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國英 燕娟娟
摘要: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自動化儀表慢慢在目前的生產領域扮演重要的角色。特別在工業領域,自動化儀表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許多生產系統、設備設施都開始加快引入自動化技術,提高生產效率,進而降低成本。
本文通過介紹工業自動化儀表的發展歷史及當前現狀,然后分析其發展趨勢,得出如下結論:自動化儀表會越來越廣泛的被應用在各個領域,同時朝著智能化、網絡化、總線化的趨勢發展。本文旨在通過分析我國自動化的發展趨勢,為同業人員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工業自動化;儀表;應用;發展趨勢
引言
當前自動化技術飛速發展,這導致之前依賴人工控制的機械設備沒辦法符合生產需要。為了適應生產力發展的需要,自動化儀表慢慢在生產方面普及運用。工業自動化不僅提高了控制精度、質量,還更加高效、綠色、安全。
但分析我們目前工業自動化儀表的發展現狀,仍然有值得思考的地方,比如創新能力不足、進口依賴性較大等。而自動化儀表的發展是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推手,因此分析現狀并找出未來工業自動化儀表的發展方向顯得非常重要。
1自動化儀表的簡介
1.1自動化儀表的分類
工業儀表的種類繁多。根據儀表組合方式,能夠劃分成基地式儀表、單元組合儀表與綜合控制儀表;根據儀表安裝方式,能夠劃分成現場儀表、盤裝儀表與架裝儀表;根據被測量生產過程的參數分為機械測量儀表、溫度測量儀表、壓力測量儀表等;根據儀表動力源劃分,有氣動儀表、電動儀表與液動儀表;由儀表信號的形式劃分成數字儀表與模擬儀表。伴隨微處理機的迅速發展,按儀表是否含有微處理器還劃分成智能儀表和非智能儀表。
1.2工業自動化儀表的發展
早期儀表的出現。在國內工業儀表很早就出現了,早期在冶金、石油化工等行業中運用較多。較早制造的工業儀表分為機械式與液動式兩類。它們體積較大,用途是檢測記錄和簡單的控制,運用起來極不靈活而且功能較少,不能夠在工業生產中發揮很大的作用。
氣動、電動儀表的出現。伴隨社會的發展,這類工業儀表逐漸被優化。由于其不能遠距離控制而研制了氣動儀表,之后在此基礎上又研制出能調節的電子儀表。20世紀50年代初,第一次出現了電動儀表,它是借助電子器件來控制工業儀表。之后,隨著集成電路和半導體技術的發展而出現了計算機信息技術,漸漸有了自動化技術。
自動化儀表的出現。人們借助一些控制裝置將自動化技術和工業儀表有效結合,之后借助電子設備進行控制。自動化技術慢慢變成了工業儀表發展的重要工具,就有了真正的工業自動化儀表,而且儀表的體積越來越小,功能越來越強大。
自動化儀表的產業化。伴隨微電子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的出現,自動化儀表慢慢想科技化和產業化方向發展。這類工業儀表重點是借助電子控制裝置監測現場儀表,進而漸漸有了智能化、數字化的智能型自動化工業儀表。
2工業自動化儀表的發展現狀
最近幾年,我們國家每個領域的技術迅速發展,特別是工業方面,自動化漸漸代替了傳統的人為控制。高精尖科技的普遍運用使工業生產的自動化水平逐漸提高。國內儀器儀表市場體量巨大,運用領域寬廣,然而卻較為集中,重點是冶金、機械、能源、輕工等產業部門。
對比海外前沿產品而言,國內自動化儀表起點很低,基礎不是很扎實,和國外差距非常明顯,面對很大的挑戰,系統性矛盾逐漸尖銳。
進口依賴性大。國外產品占據高端儀表市場份額較大,大型儀器大多的進口的。通過苦心研發,我國的記錄類儀表等高端產品漸漸占有更多的市場份額,但是核心高精尖技術方面還是明顯不足,部分元件同樣是進口產品。
缺少創新能力。在國內工業自動化儀表發展中,缺少創新性。由外國引進一套系統,然而并未進行充分研究,同樣沒有變成自主性的科研成果。公司科研部門也缺少必要的創新性。從某種層面來講,即使我國自動化產業及其科技已獲取一些突破,然而還要走很長的路才能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政府缺少鼓勵政策。自動化儀表能夠有效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但是政府并未對此行業發布較好的鼓勵措施,公司研發的主動性不高。取而代之的是,企業往往由于對國產儀表不太熟悉,對其穩定性、準確性沒有足夠的信心,從而更多的傾向于采用進口產品。
3自動化儀表控制系統的未來發展趨勢
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信息處理技術等技術發展迅速,促進了自動化儀表的發展更新,是自動化儀表發展的動力。最終使儀表儀器運行速度更高,反應更為靈敏,工作更為平穩,能夠獲得全面的信息,同時向智能化、網絡化、總線化的方向發展。
3.1智能化發展趨勢
自動化儀表的智能化是指采用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微處理器技術、接口通信技術,借助一些軟件完成內部操作,最終完成智能化處理。它不但能夠進行溫壓的補償,而且還能進行零點的修正,此外還可以進行故障診斷等。在進行工業過程控制時,能夠降低工作人員的操作風險。它最終輸出的是數字,在很大程度上不僅提高了儀表性能,還方便信息交流,同時便于遠程控制。
3.2網絡化發展趨勢
伴隨工業信息網絡技術的成熟,新型自動化儀表成為下一代控制網絡發展的趨勢。這種儀表的重要特點就是具有網絡結構體系,具代表性的就是IP智能現場儀表。例如,借助網絡結構能夠建立工業控制網絡,因此能夠自然銜接辦公自動化與工業自動化。同時,由于其具有拓展性和互聯性等特性,有效地構成了一種全開放網絡體系結構,這對提升自動化儀表控制系統的應用效果會產生積極影響。因此,新一代智能儀表—IP智能現場儀表的運用會更加普遍。
3.3總線化發展趨勢
現場總線是指在中央控制和現場儀表之間連接產生的雙向多站、數字化、開放性的通信系統。在控制系統中,現場設備一般稱作現場儀表。其重點包含在線分析儀表、變送器、執行器等?,F場總線技術的運用越來越普遍,更方便組建測試系統。但是現階段的集中測控已經無法滿足遠程測控的需要,更不能滿足大范圍測控的需要。所以,一定要組建可以共享數據的網絡,現場總線控制系統(FCS)正好可以滿足這種需求。它已然成為當前自動化技術發展最主要的呈現方式。它不但更好地推動了過程測控儀表的發展,而且促進自動化儀表朝著高精尖的方向發展。此外,為了讓自家的現場總線控制系統更加長效,各生產商也在生產和控制系統匹配的測量儀表、調節閥。因此,當前的現場總線控制系統發展的比較完善。
總之,隨著未來自動化儀表控制系統的發展,工業自動化儀表會越來越廣泛的被應用在各個領域,同時朝著智能化、網絡化、總線化的趨勢發展。自動化儀表在各個行業的應用,必然帶來自動化控制技術的更高、更好得到發展,為國內工業建設中自動化儀表控制系統的應用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工業自動化儀表的應用[J].袁博.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9(08)
[2]工業自動化儀表的應用與展望[J].王猛.電子測試.2017(06)
[3]探析工業自動化儀表與自動化控制技術[J].陳經緯.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6(12)
[4]工業儀表自動化控制技術發展的新趨勢初探[J].劉文深.中國戰略新興產業.2017(24)
[5]工業自動化儀表的應用與發展[J].劉志剛.黑龍江科學.2015(03)
[6]芻議自動化儀表控制系統的現狀與發展趨勢[J].方潔瓊.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7,(17):142-143
作者簡介:閆國英;男;1986年1月;籍貫:內蒙古豐鎮市;學歷:本科;現任職稱: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自動化儀表。
第二作者:燕娟娟;女;1984年10月;籍貫:河南省焦作市;學歷:本科;現任職稱: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自動化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