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碧珍
【摘要】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現代素質教育對初中語文教學要求也越來越高,更加注重學生學習方法的傳授、學習能力以及學習素質的培養,同時更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而這與教學模式的使用關系非常密切。本文嘗試探究層遞式教學模式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層遞式教學模式的優勢以及應用策略,期待能滿足當下現代素質教育對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要求,為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提供有益的參考。
【關鍵詞】層遞式;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優勢;策略
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寫作水平將教學目標按照層次劃分,實施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有方向、有目的對學生逐層引導、訓練,讓學生在舒適、積極的狀態下開展高效學習,逐層遞進地提升寫作水平,實現最終的教學目標,這是彌補傳統作文教學不足的一個好方法,值得積極探索。
一、層遞式教學模式的優勢
第一,更利于寫作水平的提高。層遞式教學模式要求結合學生實際制定不同階段學習目標、學習計劃,具有由簡入難、由淺入深、由表入里的特點,學生的學習過程是越來越深入的,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越來越濃厚的,學生的知識收獲是越來越豐厚的。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運用層遞式教學模式,能根據學生作文情況,對學生的文字功底、寫作思維、想象力、感知力、觀察力等進行科學評估,在此基礎上尋找學生的最佳興趣點,制定不同階段的教學策略,積極引導學生開展學習,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第二,更利于良好習慣的養成。層遞式教學模式是一個逐漸積累、逐漸豐富的過程,不但關注寫作本身,也重視寫作的影響因素,如素材積累、情感代入等,能促使學生逐步認識到實際生活在寫作中的重要性。這就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觀察、體驗生活,進而思考生活的良好習慣,創作出符合生活、流露真實情感的好作文,利于學生良好寫作習慣的養成。
二、層遞式模式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層遞式教學對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有著非常積極的現實意義,根據多年教學實踐和經驗總結,層遞式教學模式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主要有以下幾點。
1.層遞式引導學生積累素材
俗話說得好,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素材是寫作的物質基礎,猶如木之本,水之源。學生寫作,首先要擁有寫作的有關材料,否則一切無從談起,這就要求學生必須積累寫作素材。那么,如何積累素材呢?層遞式引導學生積累作文素材是一個好方法。首先,應從從現實生活中積累素材。生活是寫作的源泉,生活越豐富,積累的素材就越多,教師應有計劃、有目的、有層次地組織一些有益的課外活動,如春游、文體、演講、辯論等,不斷遞進式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其次,應從書本中積累素材,書本中的材料也是生活的反映?!白x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等俗語告訴我們,多讀、多背優美詞句、精彩片段、錦秀篇章,層層遞進,不斷積累,定有驚喜。例如,在教授《沁園春·雪》一課時,我們可以引導學生積累描述北國雪景的語句及方式,尤其是積累評價古代帝王所用的幾個副詞(“略”“稍”“只”),體會作者感情的細微變化,進而了解作者偉大的抱負,并鼓勵學生課后積極拓展,搜索相關及更高層次的素材(如賞析、積累毛澤東另一首佳作《沁園春·長沙》中的名句)。此外,教師應鼓勵學生將所積累的寫作素材進行交流分享,互通有無,提高層次,進而最大限度地豐富學生寫作素材的積累。
2.層遞式引導學生表達情感
在初中語文寫作中,學生的情感表述是影響作文質量的一大因素之一,因此在寫作教學中需要注重學生情感表達的訓練,而層遞式教學模式正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首先,我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鼓勵學生寫日記,記錄生活點滴及當下的情感體驗,不斷豐富學生的情感。然后,我們要借助優秀課文案例,讓學生學習借鑒優秀的情感表達方式。如學習《我愛這土地》一課時,我們可以指導學生挖掘其寫作手法與情感表達的方法,品析作者采用“假如”這種獨特的開頭方式以及帶來的引人注意的效果,然后引導學生體驗其通過對土地、河流、風、黎明的前綴描述詞納入豐富情感的描述,理解作者面對國家苦難的悲憤之情及愛國情懷。最后,我們引導學生進行仿寫,讓學生進一步掌握情感表達的方法,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的表情達意的能力。
3.層遞式增強學生寫作技巧
語言是一門藝術,寫作需講究技巧。在寫作教學中,有時我們會發現,學生有生活素材,也有真情實感,但最后的寫作結果卻讓人大失所望, 或三言兩語,語焉不詳,或平鋪直敘,平淡無味。究其原因,學生還缺少謀篇布局的能力與技巧,不懂得如何把布料通過設計、裁剪制作成稱心如意的成衣。而寫作技巧的嫻熟運用,與其他方面一樣,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亦需要循序漸進。例如,在學習“有創意的表達”這一寫作主題時,學生都明白生活是生動有趣、色彩鮮明的,但寫作中如何展現呢?如何表達才是有創意的表達呢?在教學中,我們可以采用層遞式模式引導學生完成上述任務。首先,我們對該主題的學習任務進行分解,分為有創意的主題、有創意的角度、有創意的語言、有創意的手法等。然后,層遞式的引導學生逐個完成任務,讓學生在這種層遞式訓練中逐漸豐富、強化寫作技巧,提升寫作質量。當然,在這一過程中,我們還應細化各種寫作技巧,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寫作層次靈活運用。如,若想出人意料,可先抑后揚;若想主次分明,須詳略得當;若想引人入勝,可設置懸念;若想先聲奪人,倒敘手法不可少;若想行文有波瀾,須避免平鋪直敘;若想條理清晰,線索必須巧妙;若想文情并茂,表達方式需多樣等。
4.層遞式布置作文任務
在寫作教學中,不少老師布置寫作任務時比較隨意,有時是“拿來主義”,有時是臨時起意,更多的是照本宣科,教材有什么就布置什么,而不考慮學生的實際。學生的寫作意識、寫作能力的提升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因而寫作任務的布置也應遵循這一規律。如,可以先讓學生自由記錄生活趣事以激發寫作興趣,再引導學生思考社會現象以提升辨析能力,進而引導學生深化主題、巧用技巧等以提檔升級。當然,這些任務不可能都在一課一單元中就能完成,應有通盤考慮,層遞進行,方能收理想之果。如教學《鄉愁》一課時,可布置助實物表達抽象感情之任務,教學《敬業與樂業》一課時可布置有條理闡述觀點、佐證觀點之任務。
很明顯,層遞式教學模式在當今新課改背景下有著廣闊的應用空間。層遞式的模式,讓長久以來一直模糊不清的作文教學可以量化,可以層化,能讓我們的初中作文教學更有針對性,也更具效率,當然也更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這實在值得我們積極探索、不斷改進。
參考文獻:
[1]林女珍.層遞式教學模式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20,6(13):193-194.
[2]李京京.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層遞式教學法的應用探討[J].華夏教師,2020(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