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致寰
湖南省郴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湖南郴州 423000
擴張型心肌病是一種中老年人高發的心肌病類型,臨床表現多為左或右心室擴大,或者雙側均擴大,且伴隨心肌肥厚癥狀[1-2]。一旦患者任何一側心室擴大,其心室收縮或舒張功能將發生障礙,誘發充血性心力衰竭,且病情主要呈進行性發展,增加患者死亡風險。據相關統計,在擴張型心肌病患者中至少有5%的患者并發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死亡率極高[3]。目前,臨床治療擴張型心肌病主要采用利尿劑、抗血管緊張素等藥物,但治療效果并不夠理想。有研究表明[4],以琥珀酸美托洛爾緩釋片為代表的β 受體阻滯劑具有激活交感神經活性、降低心肌耗氧量及保護心肌細胞的作用,可有效治療各類心血管疾病,尤其是擴張型心肌病。為此,本院選取了74 例擴張型心肌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重點對琥珀酸美托洛爾緩釋片治療的效果展開探討,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在我院就診的74例擴張型心肌病患者作為觀察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常規組(n=37)與研究組(n=37)。常規組中,男22 例,女15 例;年齡45~78 歲,平均(63.47±6.21)歲;病程1~8年,平均(4.08±1.22)年;美國紐約心臟病協會(NYHA)心功能分級:Ⅱ級12 例,Ⅲ級17 例,Ⅳ級8 例。研究組中,男24 例,女13 例;年齡43~75 歲,平均(62.18±6.42)歲;病程2~8年,平均(4.21±1.17)年;NYHA 心功能分級:Ⅱ級13 例,Ⅲ級19 例,Ⅳ級5 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過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后實施。
納入標準: 符合2007年中華醫學會心血管學分會制定的《心肌病診斷與治療建議》[5]中關于擴張型心肌病的診斷標準,經12 導聯普通心電圖與24 h 動態心電圖檢查確診;超聲心電圖顯示左心室射血分數<40%;NYHA 心功能分級為Ⅱ~Ⅳ級;病情平穩,非急性發病期;入選患者及其家屬均了解研究內容并同意參與。
排除標準[6]:合并其他器質性心臟病者;伴有自主神經損傷類疾病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氣管哮喘等嚴重呼吸系統疾病者;合并惡性腫瘤者。
兩組入院后均給予糾正誘因、低鹽飲食等基礎治療,并予以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利尿劑、抗心絞痛等藥物對癥治療。在此基礎上,給予常規組口服沙庫巴曲纈沙坦鈉片(Novartis Pharma Schweiz AG;國藥準字:H20170344;規格:50 mg/片,生產批號:SPC77)治療,初始劑量為25 mg/次,2 次/d,根據患者病情變化及耐受情況,每2~4 周調整1 次藥物劑量,逐漸增加到目標劑量200 mg/次,2 次/d。研究組則采用琥珀酸美托洛爾緩釋片(AstraZeneca AB;國藥準字:J20150044;規格:47.5 mg/片,生產批號:SCTW)治療,口服用藥,起始劑量為23.75 mg/次,1 次/d。后續根據患者病情改善及身體耐受情況逐漸增加劑量,每日劑量最高可增至142.5 mg/次,1 次/d。兩組均連續治療4 周。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功能改善情況,并隨訪6 個月,比較兩組心律失常、主要不良心臟事件(MACE)發生情況(包括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等)。心功能測量:分別在患者治療前后采用LOGIQ 超聲診斷儀進行測量,包括心率(HR)、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左心室收縮末期內徑(LVESD)、24 h 室性期前收縮次數。心律失常:采用24 h 動態心電圖觀察患者隨訪6 個月期間室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心房顫動發生情況。
采用SPSS 20.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治療前的HR、LVEDD、LVESD 及24 h室性期前收縮次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的HR、LVEDD、LVESD 均低于治療前,且研究組低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的24 h 室性期前收縮次數均少于治療前,且研究組少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功能的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功能的比較(±s)
常規組(n=37)治療前治療后t 值P 值研究組(n=37)治療前治療后t 值P 值t 治療前組間比較值P 治療前組間比較值t 治療后組間比較值P 治療后組間比較值82.31±8.11 72.06±4.29 2.15<0.05 81.39±7.94 65.32±5.13 3.42<0.05 0.19>0.05 2.59<0.05 62.58±5.62 54.09±4.07 2.55<0.05 63.71±6.24 48.52±3.47 4.13<0.05 0.33>0.05 2.30<0.05 45.81±5.15 39.44±3.25 2.09<0.05 46.33±5.08 34.21±2.17 4.06<0.05 0.17>0.05 2.72<0.05 2459.57±350.62 1565.49±252.44 4.30<0.05 2462.42±348.27 1238.51±245.38 5.93<0.05 0.01>0.05 2.16<0.05組別 HR(次/min)LVEDD(mm)LVESD(mm)24 h 室性期前收縮次數(次)
隨訪6 個月結果顯示,與常規組比較,研究組患者的心律失常總發生率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組患者心律失常發生情況的比較(n)
隨訪6 個月結果顯示,與常規組比較,研究組患者的MACE 總發生率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

表3 兩組患者MACE 總發生率的比較(n)
擴張型心肌病的病因主要與病毒感染、免疫反應等因素有關,而發病機制則為病毒侵襲心肌,導致心肌細胞壞死、淋巴細胞增多而引發免疫反應,隨著疾病的發展,炎性細胞逐漸消失,造成心肌纖維化,纖維化心肌與肥大心肌細胞相互結合后就形成擴張型心肌病[7-8]。缺血性心力衰竭是擴張型心肌病的主要癥狀表現,因此臨床治療原則應為抑制病因造成的心肌損害,預防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心源性猝死發生[9]。
以往臨床治療中,對于擴張型心肌病患者多采取以沙庫巴曲纈沙坦鈉為代表的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治療。沙庫巴曲纈沙坦鈉作為一種心力衰竭治療藥物,主要由沙庫巴曲和纈沙坦分散片組成,前者成分所包含的中型肽鏈內切酶可降低多種肽類物質及血管緊張素、內皮素,從而改善患者心功能[10];而后者成分在進入體內后能代謝成活性較強的腦啡肽酶抑制劑,有效抑制中性肽鏈內切酶發揮作用,進而提升利鈉肽水平,減輕心臟前后負荷,逆轉心肌重構[11-12]。該藥雖具備一定療效,但其在降低患者心律失常、MACE 發生率方面效果并不夠理想,目前逐漸被其他新型藥物所代替。在本次研究中,通過對擴張型心肌病患者采取琥珀酸美托洛爾緩釋片治療后,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后的HR、LVEDD、LVESD 均低于常規組,24 h 室性期前收縮次數少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琥珀酸美托洛爾緩釋片能有效改善擴張型心肌病患者的心功能,明顯逆轉心肌重構。琥珀酸美托洛爾緩釋片是一種新型的β 受體緩釋型拮抗劑,可有效調節交感神經功能敏感性,抑制血漿腎素激活,降低醛固酮分泌量,延長心肌不應期和竇房結恢復的時間,促使心臟自主神經功能盡早恢復,最終實現減輕心臟前后負荷、改善心功能的目的[13-14]。另外,琥珀酸美托洛爾緩釋片還能抑制兒茶酚分泌,避免心肌壞死,在降低心臟負荷的同時,有效改善心肌舒張功能,減少室性期前收縮次數[15]。本研究對患者隨訪6 個月后發現,研究組的心律失常總發生率、MACE 總發生率均低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琥珀酸美托洛爾緩釋片在改善擴張型心肌病患者遠期預后方面效果較顯著。這是因為琥珀酸美托洛爾緩釋片經發揮后能明顯改善兒茶酚和強心苷分泌量,使其充分發揮觸及作用,從而有效避免患者因激動而引起的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心動過速等,舒緩患者心臟功能,提高患者運動耐量,最終達到減少心臟不良事件發生的目的[16-18]。
綜上所述,采用琥珀酸美托洛爾緩釋片治療擴張型心肌病,可有效減少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等不良事件發生,改善患者心功能,有利于提高患者遠期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