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甦 羅 姝 范 青
微格教學在師范生教學技能培養(yǎng)中的路徑探析
江 甦1羅 姝2范 青2
(1.四川師范大學,四川 成都 610101;2.成都體育學院,四川 成都 610041)
闡述微格教學的概念、特征,分析微格教學提升師范生教學技能的可行性,提出有效提高教學技能的路徑,包括深入微格教學理論學習、加強微格教學案例學習、發(fā)揮現代技術的長處和優(yōu)勢、加強微格教學實踐等。
微格教學、體育教育專業(yè)、教學技能、路徑
教學技能是考核師范生的一種方法和途徑,而微格教學是師范生培訓教學技能的一門重要課程,使師范生通過學習來提高教學技能;因為它是以實踐作為第一出發(fā)點,能在短期內迅速提高師范生教學能力,所以一直受到師生一致好評。從中小學教師資格證書由學生自行考取現狀出發(fā),在提高師范生理論水平的同時,也要增強其教育教學能力,加強師范生教學技能[1]。教育部規(guī)定每年以省為單位舉行師范技能大賽,在體育學科中微格教學也是體育教育專業(yè)學生展示教學技能的一條途徑;它既能增強學生教學技能的掌握,也能間接促進未來教師教學技能發(fā)展。盡管如此,怎樣用微格教學來提高學生教學技能,也是在現實中亟須解決的一大問題,本文對如何提高師范生教學技能進行探討。
微格教學(microteaching)又稱小型教學、微型教學、微觀教學,它是一種把復雜的教學行為過程分解為許多容易掌握的單一技能,并對每一項技能提出訓練目標,同時用比較短的時間對師范生或在職教師教學技能進行反復訓練的一種方法。[2]而它的創(chuàng)始人愛倫教授認為:“它是一種可控制的,縮小了的教學環(huán)境,它使準備成為或已是教師的人有可能集中掌握某一特定的教學技能和教學內容。[3]它本身是利用現代化信息新媒體技術,通過網絡把變化的環(huán)境,控制轉變?yōu)殪`活多變的因素進行教學技能訓練,進而轉化成目標明朗、可操作、可實踐的單個教學技能訓練,從而有針對性的進行觀摩反饋和改進。
第一,目標明確,核心突出。微格教學是采用實踐進行,所需時間短,在實訓時是具體針對某一教學技能,具有很強目的性,因此課堂上教學時中心思想明確,不必考慮其它因素,而且在一次訓練時,通常是選取某一教學技能進行針對性訓練,訓練時間大約為5分鐘,要求受訓者掌握技能全面;從而把內容進行內化和吸收,以達到教學目標。
第二,反饋及時,改進迅速。教學過程中采用現代化設備,能夠記錄授課者課堂中的所有表現,并且在結束以后能夠進行回放,針對不足之處迅速改進;也可以課后下載反復觀看,通過反饋從而及時強化教學技能,進而提高實時性的效果;而且每位學生都能夠看到自己上課時詳細情況以及自身的儀容儀表,能激起學生積極性,進而去思考、揣摩如何在自身基礎之上進行查漏補缺,進而在課堂上呈現出精心設計的教學設計。
第三,環(huán)境獨特,便于思考。由于常規(guī)教學環(huán)境束縛,大班教學,學生多、教師費力、效果卻不高的現象。根據這種現象,微格教學可以改變其教學環(huán)境,把課堂環(huán)境設置更靠近真實的教學環(huán)境,而且教學規(guī)模是小班化教學,外加學生人數較少,訓練時間短,利于教師仔細點評,也利于學生克服臺上害羞等現象;不僅促進學生對教學技能的掌握和提高,[4]而且能調動學生積極性,還可以激發(fā)創(chuàng)新思維。
第四,理論實踐,緊密相連。微格教學基礎是建立在現代教育學、目標控制論、系統(tǒng)論等理論之上,在實踐環(huán)節(jié)中的示范、評價等部分又體現出理論基礎。因此實踐與理論是相輔相成、緊密相連的整體,因此在教學中不應考慮單方面,也不能摒棄一方;而是需要將理論和實踐密切結合,進而把教學理念體現于教學行為之中,不僅可以增強學生興趣性、同時也能提高教學效果。
教學方式長期以來受傳統(tǒng)觀念束縛,使教師處于主動輸出,學生位于被動輸入;而教學只注重教法,反而沒有考慮學法。這種單方面教學理念,嚴重阻礙學生積極性,導致學習主動性降低,從而缺乏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自從新課改實施以來,現代教學觀念更明確主體性和主導性的地位,還要調動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不僅注重能力發(fā)展,更注重知識轉化。[5]而微格教學一大特點是以課程知識為理論基礎,強調“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使這一過程是雙向。在實踐中受訓者就是這堂課的主導者,指導教師是起組織和指導作用,而在課中的教學設計、教案編寫、學生示范等全部由學生組織安排。事實上,微格教學訓練隨著與時俱進,方式新穎,使培訓學生在課堂中相互促進、共同成長,不僅要在內容上,還應在教學方式和方法上進行更新,同時也能調動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最終促使微格教學觀念發(fā)生更新與進步。
對微格教學研究要依靠基本理論,這也是教師展開教學的依據;為使教學過程達到最優(yōu)化,前提是掌握教育學知識和技能作為基礎知識結構框架。研究表明,綜合教學能力形成前提是掌握基本的教學技能,學科教學過程中應該具備哪些技能、各項技能包括的內容等,這都要進行探討和學習;從而促進對微格教學的基本理論進行初步研究,并逐漸向更深層次挖掘。例如:微格教學包括教學環(huán)境 (教師、物理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物質要素) 、教學主體 (學生)、教學客體 (教學課程) 這三大要素, 這其中也涉及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過程教學要素和幾者之間相互關系, 這也包含著課堂教學設計中的某一教學技能。[6]而其中教學設計就是體現系統(tǒng)論的基本方法和思想,通過相互印證從而使理論指導實踐達到科學化和系統(tǒng)化水平。
人民教師是師范生未來的工作崗位,由于職業(yè)特殊性就決定其技能的獨特性,但是因為種種原因師范生從畢業(yè)到參加工作這一階段,他們以教師身份親自參加實踐的機會并不多;使有知識理論框架,但卻并沒有一線教學經驗,很大部分也只是去模仿其它教師上課情景,結果是只得其表,不得其質。為解決這一問題主要是以下幾條途徑,第一教育見習;第二教育實習;而最主要辦法也就是最后一條“微格教學”。因為在現實課堂教學中,由于環(huán)境多變會產生對不足之處具有針對性改正;而微格教學運用現代多媒體技術每節(jié)課可以針對每一個單項技能進行視頻回放,從而達到針對性學習。例如在體育學科中體育教育學生在演示技能上需要重點訓練, 語言能力欠缺的學生要多進行言語技能的訓練等[7]。在開場部分肯定是進場對教師評委進行問好,任何人都會喜歡精神飽滿的狀態(tài),有些同學對這一技能不滿意可以進行針對性練習;這樣就降低學習難度,當然必須在規(guī)定時間內必須要進授課的結束,又必須考慮到課堂全面性,在經歷單一教學技能后進行學習時就會進行全貌展示;最后從一堂課教學設計所需的教學技能具有針對性訓練,從而達到針對性和全面性的目的。
微格教學的教學技能培訓是在現代教育理念指導下所進行的[8]。理論能夠起到指導實踐的作用,同時也是師范生進行學習的基本依據。而首先應該使授課教師進行相關理論研究和講解,使教師進行知識內化,其次才是把內化的知識通過講解使學生知道教學技能的結構,最后使雙方形成相應的目標意識[9]。這樣有利于學習吸收,同時也能夠利于知識正遷移。一個掌握優(yōu)秀教學技能的師范生不僅把技能訓練作為主線,而且還把理論作為先導,理論是進行訓練的基礎,理論與實踐之間的橋梁是進行技能訓練;只有兩者相結合才能更加科學的促進技能掌握。經過研究表明,讓師范生進行教學技能、教學目標、教學設計等內容學習和研究,能夠形成一定認知結構和構建必備的微格教學理論框架,從而提高教學訓練成效。例如,本次課授課內容是針對教學技能作為此次訓練內容,指導教師就應該介紹教學技能是什么,有哪些類型,學習教學技能的目的是什么,在進行教學技能學習時應該注意哪些原則及重點。
理論是支撐進行教學的依據,而經典案例學習能夠從兩方面進行學習,可以使學生更加直觀理解指導教師所講解的理論內容,另一方面可以更全面掌握教學技能,教師可以通過以下幾條途徑來推進案例學習。首先案例部分主要是讓授課教師通過多種渠道收集在不同課堂上、面對不同運動技能的師范技能講解方式,并且同時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反思。[10]其次在講授案例過程中,在確保教學技能學習和學生理解的同時,進而改變創(chuàng)新技能的教學方法;最后在經驗部分,可以聘請有經驗的一線教師,定期來學校進行講座專題,在課堂上如何把案例中教學技能進行知識整合和內化,從而達到案例教學的作用。例如,在體育學科中口令是教師必備技能,教師在這個時候輔之以相應的優(yōu)秀案例以此來強化體育教育專業(yè)學生認知,指導教師可以先用喊“齊步走”使機體聽到齊的時候就是預令,在聽到步走兩個字的時候就是動令,中間要有個明顯的停頓。學生在練習的時刻,使一練、二練、三練,有不同感受,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習效率,而且還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在實踐中找到屬于自身的教學方法,最后形成獨特的教學風格。
微格教學自誕生之時起,就結合攝像機進行教學反饋,所以與教育信息技術緊密相接;但隨著科技發(fā)展, 微格教學依托網絡教學平臺, 實現學習個性化、自主化[11]。而關于這一系列的案例和資源,都可以放在網絡平臺上進行共享,學生們可以線下和課后在網絡上下載或觀看。而且在課堂上針對單項技能訓練時開啟錄制視頻功能,在結束后,可以第一時間進行播放回看。首先學生進行自我評價,然后指導教師和其它學生根據相應指標進行評論,形成教師評價、自評、他評三者的模式,從而及時指出需要改進的不足之處。例如,在進行教學目標技能訓練之后,學生先自己進行目標評價,最后教師和其他學生結合教學目標評價標準從更為客觀之處進行評價;對單一教學技能訓練可以進行反復觀看和及時評價,每次進行單一技能訓練之后都有所提高,最后再把技能進行綜合整合,形成“練習、反饋、再練習的成長模式;這樣不僅能夠提升學生教學技能,而且還可以提高教師教學效率。
在進行教學技能訓練時需要運用具體方式和方法進行訓練,為促進技能更好掌握,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首先,在選拔指導教師時,就要提升自身素質,為加強指導教師對中小學一線教學情況進行熟悉和了解,學校可以有針對性安排教師在實習基地擔任指導教師,便于更有針對性和及時性指導或者也可以與中小學一線教師開展交流會進行專業(yè)探討,也可以借鑒其它地區(qū)學校建立考核制度。其次,在設備等硬件上建設和管理,硬件也是影響教學質量和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設備不僅包括硬件和軟件兩個方面,硬件包括、主機、攝像頭、投影儀等設備;軟件包括往屆學生所留下來的視頻材料和實習實踐的材料庫。訓練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實踐,為更好講解教學技能與實訓課程兩者之間的聯系, 師范生在微格教學講授前,需要對課堂作必要的要求, 來闡述自己的教學思路。[12]在進行教學訓練時沒有具體時間限制,但是一般在15分鐘左右,為了保證課堂中教學紀律和效率,一般不會干預實訓學生;由于上課前就開啟系統(tǒng)自動錄像功能,可以從反饋錄像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更加詳細的改進和修正,以此提高實踐教學意義,進而為正式實習打下良好基礎。
隨著信息化快速發(fā)展,教育改革不斷深化,現代教育也需要借助相應科技進行教學。在訓練時應明確訓練目標,在借鑒其他學科教學經驗時,找到適合本學科特性的方法,在引入新的學習和教學方法時,要積極引導學生對問題敢于提出質疑、分析原因和尋找解決方法[13]。同時尋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從科學角度來提高教學技能,以此來提高教學能力和研究能力[14],進而完成培養(yǎng)目標,以適應未來教學和科研需要,最終為我國中小學教育打下良好基礎。
[1]王華蓉.關于微格教學的新思考[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5,37(3):112-115.
[2]吳志敏.微格教學——提升師范生教學技能的有效路徑[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1,6(2):146-147.
[3]劉水平.微格教學理論與實踐[M].呼和浩特:遠方出版社,2005:18.
[4]莫思梅,劉敦曉.微格教學在體育師范生三項教學技能訓練中的應用研究[J].四川體育科學,2016,35(1):126-131.
[5]劉國皇.教師專業(yè)發(fā)展視域下的高校師范生微格教學實踐探析[J].成都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9,23(1):57-60.
[6]王烈琴.普通高等師范院校微格教學的現狀及建議[J].商洛學院學報,2008(1):71-75.
[7]韓晉.論微格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4(2):86-89.
[8]譚明雄.利用微格教學法強化師范生教育實習前的化學教學技能訓練[J].玉林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 (3) .
[9]龔成,李嘉美,梁慧儀.微格教學提升師范生教學技能探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8,4(12):82.
[10]江甦,李亞川.PCK理論視野下體育教育專業(yè)師范技能培養(yǎng)路徑探析[J].湖北體育科技,2019,38(9):836-839.
[11]全建強.微格教學的歷史、發(fā)展與重構[J].歷史教學問題,2017(1):121-124.
[12]汪振海,張東慧.微格教學法在教學技能培訓中的應用[J].電化教育研究,2000(3):51-56.
[13]蔣建瓊.體育教育專業(yè)學生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現狀及路徑研究[J].四川體育科學,2019,38(4):115-117.
[14]李亞川,江甦.加拿大職前體育教師專業(yè)標準的分析與啟示[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9(12):130-131.
On the Path of Using Microteaching in the Teaching Skill Training for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
JIANG Su, etal.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610101, Sichuan, China)
江甦(1993—),碩士生,研究方向:學校體育理論。