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巖 黃雅玲
遼寧省阜新市遼健集團阜新礦總醫院兒科,遼寧阜新 123000
肺炎支原體感染性大葉性肺炎是支原體感染呈大葉性分布的兒科常見肺部急性感染,治療不及時會引起壞死性肺炎、肺不張、胸腔積液等嚴重疾病[1]。湯勉等[2]研究采用阿奇霉素與糖皮質激素地塞米松聯合治療大葉性肺炎,效果顯著。基于此,本研究在阿奇霉素基礎上采用甲潑尼龍代替地塞米松聯合治療,而甲潑尼龍屬于糖皮質激素類藥物,抑制免疫應答、抗病毒、抗炎作用較強,具有速效的特點,是治療變態反應、炎癥反應的優選藥物[3]。本研究選取我院收治的肺炎支原體感染性大葉性肺炎患兒86 例,旨在探討甲潑尼龍聯合阿奇霉素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86例肺炎支原體感染性大葉性肺炎患兒的臨床資料,按照治療方案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43 例。觀察 組中,男20 例,女23 例;年齡3~12 歲,平均(7.78±2.06)歲;病程1~6 個月,平均(3.23±1.07)個月。對照組中,男21 例,女22 例;年齡3~12 歲,平均(7.89±1.94)歲;病程1~7 個月,平均(3.53±1.12)個月。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性別、年齡、病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納入標準:均符合《兒童肺炎支原體肺炎診治專家共識(2015年版)》中肺炎支原體肺炎的診斷標準[4]者;經胸片診斷為大葉受累者;血細菌、痰涂片及培養病毒抗體、結核抗體均為陰性者。排除標準:近1 周使用過免疫調節劑或激素者;先天性支氣管肺病、心臟疾病者;免疫系統缺陷者;對本研究藥物過敏者。
兩組患兒均給予糾正水電解質平衡、吸痰、止咳、清熱、平喘等對癥治療。
1.3.1 對照組 采用阿奇霉素注射液(深圳海王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0232)治療,靜脈滴注,10 mg/kg 阿奇霉素+0.9%生理鹽水配制成1 mg/ml,1次/d,連用5~7 d 改為口服阿奇霉素分散片(湖北潛龍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3195),10 mg/kg,1次/d,服用3 d 停用4 d。
1.3.2 觀察組 采用注射用甲潑尼龍(國藥集團容生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70007)聯合阿奇霉素治療,阿奇霉素用法用量同對照組,甲潑尼龍靜脈滴注,2 mg/(kg·d),2 次/d,連用5 d 后改為口服甲潑尼龍(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03294),2 次/d,2 mg/(kg·d),1 周后減停。
兩組均連續治療2 周。
痊愈:X 線片顯示肺部炎癥陰影完全吸收,咳嗽、發熱等癥狀消失;顯效:X 線片顯示肺部炎癥陰影吸收>2/3,癥狀改善明顯;有效:X 線片顯示肺部炎癥陰影吸收1/3~2/3,癥狀改善不明顯;無效:X 線片顯示肺部炎癥陰影吸收<1/3,癥狀未改善甚至加重。總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①統計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并進行比較分析。②比較兩組患兒的癥狀恢復時間(肺部啰音消失時間、肺部陰影吸收時間、退熱時間)和住院時間。③治療前及治療2 周后,觀察兩組患兒的肺功能[呼氣峰流速(PEF)、用力肺活量(FVC)、第1 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采用肺功能儀(德國百瑞公司,型號:Micro PO Box6)測試3 次,取平均值。④治療前及治療2 周后,觀察兩組患兒的炎癥狀態[血清C 反應蛋白(CRP)、白介素-8(IL-8)、白介素-6(IL-6)],抽取靜脈血2 ml,3000 r/min,離心5 min,取上清液,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
采用SPSS 22.0 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7.67%,高于對照組的81.4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的比較[n(%)]
觀察組患兒的住院時間、肺部陰影吸收時間、肺部啰音消失時間及退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組患兒住院時間及癥狀恢復時間的比較(d,±s)

表2 兩組患兒住院時間及癥狀恢復時間的比較(d,±s)
觀察組對照組t 值P 值43 43 11.36±2.58 16.35±3.75 7.189 0.000 11.45±2.68 15.26±3.25 5.931 0.000 4.21±1.10 8.36±2.65 9.485 0.000 3.02±1.04 5.21±1.54 7.728 0.000組別 例數 住院時間肺部陰影吸收時間肺部啰音消失時間 退熱時間
治療前,兩組患兒的PEF、FVC、FEV1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2 周后,兩組患兒的PEF、FVC、FEV1水平均高于本組治療前,且觀察組的PEF、FVC、FEV1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
治療前,兩組患兒的血清CRP、IL-8、IL-6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2 周后,兩組患兒的血清CRP、IL-8、IL-6 水平均低于本組治療前,且觀察組的血清CRP、IL-8、IL-6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4)。
表3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肺功能水平的比較(±s)

表3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肺功能水平的比較(±s)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
觀察組對照組t 值P 值43 43 136.28±36.25 140.02±38.49 0.464 0.644 210.65±48.68a 189.36±36.29a 2.299 0.024 1.21±0.48 1.19±0.50 0.189 0.850 1.56±0.66a 1.30±0.52a 2.029 0.046 1.01±0.17 0.98±0.18 0.795 0.429 1.29±0.32a 1.08±0.25a 3.391 0.001組別 例數 PEF(L/min)治療前 治療2 周后FVC(L)治療前 治療2 周后FEV1(L)治療前 治療2 周后
表4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炎癥狀態的比較(±s)

表4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炎癥狀態的比較(±s)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
觀察組對照組t 值P 值43 43 26.36±8.56 25.78±8.79 0.310 0.757 7.32±3.25a 13.74±4.69a 7.348 0.000 39.26±10.36 40.26±9.87 0.458 0.648 18.98±4.75a 24.36±6.25a 4.494 0.000 70.56±14.65 68.26±13.26 0.763 0.447 31.25±5.68a 38.52±7.56a 5.042 0.000組別 例數 CRP(mg/L)治療前 治療2 周后IL-8(ng/L)治療前 治療2 周后IL-6(ng/L)治療前 治療2 周后
肺炎支原體感染性大葉性肺炎是急性肺組織炎癥反應,癥狀重、發病急、病情恢復緩慢,嚴重者可導致器官衰竭,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5]。
阿奇霉素屬于廣譜抗菌藥物,作用迅速,代謝過程無色素參與,較少與血漿蛋白結合,肝臟損傷小[6-7];且其于肺組織內可經吞噬細胞攝取后,釋放于感染部位,且半衰期較長,因此藥物有效濃度高且持久,是治療肺炎支原體肺炎的首選藥物[8]。但大葉性肺炎發展更加嚴重、急促,臨床治療需聯合糖皮質激素使用,其中地塞米松較為常用,而本研究中采用抗炎、抗過敏、免疫抑制作用均較強的甲潑尼龍,結果顯示,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7.67%,高于對照組的81.40%,且住院時間、肺部陰影吸收時間、肺部啰音消失時間及退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分析其原因為,甲潑尼龍不經肝臟代謝,對垂體軸、水鈉代謝抑制干擾小[9];能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抑制細菌繁殖,促進肺部炎癥吸收,解除支氣管痙攣,改善臨床癥狀[10];同時,甲潑尼龍通過減少炎癥物質分泌、阻塞及肉芽組織的產生,減輕平滑肌增生引起的閉塞性支氣管炎,減少并發癥發生,改善預后,從而縮短住院時間[11-12]。
本研究結果還顯示,治療2 周后,觀察組的PEF、FVC、FEV1水平均高于對照組,血清CRP、IL-8、IL-6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CRP 在發生肺炎感染時較為敏感,含量可急速上升,是臨床反映炎癥反應快速、可靠的標準;IL-8、IL-6 在機體受到外來病原體侵襲時,體內免疫細胞因子可激活粒細胞,體內水平升高[13]。甲潑尼龍可通過脂質介導產物調節炎癥細胞因子對炎癥反應的抑制作用,從而減輕炎癥狀態[14];同時能降低氣道反應性,提高通氣能力,改善肺功能[15]。以上研究結果提示甲潑尼龍聯合阿奇霉素對肺炎支原體感染性大葉性肺炎能改善患兒的肺功能,減輕炎癥狀態。
綜上所述,甲潑尼龍聯合阿奇霉素治療肺炎支原體感染性大葉性肺炎效果顯著,能縮短癥狀恢復時間、住院時間,改善患兒的肺功能,減輕炎癥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