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紅

摘要:在煤礦井下輔助運輸事故多發愈發引起多方關注的當下,如何在保障施工人員人身安全的前提之下,有效減少或避免事故的發生已經成為煤礦管理工作人員的工作重點。本文基于此背景,重點探討了煤礦井下輔助運輸事故多發的原因,并對如何實施控制對策提出了相應的意見。
關鍵詞:煤礦;輔助運輸;原因;控制對策
我國是煤礦大國,全國各地的煤礦施工問題不僅受到國家工程項目管理相關部門的監督,還一直牽動著廣大煤礦作業施工人員的心。這其中很大原因在于煤礦井下輔助運輸由于其本身具有的技術難度大、操作流程復雜、安全危險系數較高等特點所以導致事故頻發。因此,如何解決當前存在的問題并進一步保障煤礦井下輔助運輸施工作業人員的安全問題就顯得很重要。
一、煤礦井下輔助運輸事故多發的原因分析
根據筆者多年來對煤礦井下輔助運輸事故發生的一些特點分析并發現,在井下輔助運輸過程中存在著如下兩方面的原因:
(一)、作業人員主觀原因
由于國內早期工程建設類項目開展方式的不合理,很多煤礦施工往往還采取人工作業、全憑人力和運氣辦事,這其中對于輔助運輸工作人員的技術要求度很高。能夠符合標準的工人,既要有能長時間、高強度工作的體能,又要具備對輔助運輸過程路段技術特點熟悉的專業素質。往往這種工作人員的工齡較長,具有一定的專業技術知識。但隨之而來的是工人對于輔助運輸過程的不重視,由于對自身能力的盲目自信,在突發問題面前,他們選擇相信自己的直覺,所以在事故之初并沒有選擇立即撤出施工現場,而是一味的貿然前進,當事故已經發生的時候往往已經來不及撤離了,從而導致悲劇的發生。與此同時,由于煤礦作業工人薪資紅利豐厚的原因,經常會吸引很多人前往參與,這就導致在工作人員中出現了專業素質不高、人員年齡趨向年輕化以及閱歷與經驗不相匹配的現象。這就導致煤礦井下輔助運輸工種的人員素質完全無法到達所應該要求的標準。此外,很多工作人員的個人素質較低,職業道德素養不高,在工作期間散漫、無紀律性可言。對于煤礦施工管理人員來說,更多的是管理監督工作上的失職,缺乏行之有效的獎勵懲罰激勵機制,對工人管束也不夠嚴格,工作制度形同虛設,只知道一味的壓榨工人的勞動力,沒有體現出管理人員所應該具有的人文關懷。工作人員在高強度的工作之下很容易產生厭倦情緒,而將這些情緒帶到工作之中則會更加導致事故的頻發。管理人員一方面要嚴格監督工人,另一方面也要照顧到工人之間的情緒,給予他們更多的關心和幫助。
(二)、施工環境客觀原因
煤礦井下輔助運輸的環境較差,往往需要借助大型的運輸設備以及照明設備來保證工作的順利進行。在現有的施工現場中,還存在著施工設備老舊、照明設備破損以及各項施工機器無法正常運轉等情況。施工客觀環境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事故的發生。很多時候,工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使用一些不良設備進行施工,致使設備的運作超出額定輸出的功率,甚至超負荷運轉,且在井下密閉不透風的環境下,很容易導致高危事故的發生。這些綜合因素的影響所導致的代價就是工人們付出鮮活的生命。在國內設備老舊化、破損化嚴重的當下,煤礦施工管理人員應該在設備更新方面引起足夠的重視。
二、解決煤礦井下輔助運輸事故多發的對策
(一)、提高作業人員的專業素養
機器是死的,人卻是活動的。在選用煤礦井下輔助運輸的專業工作人員時,管理人員更應該重視工人們的整體綜合專業素質。這不僅僅包含了工作人員自身對于工程進度的了解、工作環境的熟悉以及相關專業技術知識的掌握,還應該以工作的職業道德素質、個人修養品德等標準作為考核選用人員的基礎。只有作為施工人員的專業素養提高了,在工作過程中出現問題才能進行及時并有效的處理,而不是讓施工人員自己瞎干、蠻干。對于已經招募進礦廠的工人,要在專業指導的基礎上定期開展施工進度研討會,對當前工作進度進行巡視檢查,出現問題要及時進行修正;定期組織工人培養工作會議;對于年齡較大的工作人員,應該采取以教導新手、傳授施工經驗為主的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也能以舊帶新,減少工作中的失誤。煤礦施工管理人員要注意工人們的福利與待遇,定期組織全體施工人員的體檢,在工作中、生活中做到關心幫助,及時了解工人們的心理狀態,只有積極健康的身心才能保證高強度、高技術、高質量的工作順利完成。
(二)、建立完善完備的施工制度
制度是保證工人安全施工的基礎。煤礦井下輔助運輸作業更應該重視基礎制度設施的建設,要加強工作人員制度遵守觀念的建設。煤礦施工管理人員要建立先進合理的施工制度,針對國內外最新的技術對工人們的安全提供有效保障。在信息化時代的當下,更應該結合各種無線通信設備,廣泛應用在煤礦井下輔助運輸、道路開拓以及煤礦作業的全流程之中。如下圖所示:
通過對煤礦井下輔助運輸人員時刻定位的方式,全流程控制施工人員的行蹤,一方面起到了很好的監督管理功能;另一方面,也對人員的人身安全時刻進行監察,一旦出現意外或突發事件能夠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危險控制。
三、結語
綜上,由于煤礦井下輔助運輸在煤礦作業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技術要求特點,在過去人員操作偏差、監督管理缺失以及制度建立不完善等原因的影響下導致了事故的頻發。相信在運用先進的管理制度以及合理規范的技術操作流程之下,煤礦井下輔助運輸將在施工人員和管理人員的共同努力之下變得愈發安全,并在保證工人生命安全的同時不斷提高作業效率。
參考文獻:
[1]胡恩才. 煤礦井下輔助運輸自動調度控制系統的研究[J]. 商品與質量, 2018, 000(052):95.
[2]孫曉輝. 探討我國煤礦井下輔助運輸現狀和技術改造途徑[J]. 中國房地產業, 2017(31):80.
[3]李翼. 煤礦井下輔助運輸的現狀與展望[J]. 華東科技:學術版,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