是我們最常見的膳食之一,古人認為粥是“第一補人之物”。清代《粥譜》一書中曰:“一省費、二味全、三律潤、四利膈、五易消化。”中醫認為,粥能補益,生發胃津,健脾胃,補虛損,最宜養人,對保健養生頗有裨益。
粥可以調養老年人虛弱的脾胃,及時補充體液的不足。如果加入中藥煮成藥粥,還對一些常見病有輔助療養的作用。中醫認為,藥粥適用于30多種疾病,例如咳嗽、便秘、泄瀉、痢疾、感冒、中暑、虛損等病證。現代臨床實踐表明,適宜的藥粥對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動脈硬化、糖尿病等常見病有輔助治療作用。那么,粥應當怎么喝?
中醫認為,養肝適宜采取比較溫和的滋補方式,以免補過頭導致肝火過旺。養肝的粥包括羊肝胡蘿卜粥、山楂大棗粥、薺菜粥、豬肝綠豆粥、芹菜粥等。還有一些粥也具有一定的食療作用,如蓮子薏米粥能健脾養心;百合木耳粥能益肺補腎;菊花綠豆粥能清肝明目;黨參肉骨粥能大補元氣;芝麻粥潤腸通便,治大便秘結;荷葉粥能降脂減肥;酸棗仁粥能安神寧心;核桃粥可健腦補腎;蓮子粥能清心降火、增強智力;扁豆粥可消暑、除濕、解毒;等,中老年人可以針對自己的身體狀況進行選擇。
身體健康、沒有什么疾病的老年人,可以飲用果仁類的粥,有補腎健腦的作用,對改善老年人記憶力下降頗有裨益。
粗糧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膳食纖維,有促進腸蠕動、預防腸道疾病的作用。但老年人由于牙齒的問題,粗糧較難咀嚼,難以消化。可適量地選擇一些粗糧,如白薯、玉米等熬煮成粥,便于消化,能更好的從中吸收營養。需要注意的是,喝粥最好喝溫熱的,冰涼的粥雖然喝著爽口,但刺激腸胃,不利于健康。
需要注意,熬粥的時間都比較長,粥的溫度也比較高。若用大米熬粥,大米中的部分淀粉會分解成短鏈糖類,容易造成老年人血糖指數增高,因此,有糖尿病的老年人不宜多喝。有些加了肉、蛋等高蛋白食物的粥,含膽固醇較高,不適宜患心血管系統疾病的老年人食用。魚片粥營養豐富,但是魚肉中含有很多寄生蟲,必須要經過長時間的煮沸,才能把魚肉中的寄生蟲全部殺死。有的飯店為了保持魚片的味道鮮美,將它放進粥里煮的時間很短,魚肉中的寄生蟲很可能沒有被全部殺死。所以,最好自己做魚片粥;飯店中的“生滾黃鱔粥”等用淡水魚做成的粥,也應盡量少喝。
需要指出,長年吃粥并不利于身體健康。老年人飯可以燒得爛些,也可吃些面條來進行調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