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莉莉
遼寧省朝陽市中心醫院普外科,遼寧朝陽 122000
結節性甲狀腺腫是臨床常見內分泌科疾病,多發于30 歲以上人群。患者初期并不會表現出明顯癥狀,大部分患者確診時已處于晚期。目前該病最有效治療方式為手術治療,可有效清除結節,控制病情發展。但手術可能影響患者甲狀腺功能,需終身服用甲狀腺激素,對患者造成心理創傷,同時給家庭和社會帶來壓力。研究證明,為達到最佳手術療效,可選擇臨床護理路徑,不僅可改善患者預后效果,還能改善生活質量[1-2]。臨床護理路徑以時間為橫軸,以患者活動為縱軸,針對特定群體制定日程計劃表的護理方式,可明顯提高護理質量,規范管理。本研究選擇收治的47 例結節性甲狀腺腫患者進行研究,探討臨床護理路徑應用于結節性甲狀腺腫手術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效果,為臨床護理提供參考依據,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8年5月~2019年10月在我院就診的47例結節性甲狀腺腫患者為研究對象,按奇偶數分組法將其分為參照組(n=23)和護理組(n=24)。參照組中,男14 例,女9 例;年齡22~69 歲,平均(48.75±5.42)歲;其中甲狀腺全切術8 例,次全切術10 例,部分切除術5 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7 例,高中及中專8 例,大專及以上8 例;病變部位:左側甲狀腺14 例,右側甲狀腺9 例。護理組中,男15 例,女9例;年齡25~68歲,平均(48.62±5.28)歲;其中甲狀腺全切術10 例,次全切術9 例,部分切除術5 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5例,高中及中專9 例,大專及以上10 例;病變部位:左側甲狀腺15 例,右側甲狀腺9例。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患者對本研究內容知曉,均自愿參與本研究。納入標準:均行甲狀腺切除術治療;年齡<70 歲;臨床資料完整者; 均符合結節性甲狀腺腫瘤診斷標準[3]。排除標準:合并糖尿病患者;合并免疫系統疾病;凝血功能障礙患者;手術禁忌證患者;嚴重心、肝、腎等器官功能缺失患者;精神疾病患者;依從性差者。
參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對患者進行入院評估,術前進行常規檢查,對患者進行疾病相關知識和注意事項教育,術后進行治療護理,對護理時間、步驟不做具體規劃。護理組在以上基礎上實施臨床護理路徑。首先選擇本科室最優秀、經驗最豐富的醫護人員成立臨床護理路徑管理小組,培養小組成員業務能力,制定臨床護理路徑內容和路徑表(表1),要求護理人員嚴格按照表格內容完成護理措施。

表1 臨床護理路徑表
①健康知識知曉情況[8]。本院自行設計健康知識調查表,主要調查飲食、用藥、癥狀觀察、活動休息等多個項目,總分100 分,評分>90 分表示知曉,評分在70~90 分表示部分知曉,評分<70 分表示不知曉。知曉率=(知曉+部分知曉)例數/總例數×100%。②生活質量[9]。以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GQOL-74,每項100分)進行評估,了解該問卷內容,經過專業訓練的工作人員進行生活質量評估,主要評估內容包括生理職能、社會功能、情感職能,評分越低表示生活質量越低。
采用SPSS 20.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護理組的健康知識總知曉率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護理前,兩組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護理后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本組護理前,護理組護理后的生理職能、社會功能、情感職能評分高于參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

表2 兩組健康知識總知曉率的比較[n(%)]
甲狀腺是人體重要內分泌器官,其發病形式也較多,結節性甲狀腺腫是較常見的疾病之一,主要治療方式為手術治療,但手術對患者身體創傷較大,術后易出現一系列并發癥,影響預后效果,不僅增加患者身體痛苦,還會對其心理造成影響[10]。因此有效的護理干預十分重要。臨床護理路徑是在常規護理模式下融入全新護理理念形成的一種新型護理模式,充分體現以患者為中心護理服務理念,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需結合疾病和手術特點,并考慮到患者基本情況,制定全方位的護理計劃并嚴格按照路線實施,此過程中對護理程序和具體操作做出了規范,提高了護理工作的標準化水平,有利于手術順利進行,同時確保良好的預后效果[11-12]。該護理模式對護理人員的綜合水平要求較好,護理工作更系統化,因此需成立專業的護理小組,對其小組成員進行專業培訓,再對患者進行綜合評估。在此基礎上制定科學有效護理路徑圖,規范操作程序,并按照要求實施,充分體現護理工作專業性和規范性,同時體現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與現代護理觀念一致[13-15]。
表3 兩組護理前后生活質量評分的比較(分,±s)

表3 兩組護理前后生活質量評分的比較(分,±s)
與本組護理前比較,*P<0.05
參照組(n=23)護理組(n=24)t 值P 值70.12±3.02 70.34±3.11 0.246 0.403 78.63±3.69*83.07±3.25*4.382 0.000 69.25±2.18 69.85±2.08 0.966 0.170 80.11±3.01*87.26±2.85*8.365 0.000 73.14±3.63 73.28±3.41 0.136 0.446 82.62±3.63*87.66±2.88*5.285 0.000組別 生理職能護理前 護理后社會功能護理前 護理后情感職能護理前 護理后
本研究對47 例結節性甲狀腺腫患者進行比較研究,護理組根據患者入院時間制定護理計劃,術前讓患者了解和熟悉醫院環境和相關醫護人員,完成術前常規檢查,根據檢查結果制定有效手術方案。同時要對患者進行有效的心理疏導,緩解其緊張情緒,確保手術順利進行。手術當天需準備好手術室的醫療器械和工具,協助手術醫生完成手術操作,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術后給予心電監測,指導患者用藥和飲食,并鼓勵患者早期下床活動,有利于早期康復。出院前,患者日常生活注意事項,定期復診。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組的健康知識知曉率(95.85%)高于參照組(69.57%),生活質量指標評分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臨床護理路徑可明顯提高患者對健康知識的掌握,并改善其生活質量。楊雄濤等[16]研究,對202 例結節性甲狀腺腫患者進行對比研究,一組給予常規護理,另一組給予臨床護理路徑,以小組為單位對患者進行護理服務,結果顯示,觀察組的健康掌握程度93.27%,高于對照組的78.5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識掌握程度,此研究結果與本研究結果基本一致。臨床護理路徑與常規護理模式相比,護理團隊專業性更強,護理責任和護理目標更加明確,護理操作更加規范化、統一化。該護理模式將被動護理轉化為主動護理,提高患者積極性,主動配合醫護人員完成護理工作,而達到了更好的護理效果。本研究的研究對象有限,研究數據可能存在一定誤差,因此關于生活質量的研究結果需要進行進一步探究。
綜上所述,與常規護理相比,臨床護理路徑應用于結節性甲狀腺腫手術患者護理的優勢更明顯,可有效提高患者對疾病相關健康知識的掌握程度,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建議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