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瑾 饒海軍 林學揚 楊建華
深圳市龍崗區人民醫院骨科,廣東深圳 518000
膝骨關節炎為中老年患者常見的骨關節炎之一,病變部位主要集中在關節滑膜、軟骨下骨及關節軟骨,患者的癥狀主要為膝部持續疼痛,活動障礙,軟骨軟化等,目前臨床治療多采用非甾體抗炎藥物減輕患者的疼痛癥狀,但治療效果較差[1-4],病情容易反復、加重,長期口服藥物有多種不良反應發生。而玻璃酸鈉關節腔內注射可以局部潤滑及保護關節軟骨。本研究以我院骨科收治的107 例膝骨關節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運用玻璃酸鈉關節腔內注射治療膝骨關節炎患者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107 例膝骨關節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以隨機抽簽法分為試驗組(57 例)及對照組(50 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1)。納入標準:患者初次診斷并未接受治療,符合膝骨關節炎的診斷標準[3],自愿參與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非甾體抗炎藥物、玻璃酸鈉藥物過敏者或者禁忌證者;②有嚴重外傷者;③繼發性免疫系統骨關節炎患者; ④嚴重內科合并癥或精神疾病患者。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的比較(n)
試驗組患者給予膝關節腔內注射玻璃酸鈉(山東博士倫福瑞達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67379;生產批號:1905016),局麻后用12 號穿刺針于髕韌帶內側穿刺進入關節腔,抽盡關節積液,用0.9%生理鹽水沖洗關節腔內直至積液轉變為透明,推入25 mg 玻璃酸鈉注射液,1 次/周。對照組患者給予口服鹽酸氨基葡萄糖膠囊(香港澳美制藥廠;國藥準字HC20140007;生產批號:191105),0.75 g/次,2 次/d。兩組患者均連續治療5 周。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西安大略和麥克馬斯特大學(WOMAC)骨關節炎指數評分、滑膜厚度、炎癥水平、視覺模擬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疼痛評分及治療效果。
①嚴重程度:采用Lequene 和Mery 膝骨關節炎嚴重程度量表[5-6],涉及活動量、行走距離等內容,總分24 分,嚴重程度與分數成正比。②WOMAC 骨關節炎指數評分:涉及關節功能、僵硬、疼痛等問題,每項4分,炎癥程度與分數成正比[5-6]。③滑膜厚度:于屈膝30°膝關節髕上囊行彩超測量滑膜厚度。④炎癥水平:測量靜脈血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水平。⑤VAS疼痛評分:涉及無痛、輕度、中度、重度疼痛,每項3分,疼痛程度與分數成正比[5-6]。⑥治療效果:包括顯效(指標及癥狀明顯改善)、有效(指標及癥狀部分改善)、無效(指標及癥狀無改善),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采用SPSS 21.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WOMAC 骨關節炎指數評分、滑膜厚度、靜脈血TNF-α 水平、VAS疼痛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WOMAC 骨關節炎指數評分、滑膜厚度、靜脈血TNF-α 水平、VAS 疼痛評分均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試驗組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WOMAC 骨關節炎指數評分、滑膜厚度、靜脈血TNF-α 水平、VAS 疼痛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試驗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94.74%)高于對照組(82.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表3)。
膝骨關節炎的病因較為復雜,主要有飲食結構失衡、肥胖、外傷、勞損等[7]。分析其病理生理演變過程,主要為慢性勞損等多因素導致膝關節內軟骨磨損,關節腔積液異常,軟骨變性、軟化、粗糙、糜爛、潰瘍甚至脫落,脫落微小組織掉入關節腔,誘發局部炎癥反應,關節活動時互相摩擦,加劇軟骨磨損,如此惡性循環,導致關節間隙狹窄、骨贅形成,患者出現相關癥狀,如關節活動障礙、腫脹、疼痛等,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8-9]。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病情嚴重程度、WOMAC 骨關節炎指數評分、滑膜厚度、靜脈血TNF-α 水平、VAS 疼痛評分的比較(分,±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病情嚴重程度、WOMAC 骨關節炎指數評分、滑膜厚度、靜脈血TNF-α 水平、VAS 疼痛評分的比較(分,±s)
試驗組治療前治療后t 值P 值對照組治療前治療后t 值P 值t 治療前組間比較值P 治療前組間比較值t 治療后組間比較值P 治療后組間比較值57 50 14.95±1.43 5.95±1.43 33.55 0.00 14.84±1.45 8.00±1.43 23.78 0.00 0.39 0.70 7.41 0.00 54.00±5.23 34.84±4.07 21.08 0.00 52.26±5.64 44.50±5.74 6.82 0.00 1.61 0.11 9.92 0.00 2.01±0.26 1.40±0.14 15.75 0.00 2.02±0.28 1.79±0.14 5.02 0.00 0.05 0.96 14.25 0.00 50.05±5.45 29.65±3.81 23.19 0.00 49.40±5.23 36.30±3.56 14.64 0.00 0.63 0.53 9.92 0.00 6.08±0.66 1.30±0.14 53.55 0.00 6.20±0.72 2.68±0.37 30.92 0.00 0.91 0.36 24.96 0.00組別 例數 病情嚴重程度WOMAC 骨關節炎指數評分滑膜厚度(mm)靜脈血TNF-α 水平(pg/ml) VAS 疼痛評分

表3 兩組患者療效的比較[n(%)]
有研究顯示[10],骨關節炎是由于關節軟骨蛋白多糖生物合成異常導致的,氨基葡萄糖是一種天然氨基單糖,是合成蛋白多糖的前體物質,可以刺激軟骨細胞產生正常的關節軟骨蛋白多糖生物,促進軟骨細胞修復,基質重建。同時該藥物可以減少超氧化自由基,緩解疼痛[11]。但是該藥物治療周期較長,需要長期使用,容易產生胃腸道刺激等不良反應,對多種藥物容易產生相互作用,臨床用藥具有較大的局限性[12]。玻璃酸鈉為高分子酸性黏多糖,由關節滑膜細胞分泌,分布于關節軟骨及關節腔內,具有多重作用,如減輕關節腔震動、保護軟骨、潤滑關節、穩定滑膜細胞膜的平衡狀態等[13-15]。隨著年齡增大,玻璃酸鈉分泌逐漸減少,對于骨關節炎患者關節內玻璃酸鈉含量明顯減少,從而出現相關癥狀。通過關節腔注射玻璃酸鈉,可以增加關節腔的液體量,促進關節滑膜細胞分泌玻璃酸鈉,從而誘導關節腔內玻璃酸鈉的功能進一步修復,減輕軟骨磨損,潤滑關節,減輕關節腔震動,修復軟骨,減輕炎癥反應,緩解患者疼痛,改善及逐步恢復膝關節功能。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前兩組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WOMAC 骨關節炎指數評分、滑膜厚度、靜脈血TNF-α 水平、VAS 疼痛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WOMAC 骨關節炎指數評分、滑膜厚度、靜脈血TNF-α水平、VAS 疼痛評分均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試驗組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WOMAC 骨關節炎指數評分、滑膜厚度、靜脈血TNF-α水平、VAS 疼痛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94.74%)高于對照組(82.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提示兩種治療方案對于膝骨關節炎患者均有效,以膝關節腔內注射玻璃酸鈉的方案效果更為顯著。
綜上所述,膝關節腔內注射玻璃酸鈉可以明顯改善膝骨關節炎患者的癥狀,減輕疾病嚴重程度,減少疼痛,下調炎癥反應,降低滑膜厚度,治療效果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