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英梅 黃 磊/.大連海洋大學法律與人文學院;.大連大學旅游學院
新古體詩可以傳承民族文化、張揚人文精神、陶冶審美情操,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感悟、鑒賞、想象、思辨等綜合能力,因此筆者在高校教學過程中,積極嘗試引導學生進行新古體詩創作。搶抓一切創作契機,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收到了很好的教書育人效果。下面簡要介紹一下教學改革實踐情況。
筆者在教學中注意發掘和搶抓一切機會,積極鼓勵學生進行創作。筆者的工作單位大連海洋大學是一所海洋類綜合大學,關注海洋是各專業的共同特點。為了鼓勵學生們創作積極性,沈獨清的《觀海》表達了初見大海的情懷:“我自內陸未聞海,今日首立滄海旁。遠觀海景近聞浪,浩瀚無垠慨而慷。曾立大志濟滄海,又恐無際自彷徨。茫茫漫漫又何妨,男兒志在闖四方。”王文浩的《夜游》表達了夜間觀看的仙境般體驗,富有想象力:“大江盡頭接天河,輕舟蕩開月光波。夜風送客九霄殿,星海遨游聽仙歌。”藏族的拉措同學創作了一首詞味小詩《海》,俏皮生動地表達了自己對大海的贊美和喜愛之情:“碧波云,翻卷天,變幻多姿看不完。
在教授《海洋文學》課程中,筆者還鼓勵學生們用詩歌評論作品。學生們感覺很新奇,創作熱情也很高,有些詩作也比較成功。徐明慧閱讀《西游記》之后創作一首《齊天大圣》,生動形象地概括出了孫悟空的形象:“一根金棒愁鬼神,金規玉律不束身。眾神之中能齊列,玉帝面前稱老孫。”傅佳波閱讀《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之后創作了《鄭和贊》,言簡意賅地概括出鄭和下西洋的場面和歷史功績:“人多船多隊浩蕩,乘風破浪下西洋。海外貿易揚國威,鄭和奇功萬古揚。”鮑笑妍閱讀美人魚的傳說之后創作了《美人魚之向往》《美人魚之悲傷》《美人魚之回歸》等一系列作品,表達了對美人魚的同情與贊美,描寫生動,引人入勝。
在新古體詩教學過程中,筆者嘗試調動各種教學資源,運用多種教學手段來提高教學效果。采用課堂教學、網絡教學、實踐教學、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等方式,并積極運用翻轉課堂等教學方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課堂上除了傳統講授之外,筆者嘗試帶領學生們舉辦了詩歌朗誦會,讓學生們配樂朗誦的自己創作的新古體詩。朗誦會氣氛熱烈,教學效果很好,學生們在此過程中鍛煉了各方面的綜合能力。為了彌補課堂時間不足的缺憾,筆者積極利用互聯網優勢和學生特點,建立新古體詩微信學習群。還組織學生參與筆者的恩師丁毅先生舉辦的新古體詩講習班微信群的學習。學生們把作品發到群里,師生共同探討完善,形成了良好的交流氛圍和學習風氣。
筆者還非常重視實踐教學,經常利用周末時間帶領學生去博物館參觀,去海邊欣賞海景、撿拾垃圾,尋找創作靈感。劉一鳴參觀旅順日俄監獄后寫下了《旅順日俄監獄行有感》:“穹蒼之下皆黑白,旅順之上獨徘徊。未聞血染半邊天,但見血凝入塵埃。革命先輩不復來,筆者輩先鋒當出彩!”李瑞卿創作了《萬忠墓·祭》:“步伐萬鈞思慮沉,清明墓祭亡魂冢。旅順白玉山東麓,甲午罹難宥長空。淚眼模糊觀者泣,晚清歷史刻心中。悲憤迸發壯志涌,未來可期肩頭重。和平國度攜手建,九州華夏共繁榮。”實踐環節極大地鼓舞了學生的愛國情懷和親海愛海的情懷。王依妮同學《海邊拾垃圾》表達了人人參與環保的呼吁:“碧水連沙沙無助,污物處堤堤遠離。伸出雙手手有愛,請求你筆者共愛護。”學生的創作水平和思想品質都得到了提升。
在教學過程中,筆者還積極從事新古體詩的科研活動,以科研促教學。申請了大連海洋大學“課程思政”教學改革項目等多項科研和教改項目。參與編寫了《新古體詩三百首》《新古體詩論集》等著作。并積極鼓勵學生參與教師的科研,收錄學生的優秀詩作到筆者編寫的《海洋文學》等著作中,為中國海洋文學和新古體詩創作注入新生力量。筆者還積極尋找發表平臺,以作品發表來促進創作。在筆者的恩師丁毅先生創辦的新古體詩講習班的十六期《新古體詩電子詩集》中,每一期都收錄了大連海洋大學師生的作品,極大地鼓勵了學生們的創作積極性。科研與教學相結合,促進了科研和教學的共同提高。
新古體詩教學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每位同學都參與了創作,創作熱情高漲,很多學生因此愛上讀詩和寫詩,養成終生受用的好習慣,課程得到了學生的一致好評,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為了進一步提升教學效果,需要不斷總結和完善。
首先,不斷提升教師自身能力。教師不僅要具有教學熱情,能夠以飽滿的熱情感染學生,更需要不斷加強自身的學習和提升。新古體詩初學容易,但寫好很難,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創作水平,才能更好地指導學生。筆者以后會繼續參與新古體詩相關的教學和科研活動,及時總結優秀作者和研究者的最新創作與研究經驗,不斷提升自身的創作與研究能力。
其次,繼續完善教育理念與教學方法。深入貫徹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真正愛上讀詩寫詩,成為學習的主人。不斷更新教學方法,充分運用最新的科技手段,使教學與時俱進。課上使用雨課堂等先進的教學手段,課下深入挖掘微信群等媒介的作用,并嘗試錄制網絡課程。同時,增加實踐課程的比重,加強師生溝通,充分了解學生的特點和需要,使教學更有針對性,創作更加深入生活。
再次,進一步加強新古體詩教學與課程思政相結合,使新古體詩發揮更大的育人作用。既注重培養學生的知識能力,又注重培養道德情操與理想信念。通過詩歌選題,引導學生積極關注社會,深入思考中國的發展、人類的未來、人與自然的關系等重要的問題。通過詩歌創作,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的真善美,抒發真性情,弘揚正能量。
總之,新古體詩教學改革實踐對于提高教學質量起到了積極效果。不僅培養了學生的知識和能力,而且有助于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提升了學生的思想品質和道德情操,形成了正確的人生價值追求和美好的人生理想,實現了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