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貴雄
新媒體時代高校體育教學模式的構建探究
楊貴雄
(甘肅民族師范學院,甘肅 合作 747000)
新媒體走進體育課堂具有現實意義,當前高校體育課堂中存在對新媒體了解程度不足、體育教學模式單一、教學資源有限、缺乏課后活動等問題,在新媒體時代下更好地進行高校體育教學要提高對新媒體的重視程度、加強體育教師的專業性、利用新媒體打開教育資源、增加課后活動。
新媒體;高校體育;教學模式
學習體育不僅可以增強學生體質,還可以在進行體育鍛煉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意志品質,很多高校都開設了體育課程,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已經滿足不了學生的需求,因此教師對體育教學模式進行調整的意識逐漸加強,對如何在新媒體時代構建新的體育教學模式的研究是十分值得我們關注的。
首先在體育教學中理論課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體育學科中的理論知識和其他理論性強的學科具有一樣的性質。新媒體可以把傳統媒體呈現不出來的信息變得更加形象化。傳統媒體主要以固定的文字圖片為主,傳統媒體圖片和文字制作的過程十分復雜,因此在一定時間內讓學生們收獲信息是十分有限的,導致學生接受知識的范圍和速度受到局限。新媒體的范圍涵蓋很廣,有公眾號、網站、微信、抖音等各種小程序和App,這些新型的工具作為傳遞信息的媒介不僅能讓學生覺得生動形象,且在大量信息需要傳遞時,新媒體能承載信息的容量和操作起來的方便程度都要比傳統媒體更能給教師和學生帶來便利。教學中新媒體的應用如同給學生和老師多了一雙在知識海洋中看得更廣、望得更遠的雙眸。因為新媒體經常出現在學生身邊,在課堂中用新媒體對學生進行教學,可以讓學生們覺得課堂更有親切感,這樣的氛圍有利于學生不排斥學習。義務教育階段為了應對高考,大部分時間都被主科老師占用,體育學科經常不受重視,這樣導致學生身體素質基礎較差,高校教師可以通過新媒體向學生普及學習體育知識的重要性。高校學生正處于對網絡等現代信息技術充滿興趣的年齡,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心理特征用新媒體來增加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有利于學生在體育方面長期穩定的發展,同時用新媒體在教學中的投入實現體育教育的現代化,提高教學質量,完善教學內容,促進高校體育事業的蓬勃發展,也使教師的教學手段變得更加科學、合理。使自己在綜合素質不斷提升中逐漸成長為更優秀的體育教育人才,積極為高校體育事業的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我國體育文化具有悠久的歷史,讓學生接受這種文化可以打開他們的知識面,在理論課中向學生傳遞信息的同時讓自己更加清楚得了解所學知識的價值和意義,進而更加喜歡這門學科。體育課程還有很多實際操作是需要體育的理論知識來支撐的,學習理論知識可以讓學生更加順利的完成體育內容的操作,同時將傳統教學模式和新穎的教學模式靈活轉變,有助于幫助教師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模式。這樣通過新媒體教具將理論課在體育課堂上的滲透,增強學生積極學習體育的意識,使體育強健體魄的真正作用得以發揮得淋漓盡致。教師在新媒體背景下營造快樂的課堂氛圍,一定要讓學生們以遵守課堂紀律為前提,不要因為過度注重課堂上的輕松,而忽略了以學習為主的課堂性質。教師在課堂上一定要嚴格監督學生正確利用新媒體功能工具進行學習,不要讓新媒體成為學生在課堂上無法聚精會神學習的影響因素。
教師在新媒體背景下打造快樂課堂是在社會發展下必然趨勢,只有順應這一趨勢,才能真正培養出有利于社會發展的人才,然而在對課堂和教學方式調整的時候一定要兼顧好利弊,走最切實有效的道路,為學生們創造出最好的學習氛圍,教師應該全身心的投入其中,相信自己一定也會在這個過程中收獲成長和快樂。
首先,很多高校領導階層對將新媒體教學融入體育課堂不是十分重視,領導階層沒有向教師普及將新媒體帶進課堂的重要性。很多高校的體育教師自己本身就對新媒體了解得不夠,沒有對新媒體產生足夠的信任,導致沒有真正把新媒體帶進課堂,學生接觸新媒體以及享受新媒體帶來便利的機會受到制約。很多教師有意識地將新媒體貫穿到課堂,但由于對新媒體缺乏了解或掌握操作方法并不熟練,還是沒能真正實現新媒體背景下的教學,導致學生接觸的新媒體永遠都是公眾號、網站等缺乏多樣化的媒體類型。教師對新媒體的了解不應該局限于對微信公眾號、網站等常見的新媒體類別,還應該去接觸抖音之類走在時尚潮流中的新媒體工具。
體育學科雖然較其他學科來說并沒有那么枯燥乏味,但是上課形式還是固守陳規的,這樣讓學生覺得自己并沒有真正的接觸體育,一切行為都拘泥于上課,體育本身就是一種需要靈動性的項目需要學生靈活起來,讓學生遠離死板首先就不能禁錮教師的教學模式。教師只有把教學思路打開才能給體育課增添新的、更有意義的內容,才更彰顯學生的活力和體育的魅力以及教師的能力。同時學校在為學生選擇體育教師時,被聘用的教師專業性不是很強,有很多教師沒有經過專門的師范類體育專業的培訓,也沒有過師范類體育專業的學習經歷,導致在對學生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當中使學生產生誤區。同時教師也沒有借助新媒體平臺的便利增進和學生的溝通,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幫助學生尋找適合他們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對體育學習產生更強烈的興趣。
很多高校長年沒有招收體育教師,導致一個教師要給很多學生進行體育教學,一方面教師的教學任務會相對繁重一些,另一方面學生在一個教師的教學下接受的學習模式和體育思維都十分有限,甚至有些高校的學生接觸的體育項目始終是固定的幾項,導致學生對體育學習失去新鮮感和熱情,嚴重影響了高校體育教學的教學質量。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由于教師資源匱乏,導致他們沒有精力幫助每一位學生進行細致的演示和問題的解答,影響了學生學習體育的效果。
平時教師沒有利用多媒體優勢為學生尋找參加比賽的資源和其他與體育相關的課后活動,讓學生沒有體會到在學習體育過程中收獲的成就感,在這樣的過程當中學生也沒有機會接觸到正規的體育比賽,在對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反思的過程當中學生失去了可以參照的模板。有些高校有意識帶領學生參加一些體育活動和體育比賽,但是在比賽結束后沒有利用新媒體的優勢將比賽過程進行有效宣傳,導致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不是十分強烈。
要想在新媒體時代下更好地進行體育教學,一方面,學校領導階層就應該對體育教學高度重視,認識到體育教學不光是簡單的幫助學生掌握一些體育技能,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身體健康素質,在學生對體育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時,有利于將學生培養成長期穩定發展的體育型人才,同時還可以通過體育鍛煉以及體育比賽讓學生從中培養堅持不懈,不輕言放棄的人生態度,為社會輸送真正適應發展需求的綜合性人才,所以校方應該積極向教師普及體育教育和將多媒體融入體育教學的重要性[1]。另一方面教師自身也應該加強對多媒體知識的學習,了解多媒體在教學中所產生的積極影響,并在熟練掌握新媒體知識后能夠熟練的將新媒體與體育教學相融合[2]。
高校在進行體育課堂轉型的同時也要確保體育課堂的專業性不要流失,學校在為學生招聘教師時應該選擇具有體育專業學習經歷的應聘者,并在上崗初期安排體育培訓,在這個過程當中要對教師進行相應的考核,考核合格者才能夠正式上崗,在教師剛上崗期間學校還應該為其安排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對其教學工作進行輔助,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在遇到問題時能妥善地處理問題,同時學校還要為教師安排定期的考核,并制定相應的獎懲制度,用這樣的方式鼓勵教師時刻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打造更完善的體育課堂[3]。
由于很多高校都有學生多教師少的情況,那么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各種體育教學視頻。還可以讓學生通過線上和線下的互動提問,這樣學生的疑問就可以得到及時的解答,同時也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提高對體育學習的興趣,從而提高體育教學的教學質量[4]。
很多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體育教學時往往都局限于校內,教師可以利用新媒體為學生多尋找一些參加體育活動的學習資源,因此教師應該為學生打開實習渠道,增加在社會實踐中更多的接觸新媒體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收獲知識的機會不要受到局限性,使教學進行得更有效[5]。多帶領學生參加一些體育比賽和體育有關的活動,在這個過程當中可以通過比賽讓學生更了解競技體育,讓學生感受更正規的體育環境,同時讓學生在參加體育比賽的過程當中打開眼界,豐富視野,鍛煉膽量,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同時也要利用好新媒體對學生比賽的結果做好宣傳工作,增強學生在參加比賽的過程中取得的成就感,讓學生更加深刻的體會到學習體育的價值感,讓學生對學習體育更加渴望,同時讓學生在接觸正規的體育比賽后對自己平時學習體育過程中的不足進行查缺補漏,使學生的體育學習更加規范化。
體育學習對學生的生活和身體健康發展都具有深遠的影響,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為體育教育事業的發展提供了鍥機,能否把握好機會在新媒體時代下構建更完善的體育課堂,不光要求教師加強意識,還需要付出實際努力。高校將新媒體徹底融入體育教學當中還需要教師不斷學習和提升,構建新型體育課堂也絕對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還需要校方和體育教師共同的努力和堅持。
[1]王凌娟,王秀榮,唐大鵬,等.從大學生長跑猝死看高校體育俱樂部課程管理——以河南農業大學體育俱樂部改革為例[J].安徽體育科技,2013(3):57-59.
[2]王秀榮,王斌,王凌娟,等.高校體育教學改革與市場對接的再探討——以河南省高校體育教學俱樂部形式的實驗研究為例[J].臨沂大學學報,2013(6):29-32.
[3]田華喜,李剛,安劍群.基于“三自主”的公共體育健美操課程俱樂部教學改革研究——以嶺南師范學院為例[J]. 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8,26(9):37-38.
[4]顏意娜,陳華,程磊,等.“互聯網+俱樂部制”高校體育三位一體化教學的研究與實踐——以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為例[J].浙江體育科學,2019,41(2):51-56.
[5]童慧兒.“課內外融合”體育教學模式改革與實踐研究——以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為例[J].浙江體育科學,2018, 40(6):66-69.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aching Mode in College PE in the New Media Era
YANG Guixiong
(Gansu National Normal College, Hezuo 747000, Gansu, China)
楊貴雄(1982—),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和民族傳統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