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實現車輛工程的新發展,需要在車輛工程技術方面進行不斷創新,在根本上提升車輛動能的利用率,并且要具有較好的節能減排效果。隨著私家車的不斷增長,霧霾現象越來越嚴重,因此,對車輛工程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實現車輛工程的新發展。通過混合動力技術的運用,既可以體現出電動車輛的優點,又能夠減少燃油消耗量,改善了車輛整體性能,減少了尾氣排放,該技術在車輛工程領域中具有應用前景。本文對混合動力技術進行了概述,針對車輛工程闡述了混合動力車輛的類型,并且對混合技術的應用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混合動力技術;車輛工程;應用
現階段,在車輛工程中,對節能方面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需要減少車輛的尾氣排放,以此來改善空氣指數以及生態環境。一直以來,我國對新能源車輛的研究給予了高度重視,也對汽車排放問題加大了研發力度。由于純電動車很難在短時間內完全取代燃油車輛,所以,需要借助于混合動力技術彌補燃油車輛的不足,推進電動車輛的應用進程。對于混合動力車輛來說,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這種類型的車量不僅具有低排放特點,還具有耗油量較小的特性,在成本方面,也相對較低,在性能方面,比普通的燃油車輛具有更大的優勢,所以,研究混合動力技術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混合動力技術的概述
對于混合動力技術來說,主要指的是將兩種不同的動力源進行混合,并且將這種技術應用于車輛動力中。根據現階段實際情況來看,油電混合動力技術比較常用,該種技術和傳統的技術存在很大差異性,傳統技術一般依靠單一的動力技術,而這種新的混合技術可以將油電進行混合,不過,這種技術還沒有得到普及應用,依然處于嘗試階段。在車輛具體運行的時候,通過該技術應用,能夠根據車輛的具體情況來選擇相應的動力,從而使車輛行駛保持最佳狀態,有效降低了尾氣排放量,還能夠車輛耗油量。混合動力可以劃分為兩種,一是液壓混合動力技術,二是油電混合動力技術。對于油電混合技術來說,可以有效改善發動機運行效率,采用了并聯的發動方式,使電動機與發電機共同驅動,滿足了不同行駛速度的需求,如果在一般行駛條件下,通過發電機可以滿足行駛需求,該種方式能夠提升機械使用效率,使得電動機處于最優狀態。
2混合動力車輛的類型
對于混合動力車輛來說,根據動力傳遞路線,可以將其劃分為三種類型,第一,串聯式混合動力車輛,該種類型的發動機可以帶動發電機進行發電,通過發電機提供的電能可以滿足驅動需求,還能夠將電能儲存在動力電池中。在該驅動系統中,控制難度相對較小,具有較大的自由度,傳輸效率相對較低;第二,并聯式混合動力車輛,對于這種類型的發動機能夠與電動機進行轉動軸連接,通過使用動力耦合裝置可以實現該目標。車輛驅動可以由發動機進行機械驅動,也可以由傳動系統驅動,這種驅動系統的結構相對復雜,但是具有較高的傳動效率,在物質方面會受到相應的限制;第三,混合式混合動力車輛,對于這種車輛來說,主要是在前兩種車輛類型基礎上研發而來,對串聯式和并聯式進行了聯合應用,工作模式相對豐富、結構復雜,在布置方面要求緊密設置。
3混合動力技術的應用
3.1應用于客車
在1997年,我國誕生了第一輛混合動力轎車,由863項目研制出了豐田瑞普,在汽車領域不斷發展下,該技術逐漸應用在客車,為我國城市公交行業作出了巨大貢獻,除了能夠減少尾氣排放,還能夠減少燃油的消耗量。在混合動力技術應用下,客車的發動機可以與電動機進行混合驅動,有效提升了發動機的平穩運行,還能夠節省維修成本。當客車在低速運行的狀態下,主要由電力驅動,這樣能夠減少客車啟動時的尾氣排放量,有利于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
3.2應用于軍用車輛
與傳統動力相比較,混合動力具有諸多的優勢,在軍用車輛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對于裝載車輛,通過混合動力技術的應用,有效提升了車輛的動力性能,除了可以滿足戰場需求,還能夠保證車輛的安全行駛,即使車輛動力系統發生了相應的損壞,也可以開啟另一套動力系統,有效避免了車輛的熄火,可以保證車輛正常運行。不僅如此,也對駕駛人員的人身安全提供了可靠保證,提升了整體的戰斗水平。當電力驅動處于開啟的狀態下,幾乎沒有噪聲,并且熱特征也不明顯,有效減少了命中率以及暴露率,尤其在軍事領域中,該技術受到了高度重視,屬于軍事車輛中的重要技術之一。在美軍Bravo FED軍用車中充分融入了混合動力技術,除了能夠減少燃油依賴,還能夠改善車輛性能。
3.3應用于工程車輛
對于工程車輛來說,需要充分適應惡劣的環境,不僅具有較大的體積,其作業周期也相對較長,在負載方面,具有較明顯的多變性,當車輛進行減速時,往往會浪費大量能源,還會提升系統溫度,進而會影響車輛軟件的工作壽命。通過混合動力技術的運用,有效避免了制動電能的浪費,可以對這部分電能進行回收,明顯改善了車輛的節能降耗效果。在混合動力工程車輛中,常見的動力類型包括:液壓混合動力技術、油電混合動力技術,這兩種技術在工作原理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不過,在性能方面,卻存在著很大差異性,與油電混合動力技術相比較,液壓混合動力技術的應用范圍更廣,所取得的節能效果更顯著。
3.4應用于礦用車輛
對于礦用車輛來說,工作條件具有較強的復雜性,并且工作環境也比較多變。與普通的汽車相比較,礦用車輛的發動機所消耗的油量相對較大,所排放的污染物也相對較多,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國對防爆發動機進行了深入研究。通過混合動力技術的應用,能夠改善車輛污染排放量,還能夠應用清潔型能源,使得防爆柴油機驅動車輛朝著零排污方向發展,不過,混合動力礦用機械車輛的核心技術相對不足,雖然,在蓄電池技術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也擁有了相對獨立的產品,該車輛的研究工作依然處于起步階段,相關研發人員還需要進一步努力,在防爆以及動力方面實現創新發展。根據現階段的社會發展形勢來分析,智能化、高效化是礦井運輸的客觀要求,實現混合動力礦車的新發展也是必然趨勢。
結語:
綜上所述,在各個國家中,對混合動力技術給予了高度重視,雖然,在該技術研發過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存在著較大的技術開發難度,但是,通過該技術的合理應用,能夠為汽車行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并且對生態環境的建設也具有積極效應。所以,在車輛領域中,需要針對混合動力技術給予高度重視,投入大量的資源,為我國車輛工程領域的健康發展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使得車輛工程能夠滿足節能環保理念要求,加快車輛市場的可持續發展進程。
參考文獻:
[1]電流傳感器技術綜述[J]. 和劭延,吳春會,田建君. ?電氣傳動. 2018(01)
[2]基于單片機的直流電機測速系統設計[J]. 徐華丹,余紅娟. ?科學技術創新. 2017(34)
[3]電動汽車電源管理系統綜述[J]. 楊晨,周冬婉. ?科教導刊(中旬刊). 2017(10)
[4]拖拉機懸掛機構提升性能的研究分析[J]. 邢魯超,王志勇,劉凱凱. ?拖拉機與農用運輸車. 2017(04)
[5]串聯式混合動力拖拉機驅動系統設計匹配與牽引試驗[J]. 魯植雄,侯辛奮,鄧曉亭. ?南京農業大學學報. 2017(05)
[6]電動汽車動力鋰電池組電源管理系統的設計研究[J]. 周炳偉. ?科技資訊. 2017(14)
[7]一種基于Cuk斬波電路的雙向雙層橋臂的蓄電池組均衡器的研究[J]. 劉紅銳,杜春峰,陳仕龍,李園專,夏超英. ?電源學報. 2017(02)
[8]機車蓄電池在線監測裝置硬件設計[J]. 樊曉麗. ?鐵路采購與物流. 2016(09)
[9]鋰動力電池管理系統熱管理策略研究[J]. 王秋霞. ?機電工程技術. 2016(09)
作者簡介:孫勇(1963.08),男,湖北省武漢市,實驗師,實驗員,大專,研究方向:車輛電子控制系統,實驗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