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越自貿協定可能對我國部分商品向歐盟出口造成不利影響,但鑒于中、歐、越競爭優勢不同,歐越自貿協定帶給我國與歐盟之間的貿易轉移效應將是可控的。
歐盟近年來加快了與域外貿易伙伴商簽自貿協定的進程。自2011年歐盟與韓國的自貿協定生效以來,亞洲地區成為歐盟自貿戰略的重點推進地區之一。目前歐盟與亞洲地區正在進行的自貿協定談判有11個,數量占據各大洲之首。2020年2月和6月,歐洲議會和越南國會相繼批準了歐盟-越南自貿協定(下稱“歐越自貿協定”或“協定”)。該協定將于8月初生效。
歐越自貿協定是發達經濟體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簽訂的較高水平的雙邊協定,在市場準入、知識產權、爭端解決等多個方面的條款已經達到國際較高水準。對歐越自貿協定內容進行分析,可以為中國與發達經濟體開展高水平自貿協定談判提供經驗與借鑒。
歐越自貿協定全稱《歐盟-越南貿易和投資協定》,由兩個協定組成,分別是貿易協定和投資保護協定。前者即將生效,后者尚需得到27個歐盟成員國一致通過后才能正式生效。歐盟和越南高度重視彼此之間達成的自貿協定,認為協定有兩大意義。
第一,歐越自貿協定是通向歐盟-東盟自由貿易的奠基石。東盟十國是僅次于美國和中國的歐盟域外第三大貿易伙伴;越南則是歐盟在東盟十國中的第二大貿易伙伴,僅次于新加坡,也是歐盟域外第十七大貿易伙伴。歐越自貿協定是歐盟與東盟10個成員國達成的第二份自貿協定。歐盟認為,這份協定是其與發展中國家達成的最全面的貿易協定。歐盟的貿易戰略目標是與更多的東盟成員國達成自貿協定,并最終實現歐盟與東盟兩個地區的自由貿易。而與東盟經濟增長最快的成員國——越南的自貿協定生效,將有助于歐盟向上述目標邁進。
第二,歐越自貿協定是連接越南與歐盟的“高速公路”。歐盟同樣是越南的主要貿易伙伴之一。根據全球貿易觀察(國家信息中心“一帶一路”外貿大數據研究所研發完成的貿易大數據系統)的數據,2019年,歐盟(27國,不包括英國,下同)與越南貿易額為498.0億美元。歐盟是越南的第四大貿易伙伴,僅次于中國、美國和韓國(見圖1、圖2)。與此同時,歐盟也是越南重要的外資來源地之一。根據越南外國投資局的數據,截至2018年年底,越南累計吸引歐盟外資204.4億美元。越南政府門戶網站刊文認為,歐越自貿協定將開啟越南和歐盟貿易和投資合作的新時代,將極大地促進越南的可持續發展,是越南與歐盟關系的新起點。

圖1 2015—2019年越南對歐盟進出口情況(單位:億美元)
歐越自貿協定從章節內容看,主要包括貨物貿易、服務與投資、政府采購、知識產權、中小企業、可持續發展、公平競爭、爭端解決及電子商務。協定涵蓋了歐盟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后大力推進第二代自貿協定談判的所有核心關注,如推動關稅自由化、擴大市場準入、強化知識產權保護、致力于可持續發展、強調公平競爭和加強投資保護等。
根據協定,雙方最終實現零關稅商品金額占比均為99%。其中,65%的歐盟出口商品自協定生效之日起以零關稅進入越南市場,其余商品關稅在10年內逐步取消;71%的越南商品自協定生效之日起以零關稅進入歐盟市場,其余商品關稅在7年內取消。協定給予越南更長的減稅過渡期,主要基于歐盟對越南的發展中國家身份的認可。

表1 歐盟自越南進口主要商品關稅自由化進程

表2 越南自歐盟進口主要商品關稅自由化進程
歐越自貿區建成后,歐盟仍然保留一定比例的需通過關稅配額來管理的敏感商品,配額內的敏感商品進口將適用零關稅。歐盟的敏感商品有大米、甜玉米、大蒜、蘑菇、雞蛋、糖和含糖量高的產品、木薯淀粉、其他改性淀粉、乙醇、魚糜和金槍魚罐頭等(見表1);越南對自歐盟進口的精制糖、鹽和雞蛋等商品實施關稅配額,但在配額內,進口維持現有世界貿易組織下的關稅稅率,10年后則降至零(見表2)。
在擴大市場準入方面,協定主要包括消除非關稅壁壘、擴大服務業與投資準入以及確保參與政府采購等內容。
在消除非關稅壁壘方面,歐盟與越南達成四點一致:(1)雙方同意采用超越世貿組織技術性貿易壁壘協議中規定的規則,越南承諾進行市場監管時增加采用國際標準;(2)在動植物健康方面,越南承認歐盟為一個市場主體管理動植物出口;(3)致力于削減汽車領域的非關稅壁壘,協定生效5年后,越南承認歐盟整車合格證書;(4)越南在接受歐盟成員國原產地標志的同時,接受“歐盟制造”作為非農產品的原產地標志(藥品除外)。
在擴大服務與投資準入方面,越南同意實質性擴大服務業對歐盟的開放,包括商業服務、環境服務、郵政和快遞、銀行、保險、海運六大領域。在制造業領域,越南將向歐盟開放關鍵行業,包括食品加工和飲料、肥料和氮復合物、輪胎和內胎、手套和塑料產品、陶瓷和建筑材料等。
在確保參與政府采購方面,相關條款的達成對于歐盟而言是重大突破,歐盟成為首個獲準進入越南政府采購市場的經濟體。歐盟公司獲得競標越南政府部門、重要國有企業及河內和胡志明市兩大城市的采購合同的資格。該條款可以媲美歐盟與發達國家,以及與更先進的發展中國家達成協定中的同類條款。
此外,越南在藥品采購方面也做出了具有突破性的承諾,包括允許歐盟投資企業進口并向越南的分銷商和批發商銷售藥品。
在知識產權方面,歐越自貿協定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內容:一是簽署地理標志協定。歐盟納入保護的地理標志產品包括奶酪、酒品在內的169項,越南納入地理標志保護的產品有包括茶和咖啡在內的39項。雙方同意未來可以在協定中加入新的地理標志產品。二是專利、版權、商標保護水平高于世貿組織規定。相關內容主要體現在加強保護的執法方面,如越南承諾加入《關于工業品外觀設計國際注冊的海牙協定》,并將外觀設計的保護期延長至15年。三是歐越協定達成多項制藥領域知識產權的保護條款。如對測試數據的保護可達5年;提供可長達兩年的專利保護期限延長,以補償藥品上市審批的延誤(若審批過程超過24個月)。
在環境和勞工保護方面,歐越自貿協定納入了較強的法律約束性承諾。比如建立與可持續發展相關的爭端解決機制,允許締約方在出現違反人權的情形下采取適當措施,包括中止貿易協定。
同時,歐越自貿協定還就以下四方面內容達成一致:承諾執行國際勞工組織的核心勞工標準;履行國際環境協定,包括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巴黎氣候協定、東京氣候變化協定;承諾不會為了吸引貿易和投資而降低各自國內的勞工和環境標準,加強保護自然資源,應對生物多樣性、森林和漁業問題;建立與貿易和可持續發展關聯的社會監督建議機制。
在確保國有企業公平競爭方面,歐越自貿協定核心條款主要包括:非歧視性和商業考慮、透明度要求以及公司治理要求等。其中,營業額超過2億特別提款權的國有企業為重點約束企業。不過,相關條款將涉及提供公共服務的國有企業排除在外,即不影響雙方繼續為公眾提供經濟利益服務的能力。
非歧視和商業考慮相關條款規定,雙方均應確保國有企業進行商業活動時與私營企業處于公平競爭的環境。透明度相關條款規定,雙方可視情要求對方提供公司結構和公司財務的有關信息,包括:任何可能阻礙雙方正常開展貿易和投資行為的說明;與不同國有企業、特權企業及指定的壟斷企業或實體的交叉持股情況及任何其他聯系;互換企業年收入和總資產情況等。
在公司治理方面,協定要求雙方以相同的監管方式對待國有企業和私營企業,所有法律法規將以非歧視性方式適用。締約雙方應努力確保國有企業、特權企業及指定的壟斷企業,遵守相關國際公認的公司治理標準。
歐越協定建立的爭端解決機制,比WTO框架中的爭端解決機制行動更快、效率更高。在歐越自貿協定下,在WTO通常需要2年半左右的爭端解決時間將縮短至1年2個月左右。該機制適用于協定的大多數領域,如果歐盟和越南無法通過其他方式找到爭端解決方案,則訴諸該機制作為最后的手段。在投資保護方面,爭端解決機制力求在保護投資者權力和國家監管之間取得平衡,具體包括建立兩級仲裁機制(由常設的國際獨立投資法庭和最終上訴法庭組成),確保對法律和協定的正確解釋。
雙邊自貿協定通常會對協定方與其他伙伴的貿易產生轉移效應,造成第三方對上述締約方貿易的減少。對中國而言,歐越自貿協定可能給中國對歐盟出口紡織服裝、電子產品等勞動密集型產品帶來不利影響;但鑒于中國、歐盟和越南各自國際競爭優勢的不同,以及我國與包括越南在內的東盟國家產業鏈、供應鏈合作的緊密程度,歐越自貿協定導致的我國與歐盟之間的貿易轉移效應將是可控的。此外,歐越自貿協定對我國下一步開放也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一是為中國與發達國家開展高水平自貿協定談判提供了借鑒。歐越自貿協定納入了許多新的內容,包括政府采購、國有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相關規定,一定程度上被學術界認為是歐盟針對與中國商談自貿協定的預熱。對包括歐盟在內的發達經濟體所簽署的高標準自貿協定進行深入分析,可以為我國與發達經濟體開展談判作準備,對涉及我國制度紅線和企業發展的條款設置底線保障;同時,也可提升我國參與制定國際貿易規則的軟實力,為我國進一步融入國際貿易體系創造有利條件。
二是為中國企業擴大對越南出口中間品和原材料提供了新的機遇。歐盟是越南第三大出口市場,越南對歐盟出口的主要產品包括電話機、計算機和電子產品、鞋類、服裝、咖啡、腰果、水產品和木制品等。歐越自貿協定帶來的對歐出口零關稅紅利,將擴大各國與越南的貿易規模。目前,越南電子和紡織服裝類產品制造已和我國構成了規模龐大的產業內貿易,其相關產品對歐盟出口的增長,需要來自中國的中間品和原材料的支撐。
三是為中國在后疫情時代穩定產業鏈、供應鏈提供了落腳點。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世界經濟帶來了深刻變化,國際經貿合作中的保護主義、內顧傾向進一步加劇,中國對外合作面臨較大壓力。在此形勢下,出于穩定產業鏈、供應鏈的考慮,越南作為一個與歐盟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亞洲經濟體,可以成為我國在全球調整產業布局的一個落腳點。發揮我國產業上下游配套設施齊全的優勢,將越南作為我國產業鏈、供應鏈加工布局的一環,有利于為我國開展對外貿易投資創造一個穩定可預期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